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危機公關的發生都是有跡可循的,所有的危機都是潛伏的問題演變成風險的結果。危機管理的關鍵是把風險化解為問題,并予以解決。本書作者結合自身近20年品牌公關從業經歷,沉淀出一套危機管理實戰方法論,從危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危機響應6步驟、危機戰備的A.C.T.行動模型、危機修復的3R模型到危機管理評估,幫助讀者化解每一次危機。沒有公司是完美的。每一位擔心負面消息會影響公司和品牌聲譽的人,都需要這樣一本危機公關實戰手冊,幫助你和你的團隊系統管理、從容應對危機。
當猝不及防、毫無征兆的危機到來時,你的血壓上升、頭腦缺氧,你的情緒和行為已經不受控制,解決方案難以涌現······危機繼續發酵,手機里充滿各種負面報道,電話蜂擁而至,上級等著你的方案,下屬等著你的調遣安排。然而,你卻無計可施······危機到來時,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何在危機處理中,最小化風險和損失?如何讓CEO重視和參與危機戰備?如何在危機后修復組織的聲譽?如何進行危機戰備規劃和訓練?如何消滅99%的潛在危機?如何在危機后恢復組織的業務和運營?······沒有公司是完美的。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擔心意料之外的負面消息會影響聲譽,就需要學習危機公關這門課。問題不在于公司規模、影響的大小,而在于你和你的團隊有沒有準備好。對此,知名品牌咨詢顧問楚學友在《危機公關實戰手冊》這本書中建議: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充足的準備。《危機公關實戰手冊》強調對人的關注,倡導真實透明的公關理念。書中,作者結合20年的危機公關實戰經驗,提出危機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概念,從危機響應、危機戰備和危機修復三方面入手,結合作者親身經歷的豐富案例,給出危機應對的24個認知清單、38個行動清單,手把手提升你的危機管理能力,助你在關鍵時刻臨危不懼,系統管理、從容應對每一次危機。
贊譽
公關人在企業里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工作成績往往不容易被看到,自身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企業公關承載著企業的品牌和聲譽,有時甚至關乎著企業的生死存亡。這本書將幫助從業者更好地贏得尊重和晉升。
◎鄧慶旭 / 新浪財經CEO
一口氣讀完楚學友的新著《危機公關實戰手冊》,這確實是一本實戰手冊。這本書中不僅有實戰案例,還有系統的認知清單和行動清單,為企業經營者和公關從業人員提供了作業指南。我誠摯地向讀者推薦此書,也祝愿友聲譽的品牌咨詢事業興旺發達!
◎華杉 / 上海華與華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推薦序一
在各種論和學泛濫的時代,這本書的作者以手冊作為書名,不僅謙虛、嚴謹,還特別務實。在危機管理領域,自封的大師不少,自負的編著也可以塞滿整個書架,而敢把自己的書稱為手冊的,少之又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敢把自己寫的書推薦給大家作為手冊,常備身邊、隨時查用,就必須是禁得起很多實踐測試和考驗的。
這本書的作者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了扎實的基礎訓練,在充滿創新且活躍的媒體尤其是財經新聞部門獲得了實踐的錘煉。之后,他又在多家企業的營銷、廣告、公共事務等崗位深度參與、深度體驗、深度思考、深度創新,并經受了十分嚴苛的考驗。
寫這樣一本書,是作者的一種情懷。盡管我們強調,今天的公共關系特別是危機管理,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必須經得起檢驗,但不等于每家企業、每個高管、每位專家都要把自己的經歷與經驗和盤托出。作者能夠把多年的寶貴經驗如此深入、細致、全面地分享,足見他對同行的無私和友善,以及他促進公眾、媒體、企業、企業家和社會組織等保持彼此最大理解和良性互動的愿望與期待。
有人說公共關系是藝術,危機管理也是藝術,我認為它們其實更是技術。藝術有時候有很大的主觀性和偶然性,而技術強調的是從始至終的理性。根據我的觀察,對于公共關系與危機管理而言,它們背后有學理,運行有規律,細微之處可見工匠精神,整個過程則更考驗一家企業及其企業家對用戶的負責程度、對公眾的擔當,以及對輿論的敬畏。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一些藝術,也看到了更多的技術,我對作者理性梳理、理性分析、理性歸納的態度表示贊賞,作者所服務的領域會因為其理性、客觀的態度而獲得更多的贊賞與尊重。
目前,世界正在發生巨變。放眼未來,人工智能會重塑我們所在的世界。世界運轉的速度正快到前所未有,互聯網上的發聲來源不再被大企業的排他性所控制。弱傳播的現象告訴我們,大企業如果堅持用舊方法、舊理念、舊鑰匙,恃大恃強,則無法開啟今天的新鎖,更走不到未來。作者對新環境下的最新挑戰有獨特的梳理、描述、分析,一些新的游戲規則其實也適合很多老公關人學習和借鑒。
董關鵬
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公共關系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
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院院長、教授
推薦序二
危機公關,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熟悉是因為這些年我經歷過一些相關事件,陌生是因為危機公關并不是我擅長的領域,每每遇到一些情況都需要請高人來提供幫助。學友就是這一領域的高人,我們一起共事過幾年,西貝獲益頗多。
做餐飲就是要服務好每一位來消費的顧客,要重視每一位顧客的意見,用心聆聽每一位顧客的聲音,誠心誠意地和顧客溝通。只開一家店的時候,我可以和每位顧客面對面地交流,顧客是怎么想的、有什么需要,以及怎么看待我這家店,我們都可以很直接地溝通。開的店多了,我還可以通過與一部分顧客交流來推想大家的意見和看法。店再多一些,在餐飲市場小有名氣了,我們也希望被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所以不只是來店里消費的顧客,我們還要重視所有知道和提及西貝的聲音和看法。
如果一切順利,那么從顧客的聲音里獲得的都是贊譽。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組織的動態發展,總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這些事情里有一部分會演變為輿論危機,讓顧客對西貝這一品牌產生疑慮甚至不信任,這是我們絕對不想發生的事。
雖然不想,但總會遇到,我們就必須直面并坦誠溝通,認真反省,改正自己,尋求進步。但只有態度仍舊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專業能力幫助我們正確地行動,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結果,將危轉為機,做得好時甚至能讓品牌形象再次提升。餐飲同行里不乏高手,他們的背后或者團隊里也一定都有像學友這樣的專業人士。
危機公關對于企業來說就像生病治療,既需要開對方子,也需要病人積極配合治療。學友的這本書就像一本企業危機公關的診療手冊,既可以學習應對,也可以參照防范。不過輿論危機總是會令人頗感壓力,不發生才是上上策。
總之,這本書是學友多年的實戰總結和專業積累,值得一讀,我很推薦。同時祝各位讀者萬事順遂、基業長青,不被輿論危機所困擾。
賈國龍
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
推薦序三
祝賀學友的第一本書《危機公關實戰手冊》出版。
在學友邀請我撰寫推薦序時,我不免有些失禮,因為在微信里我僅僅詢問了截稿
楚學友
品牌咨詢與公關傳播專家,TEDx演講者,中國傳媒大學碩士。
20年一線品牌營銷實戰經驗,曾任西貝餐飲副總裁、鍋圈食匯CMO、呷哺呷哺品牌公關總監。現為友聲譽品牌咨詢創始人兼CEO。
目錄
贊譽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前言
總論 危機管理到底管什么?/001
認知清單1:危機管理三階段:響應、戰備和修復?/002
認知清單2:危機管理的五個對象:問題、風險、
議題、危機和聲譽?/004
第一部分 危機響應?/013
第1章 危機來了怎么辦:CRISIS·Response?
6步驟指引?/014
第2章 C:明確事實,啟動預案?/018
行動清單1:啟動響應?/018
行動清單2:核對事實?/025
行動清單3:預判危機類型、誘因和發起人?/032
認知清單3:沒有社交媒體危機:庫姆斯的類危機?/037
行動清單4:召開預判溝通會?/040
第3章 R:評估影響,預判風險?/046
認知清單4:關懷人是危機管理的核心?/046
行動清單5:善待受害者:如何應對情緒激烈的受害者?/054
行動清單6:經營影響(BIR)分析模型?/060
行動清單7:利益相關者影響(SIR)分析模型?/066
認知清單5:不是所有的意外都是危機?/072
第4章 I:決策并形成策略和行動?/077
認知清單6:決策情境:安德斯雷的情境感知模型?/077
認知清單7:決策迷思:拋棄完美,整合敏捷?/084
行動清單8:梳理期待:利益相關者想要什么?/091
行動清單9:實施決策:PrOACT積極行動模型?/102
第5章 S:共情和可靠的溝通?/111
認知清單8:危機溝通第一性原理:胡百精的事實-價值
模型?/111
認知清單9:別講道理,講故事:羅伯特·麥基的故事
模型?/113
認知清單10:講故事的人:馬克和皮爾森的品牌原型?/116
認知清單11:框架理論:別想大象?/118
行動清單10:講個故事:危機溝通的幸存模型?/120
認知清單12:保持沉默:流量生態中的戰略定力?/128
行動清單11:不回應:讓子彈飛一會兒的
戰略性沉默?/135
第6章 I:持續改善?/141
認知清單13:消除摩擦: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行動真相?/141
認知清單14:劃定邊界:把真問題還給業務部門?/143
認知清單15:控制蔓延:次生危機、集群危機與
紅酒塔效應?/146
行動清單12:聚焦主業:保持經營連續性?/148
行動清單13:資源保障:糧草充足?/149
第7章 S:危機的結束與消散?/156
認知清單16:終局推演:危機的5種結果?/156
認知清單17:復蘇判斷:乍暖還寒時?/159
行動清單14:論持久戰:管理長衰危機?/162
行動清單15:關照員工:3C模型和5R模型?/165
行動清單16:行動匯總:爆炸點、沖擊波和爭議點?/174
第二部分 危機戰備?/181
第8章 管理明天的危機從一年前開始:A.C.T.·Ready?
3步驟指引?/182
認知清單18:危機戰備:A.C.T.行動模型?/182
第9章 A:評估企業文化、情境和利益相關者?/187
認知清單19:文化診斷:如何讓CEO重視危機戰備?/187
行動清單17:情境規劃:凝視未來?/190
第10章 C:創建危機管理架構、項目和行動計劃?/198
認知清單20:項目規劃:不是計劃?/198
行動清單18:設計管理模式?/199
行動清單19:創建戰備手冊?/205
行動清單20:創建溝通手冊?/215
第11章 T:實施危機演練與訓戰?/219
認知清單21:戰備更新:讓管理行為流動起來?/219
行動清單21:訓戰:養兵千日,用兵千日?/222
行動清單22:會議室演練:讓高管成為領導者和英雄?/225
第三部分 危機修復?/231
第12章 修復聲譽和重建信任:3R·Recover? 3步驟指引?/232
第13章 R1:推動業績反彈和組織反脆弱性變革?/234
行動清單23:恢復經營?/234
行動清單24:推動業績反彈:溫和激進策略?/238
行動清單25:優化組織:出清結構性缺陷?/239
行動清單26:調整運營:如何調整反饋系統?/241
第14章 R2:重建信任、修復聲譽:STRONG模型?/245
認知清單22:聲譽修復:STRONG模型?/245
行動清單27:Story:重講新故事?/247
行動清單28:Trigger:避免危機死灰復燃?/249
行動清單29:Rectify:校正在線聲譽?/250
行動清單30:Offset:彌補認知鴻溝與價值觀損失?/258
行動清單31:Nerve:重振群體精神和團隊士氣?/258
行動清單32:Goodwill:釋放善意,減少敵意?/260
第15章 R3:組織危機學習:OKR模型?/263
認知清單23:組織如何學習:阿吉里斯的雙環學習模型和
彼得·圣吉的學習型組織?/263
行動清單33:組織危機學習:OKR模型?/266
第四部分 危機管理評估?/279
第16章 為什么組織危機不斷?/280
認知清單24:評估能力?/280
行動清單34:評估利益相關者?/283
行動清單35:評估危機管理過程?/285
行動清單36:評估危機管理團隊?/287
行動清單37:評估危機損益得失?/290
行動清單38:評估危機管理效果?/291
后記?/293
參考文獻?/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