《中國經編產業發展報告(2008-2011)》報告對經編工業面臨的國際形勢和行業現狀作了較為客觀、深入的分析,并科學規劃了“十二五”期間經編產業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任務,對現代經編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著重要的參考作用,將有效推動中國經編由制造強國邁向創造強國。
第1章 “十一五”末我國經編產業面臨的國際形勢
1.1 全球經編產業的總體發展狀況
1.2 全球經編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
1.3 經編產品的種類及常用原料
一、經編針織物的分類
二、經編產品常用原料
第2章 “十一五”末我國經編產業的發展狀況
2.1 “十一五”末我國經編產業總體情況
一、國內經編產業經濟運行情況
二、經編產品進出口情況
三、近幾年我國經編產業的發展特點
四、近幾年我國經編機械行業總體情況
五、我國經編企業采用的主要原料
2.2 近三年我國經編產業集群地經編產業發展狀況
一、經編產業主要集群地概況
二、近三年來主要經編集群地經濟運行情況
2.3 近五年我國重點經編企業發展狀況
2.4 “十一五”末我國經編企業基本情況
一、企業規模與經營效益
二、企業經營模式與經營效益
三、技術研發及品牌建設情況
四、人力資源與經營效益
五、存在的問題
2.5 近幾年中國經編產業最新技術發展情況
一、新型原料的應用
二、經編技術發展
三、經編裝備的發展
四、經編織物染整新工藝及新助劑
2.6 2011年中國經編產業的基本情況及碰到的問題
一、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
二、國際貿易摩擦加劇、貿易壁壘增加
三、國內經濟形勢的發展
四、國際局勢動蕩加劇未來出口走向的不確定性
五、經編產業發展周期的低谷來臨
第3章 我國經編產業競爭力分析
3.1 “十一五”期間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原料價格隨著經濟復蘇有所上升
二、發達國家的貿易壁壘
三、人民幣持續升值壓縮我國經編企業的凈利潤空間
四、我國經編產業產能結構性過剩
五、“民工荒”帶來的開工不足與勞動成本上升
3.2 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優勢
一、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產業鏈趨于完整
二、技術裝備基礎良好、科技含量高,競爭力、發展潛力巨大
三、經編產業集群優勢突出
四、產品結構日趨合理
3.3 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劣勢
一、落后的生產影響產品提升
二、設計能力弱,產品同質化趨勢明顯,自主創新意識薄弱
三、相關行業間還未能形成共同提高的良好運作機制,上下游
產業協作機制尚未形成
四、人才缺乏制約行業發展、高級專業人才缺乏
五、品牌意識淡薄,營銷手段單一
3.4 我國經編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一、我國經編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二、我國經編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3.5 用波特理論分析我國當前經編產業的競爭力
一、經編產業內的競爭因素
二、新進入者的競爭
三、替代品的競爭
四、與原料供應方的關系
五、與買方的關系
六、競爭因素與發展方向
第4章 “十二五”我國經編產業發展要點
4.1 “十二五”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發展目標
4.2 “十二五”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整合資源與技術進步相結合的原則
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相結合的原則
三、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
4.3 “十二五”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加大經編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推進經編產業升級
二、堅持自主創新,實現經編產業可持續發展
三、優化經編產業區域布局,構筑產業鏈新體系
四、培育自主品牌,提高跨國營銷水平
五、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擴大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六、以經編產業提升為契機,實現經編產業鏈協同發展
七、積極推進各產業集群地建立經編協會,積極組建中國經編產業聯盟
八、完善行業監測和預警機制,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九、“十二五”期間擬開展的具體項目
4.4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編產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創造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切實引導經編產業健康發展
二、加大技術進步投入,推動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三、積極推進新型經編裝備國產化,增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
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優化創新環境
五、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全面提高行業人力資源素質
六、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經編產業發展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