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0年特色專業建設成果:T型文秘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首先介紹了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歷史嬗變過程,然后依據文秘人才的社會需要,創新性地提出了T型文秘人才培養模式,并從培養計劃、教學方法、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環節、產學合作平臺構建、教學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等方面,闡述了T型文秘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實踐與探索,最后根據實踐給出T型文秘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
第1章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1.1 高等職業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1.2 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與基本要素
1.3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與發展
第2章 秘書的行業特點與人才培養
2.1 秘書的行業特點分析
2.2 我國秘書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2.3 秘書工作的發展趨勢
2.4 秘書需求與人才培養
第3章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的架構設計
3.1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背景與教育理念
3.2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
3.3 T型秘書人才培養體系架構
3.4 T型秘書人才實踐育人架構
第4章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改革
4.1 文秘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總體思路及原則
4.2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體系構建
4.3 提升秘書寫作能力的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
4.4 秘書實務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4.5 職業素質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實施
第5章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5.1 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性
5.2 秘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
5.3 秘書實踐教學的運行平臺:秘書工作室
第6章 T型秘書人才模式的實現途徑
6.1 建立在職業性格共性基礎上的個性培養
6.2 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創新培養
6.3 秘書人才培養方式變革的具體路徑
第7章 T型秘書職業能力評測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7.1 高職學生職業能力評測的現狀及問題
7.2 秘書職業能力評測原則與內容
7.3 秘書職業能力評測體系的構建
7.4 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與實施
第8章 T型秘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性與實施效果
8.1 T型秘書人才模式的創新性
8.2 實施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開展同一課程集體備課,同一課程群相關課程定期交流備課十分重要,這不僅有效地積累教學成果,關鍵是能夠保證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3.推進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1)打破原學科教學的分類,實現教學內容的相互融通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要求,設置寫作課程內容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認為,職業教育既具有抽象工作過程的普適性,又具有具體工作過程的現實性。高職寫作課的開發同樣可以借鑒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模式和方法,將通識能力與專項能力有機融合,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素質。通過涉及工作、專業方面的實際案例,設計不同情境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提高能力的同時,能夠自我學習、解決問題,獲得職業生涯的發展潛力。
例如,《秘書文案》課程按照素質本位、能力核心原則,在教學內容上突破學科教育重知識系統、重文體知識、重章節結構的課程體系,打破原學科教學的分類,基于文秘工作過程導向原則和任務驅動原則,按照學生未來文秘職業生活及其工作過程的實際需要,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將課程內容設計成十個項目任務,它們分別是:會議、事務、活動、洽談、公文、規章、策劃、社交、調研、求職。每個項目的學習內容又根據學生職業工作的需要分為幾個小任務,如圍繞“會議”這個學習項目,根據職業流程的情況,將學習內容分為“通知、日程表、開幕詞、閉幕詞、歡迎詞、會議記錄、會議紀要、會議簡報”等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能夠模擬組織一次會議,通過會議的組織能夠寫作這些應用文體,這樣的課程內容安排符合學生專業需要,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然有學習興趣,有學習動力,能力也有了明顯提高。
(2)改革教師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職業教育重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體會職業感,那么創設仿真寫作環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換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校期間,教師把寫作實踐教學融入學院建設和各項工作中,與校園文化、學生活動緊密相連,充分利用本專業實訓室和實訓基地,努力創設仿真的寫作環境。如,組織學生為招生辦公室起草招生計劃;為學生工作處起草學生宿舍管理規章制度;指導學生撰寫校園活動的通知、報道、通訊等。為附近社區、小區或者一些中小型企業寫一些節能減排類的實用性文體;組織學生模擬社會上的廣告詞征集、征文比賽等,提高學習的積極性,適應職業秘書的角色轉換。此外,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深入參與社會實踐,到企事業單位實習,進行工學交替,并撰寫工作總結和實習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