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收集了37個實驗項目,內容涵蓋細胞與形態、生理生化生態、生物工程、發酵工程、生物育種、生物制藥、生物組學、動物科學等生物學相關的綜合實驗研究技術。書后附錄包括實驗室規則與安全防護知識、試劑的配制與保存、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實驗室常用參考數據等內容,便于讀者查閱。
在編寫風格上,《生物學綜合實驗教程》堅持以技術方法為主線,增加與現代生物科學研究密切相關的新實驗,體現內容的創新性、實踐性、先進性,側重科學研究問題的解決,突出實驗內容與科研的結合,形成科研課題化的實驗項目,以模擬科研過程的思路統領教學全程。
《生物學綜合實驗教程》適用于高等農業院校、高等師范類院校、綜合性大學生物科學類、植物生產類、食品工程類、環境科學類、動物生產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實驗,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參考使用。
隨著生命科學日新月異的發展,生物學實驗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生命科學迅猛發展的重要研究工具。如何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生物專業人才,提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成為生物科學類相關專業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討的問題。
安徽農業大學以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在驗證性、基礎性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突出實驗內容的綜合化、項目化和科研滲入化改革目標,強化生物學實驗技能的綜合性、設計性訓練,構建了特色鮮明的生物學綜合實驗技術教學體系。生物學綜合實驗技術的開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對全面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嚴謹科學的態度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共收集37個實驗,內容涵蓋細胞與形態、生理生化生態、生物工程、發酵工程、生物育種、生物制藥、生物組學、動物科學等生物學相關的綜合實驗研究技術。書后附錄包括實驗室規則與安全防護知識、試劑的配制與保存、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實驗室常用參考數據等內容,便于讀者查閱。
全書堅持以技術方法為主線,加入了與現代生物科學研究密切相關的新實驗,力爭體現課程內容的創新性、實踐性與先進性,側重科學研究問題的解決,突出實驗內容與科研的結合,形成科研課題化的實驗項目,以模擬科研過程的思路統領教學全程。
本教材融合了編者們多年從事教學實踐的心得和對一些實驗方法改進所做的有益嘗試,同時也參考了一些相關報道的其他研究方法,這些方法均為成熟的操作。
本書可用于高等農業院校、高等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生物科學類、植物生產類、食品工程類、環境科學類、動物生產類等相關專業的本科和研究生實驗教學,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參考使用。
本教材在編寫中借鑒和引用了國內外一些優秀教材與資料,在此對相關作者表示衷心感謝!
本教材在編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安徽農業大學教務處、教材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指導和幫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謝!
在教材編寫出版過程中,編委們精益求精,突出基礎,力求簡明,注重實用,保持系統,以便于教學,但鑒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誤及疏漏之處難免,敬請批評指正。
實驗一 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的分離與純化
實驗二 煙草愈傷組織誘導及植株再生
實驗三 植物花藥培養及單倍體植株鑒定
實驗四 植物功能基因的代謝工程菌株的構建及代謝產物分析
實驗五 環境脅迫對植物幼苗光合特性及相關生理指標的影響
實驗六 紫甘藍花青素的分離提取與純化
實驗七 植物蛋白酶的分離、固定化及其酶學性質分析
實驗八 脲酶的分離、純化及酶動力學分析
實驗九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實驗十 液體制劑及薄荷油包合物的制備
實驗十一 正交試驗篩選甘草酸的最佳制備條件
實驗十二 逆境處理對大蒜氧化酶的影響
實驗十三 梨果實石細胞觀察及其木質化關鍵酶活性與表達分析
實驗十四 蛋白質原核誘導表達及電泳鑒定
實驗十五 水稻總RNA的提取及RT-PCR擴增基因
實驗十六 人類ABO血型的基因型檢測
實驗十七 理化因素誘導蠶豆染色體變異
實驗十八 利用SSR技術鑒定玉米種子純度
實驗十九 抗蟲Bt基因載體構建與農桿菌轉化
實驗二十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鑒定
實驗二十一 細胞分裂素調控蛋白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實驗二十二 銀杏胚珠珠心組織衰退的形態與細胞學分析
實驗二十三 種子衰老過程中細胞形態學特征及組織化學定位分析
實驗二十四 不同生境下植物種類及其葉片形態差異分析
實驗二十五 有機廢棄物厭氧發酵產沼氣綜合實驗
實驗二十六 大腸桿菌營養缺陷型菌株的誘變篩選和鑒定
實驗二十七 玉米促生細菌的分離篩選及鑒定
實驗二十八 食用菌菌絲分離、原生質體制備及再生
實驗二十九 平菇和金針菇菌種制作及栽培
實驗三十 抗菌藥物的體外抑茵及體內抗菌測定
實驗三十一 農藥降解菌的分離、鑒定及其性能分析
實驗三十二 產α-淀粉酶的黑曲霉上罐發酵技術和發酵動力學分析
實驗三十三 啤酒發酵工程實訓
實驗三十四 蘋果酒釀造工藝實訓
實驗三十五 動物免疫基因的鑒定及功能分析
實驗三十六 動物組織器官的生理與功能
實驗三十七 絲蛋白的制備、功能與應用
附錄1 實驗室規則與安全防護知識
附錄2 玻璃儀器的洗滌及各種洗液的配制
附錄3 試劑的配制與保存
附錄4 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
附錄5 常用酸堿指示劑及有機溶劑的性質
附錄6 常見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等電點參考值
附錄7 硫酸銨飽和度常用表
附錄8 常見植物生長調節物質及其主要性質
附錄9 抗生素的貯存溶液及其工作濃度
附錄10 SDS-PAGE分離膠、濃縮膠配方表
附錄11 色素在聚丙烯酰胺凝膠中的移動速度
附錄12 瓊脂糖凝膠濃度與線性DNA的最佳分辨范圍
附錄13 實驗室常用培養基的配制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