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旨在為讀者提供漸進、高效的網絡工程技能訓練,幫助讀者系統、全面地學習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及方法。全書嚴格按照實際網絡工程的需要和技術規范,精選目前有代表性的、主流的網絡工程實訓項目,循序漸進地加以展開。
全書分三個大的部分,共18章(包括18個實訓項目)。第一部分是網絡綜合布線技能訓練,共4個實訓項目;第二部分是組網過程(有線與無線網絡)中各種典型技術的技能訓練,共6個實訓項目;第三部分是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組網配置技能訓練,共8個實訓項目。通過《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的實訓和指導,可有效掌握網絡工程知識和技能,增強實際應用能力,并積累實際組網經驗。
《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內容豐富,實訓指導詳盡,實用性強。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等專業學生學習網絡相關課程的教材。《計算機網絡工程實訓》既可以與《計算機網絡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周躍東主編)教材配套使用,也可獨立使用,并可作為網絡工程師、網絡管理員的專業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書。
計算機網絡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能性很強的課程,學好這門課的關鍵是要進行大量的工程職業技能訓練和實際動手操作。所以,在計算機網絡工程教學過程中,有一本與教材相配套的實訓指導教材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實訓,得到良好的組網工程和技能訓練,方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職業崗位需要。本教程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而編寫的。
本書是與《計算機網絡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周躍東主編)配套的實訓指導教材,書中精心篩選了18個典型的網絡工程實訓項目,每個項目都能完成一項實際網絡功能或體現一個教學要素。實訓中的每一個項目都經過實踐檢驗,并能順利運行。考慮到各學校的教學狀況不同,每個實訓單元之間基本上是獨立的,如果受到課時的限制,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適當剪裁。
全書選材適當、實用性強,在編排上注意由淺入深,力求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簡潔實用。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雙絞線制作與檢驗、光纖制作與檢驗、信息模塊與配線架端接及跳線的制作、綜合布線系統測試與分析、網卡安裝配置與對等網連接、組建小型局域網與資源共享、動態磁盤分區的創建與管理、Windows2003路由配置、Windows2003NAT配置、無線局域網的組建、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連接、交換機的設置、VLAN基本配置、路由器的設置、路由器的靜態路由實現、路由器的動態路由實現、路由器PPP協議的實現、路由器NAT協議的實現等一系列實訓內容。
本書充分考慮了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特點和學習規律,本著實用、易學、易做的原則進行編寫。每個實訓項目的組織結構相同,包括實訓目的、實訓環境、實訓內容、實訓步驟、實訓思考等五個部分。在實訓中對實訓內容、實訓步驟做了詳細介紹和說明,并提出了一些與實訓有關的問題,目的是強調實訓中的重點和難點。
第1章 雙絞線制作與檢測
1.1 實訓目的
1.2 實訓環境
1.3 實訓內容
1.3.1 認識雙絞線
1.3.2 制作雙絞線
1.3.3 數據跳線的檢測方法
1.4 實訓步驟
1.5 實訓思考
第2章 光纖接續與檢驗
2.1 實訓目的
2.2 實訓環境
2.3 實訓內容
2.3.1 光纖接續技術
2.3.2 光纖熔接技術
2.4 實訓步驟
2.4.1 光纖熔接過程
2.4.2 光纖熔接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4.3 光纖的機械接續過程
2.4.4.光纖跳線的檢驗方法
2.5 實訓思考
第3章 信息模塊與配線架端接及跳線的制作
3.1 實訓目的
3.2 實訓環境
3.3 實訓內容
3.3.1 信息模塊
3.3.2 配線架
3.4 實訓步驟
3.4.1 壓制非屏蔽五類信息模塊
3.4.2 配線架端接
3.4.3 制作跳線
3.5 實訓思考
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與分析
4.1 實訓目的
4.2 實訓環境
4.3 實訓內容
4.3.1 綜合布線工程測試概述
4.3.2 綜合布線系統認證測試模型
4.3.3 綜合布線認證測試參數
4.4 實訓步驟
4.4.1 FlukeDSP-4000系列電纜測試儀
4.4.2 光纜的測試技術
4.4.3 認證測試報告的分析
4.5 實訓思考
第5章 網卡安裝配置與對等網連接
5.1 實訓目的
5.2 實訓環境
5.2.1 實訓器材
5.2.2 網絡示意圖
5.2.3 實訓環境解析
5.3 實訓內容
5.3.1 實訓內容概述
5.3.2 實訓理論基礎
5.4 實訓步驟
5.5 實訓思考
第6章 組建小型局域網與資源共享
6.1 實訓目的
6.2 實訓環境
6.2.1 實訓器材
6.2.2 網絡示意圖
6.2.3 實訓環境解析
6.3 實訓內容
6.3.1 實訓內容概述
6.3.2 組網布線設計及一般方法
6.4 實訓步驟
6.4.1 將多臺計算機組建成一個局域網
6.4.2 在網絡中進行資源共享
6.5 實訓思考
第7章 動態磁盤分區的創建與管理
7.1 實訓目的
7.2 實訓環境
7.2.1 實訓器材
7.2.2 網絡環境說明
7.3 實訓內容
7.3.1 實訓內容概述
7.3.2 基本磁盤和基本卷
7.3.3 動態磁盤和動態卷
7.3.4 動態磁盤的分類
7.4 實訓步驟
7.4.1 將基本磁盤轉換成動態磁盤
7.4.2 動態磁盤的創建
7.5 實訓思考
第8章 Windows2003路由配置
8.1 實訓目的
8.2 實訓環境
8.2.1 實訓器材
8.2.2 網絡示意圖
8.2.3 實訓環境解析
8.3 實訓內容
8.3.1 實訓內容概述
8.3.2 路由器的概念及其功能
8.3.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8.3.4 軟路由及硬路由
8.3.5 軟路由的類型
8.4 實訓步驟
8.5 實訓思考
第9章 Windows2003NAT配置
9.1 實訓目的
9.2 實訓環境
9.2.1 實訓器材
9.2.2 網絡示意圖
9.2.3 實訓環境解析
9.3 實訓內容
9.3.1 NAI技術特點
9.3.2 NAT應用環境
9.4 實訓步驟
9.4 Windows2003ServerNAT配置
9.4.2 Windows2003配置NAT端口映射
9.5 實訓思考
第10章 無線局域網的組建
10.1 實訓目的
10.2 實訓環境
10.2.1 實訓器材
10.2.2 網絡示意圖
10.2.3 實訓環境解析
10.3 實訓內容
10.3.1 無線局域網組件
10.3.2 無線局域網接入
10.3.3 無線局域網標準
10.4 實訓步驟
10.4.1 無線AP基本配置
10.4.2 客戶機網絡設置
10.5 實訓思考
第11章 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連接
11.1 實訓目的
11.2 實訓環境
11.2.1 實訓器材
11.2.2 網絡示意圖
11.2.3 實訓環境解析
11.3 實訓內容
11.3.1 認識交換機
11.3.2 認識路由器
11.3.3 了解物理接口功能
11.3.4 了解路由器(或交換機)存儲器
11.3.5 識別交換機和路由器的控制線
11.3.6 終端與網絡設備的會話連接
11.3.7 觀察路由器(或交換機)的啟動過程
11.4 實訓步驟
11.5 實訓思考
第12章 交換機的啟動和初始設置
12.1 實訓目的
12.2 實訓環境
12.2.1 實訓器材
12.2.2 網絡示意圖
12.2.3 實訓環境解析
12.3 實訓內容
12.3.1 認識交換機啟動和對話模式
12.3.2 熟悉交換機工作模式
12.4.實訓步驟
12.4.1 交換機基本配置
12.4.2 使用對話框對交換機進行配置
12.4.3 通過Telnet方式訪問交換機
12.5 實訓思考
第13章 交換機VLAN基本配置
13.1 實訓目的
13.2 實訓環境
13.2.1 實訓器材
13.2.2 網絡示意圖
13.2.3 實訓環境解析
13.3 實訓內容
13.3.1 VLAN的組網方法
13.3.2 配置交換機的VLAN和VTP方法
13.4 實訓步驟
13.5 實訓思考
第14章 路由器的啟動和初始設置
14.1 實訓目的
14.2 實訓環境
14.2.1 實訓器材
14.2.2 網絡示意圖
14.2.3 實訓環境解析
14.3 實訓內容
14.3.1 認識路由器啟動和對話模式
14.3.2 熟悉路由器工作模式
14.4 實訓步驟
14.4.1 路由器基本配置
14.4.2 使用對話框對路由器進行配置
14.4.3 通過Telnet方式訪問路由器
14.4.4 Cisco路由器常用配置命令
14.5 實訓思考
第15章 路由器的靜態路由實現
15.1 實訓目的
15.2 實訓環境
15.2.1 實訓器材
15.2.2 網絡示意圖
15.2.3 實訓環境解析
15.3 實訓內容
15.3.1 靜態路由與默認路由
15.3.2 配置默認路由和ip classless
15.4 實訓步驟
15.4.1 靜態路由配置
15.4.2 默認路由配置
15.4.3 ip classless配置
15.5 實訓思考
第16章 路由器的動態路由實現
16.1 實訓目的
16.2 實訓環境
16.2.1 實訓器材
16.2.2 網絡示意圖
16.2.3 實訓環境解析
16.3 實訓內容
16.3.1 動態路由
16.3.2 RIP路由協議
16.3.3 認識路由表
16.4 實訓步驟
16.4.1 配置RIPv1
16.4.2 配置RIPv2
16.4.3 實訓調試
16.5 實訓思考
第17章 路由器PPP協議的實現
17.1 實訓目的
17.2 實訓環境
17.2.1 實訓器材
17.2.2 網絡示意圖
17.2.3 實訓環境解析
17.3 實訓內容
17.3.1 了解PPP協議
17.3.2 PPP協議配置方法
17.4 實訓步驟
17.4.1 PPP協議的配置及PAP驗證
17.4.2 PPP協議的PAP驗證配置清單
17.4.3 PPP協議的配置及CHAP驗證
17.4.4 PPP協議的CHAP驗證配置清單
17.5 實訓思考
第18章 路由器NAT協議的實現
18.1 實訓目的
18.2 實訓環境
18.2.1 實訓器材
18.2.2 網絡示意圖
18.2.3 實訓環境解析
18.3 實訓內容
18.3.1 NAT技術實現類型
18.3.2 NAT基本配置方式
18.4 實訓步驟
18.4.1 靜態NAT配置
18.4.2 動態NAT基本配置
18.4.3 動態PAT基本配置
18.5 實訓思考
參考文獻
第4章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與分析
4.1 實訓目的
(1)掌握綜合布線系統測試的內容和方法;
(2)掌握綜合布線系統中故障的分析方法。
4.2 實訓環境
(1)已經制作好的直通雙絞線一根。
(2)FlukeDSPl00電纜測試儀。
(3)FlukeDSP-4000電纜測試儀。
4.3 實訓內容
4.3.1 綜合布線工程測試概述
綜合布線工程竣工驗收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它是決定綜合布線工程各建設環節質量的重要手段,其相關的測試結果、測試資料都將被作為驗收文檔保存起來。由電纜和相關連接件組成的信息傳輸通道,從工程的角度來說,測試一般可以分為兩種:驗證測試和認證測試。
1.驗證測試
驗證測試是綜合布線工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驗證測試是指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邊施工邊測試,其目的是解決綜合布線過程中電纜的安裝問題,杜絕在施工過程中隨即產生的網絡問題。通過此類測試能及時了解施工的工藝水平,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使其能夠得到及時的糾正。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時才發現問題,導致重新返工,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驗證測試一般不需要使用復雜的測試設備,只需要購置能夠顯示正確接線圖和電纜長度的測試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