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第3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本書系統、深入地闡述了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在重點論述傳統通信技術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力求充分反映國內外通信技術的最新發展。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第3版)》共13章,內容包括緒論、隨機過程、信道與噪聲、模擬調制系統、數字基帶傳輸系統、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數字頻帶傳輸系統、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現代數字調制解調技術、復用和數字復接技術、同步原理、差錯控制編碼、典型通信系統介紹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第3版)》內容豐富,概念清晰,理論分析嚴謹,邏輯性強,由淺入深,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另外,每章還列舉了一定數量的例題,并附有大量的思考題和習題。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第3版)》可以作為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書,也可作為通信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1章 緒論
1.1 通信系統的組成
1.1.1 通信系統的一般模型
1.1.2 模擬通信模型和數字通信模型
1.2 通信系統分類與通信方式
1.2.1 通信系統的分類
1.2.2 通信方式
1.3 信息及其度量
1.4 主要性能指標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隨機過程
2.1 隨機過程的基本概念和統計特性
2.1.1 隨機過程
2.1.2 隨機過程的統計特性
2.1.3 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征
2.2 平穩隨機過程
2.2.1 定義
2.2.2 各態歷經性
2.2.3 平穩隨機過程自相關函數的性質
2.2.4 平穩隨機過程的功率譜密度
2.3 高斯隨機過程
2.3.1 定義
2.3.2 重要性質
2.3.3 高斯白噪聲
2.4 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
2.5 窄帶隨機過程
2.5.1 同相和正交分量的統計特性
2.5.2 包絡和相位的統計特性
2.6 正弦波加窄帶高斯噪聲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信道與噪聲
3.1 信道定義與數學模型
3.1.1 信道定義
3.1.2 信道的數學模型
3.2 恒參信道及其傳輸特性
3.2.1 有線電信道
3.2.2 微波中繼信道
3.2.3 衛星中繼信道
3.2.4 恒參信道特性
3.3 隨參信道及其傳輸特性
3.3.1 陸地移動信道
3.3.2 短波電離層反射信道
3.3.3 隨參信道特性
3.4 分集接收技術
3.4.1 分集方式
3.4.2 合并方式
3.5 加性噪聲
3.5.1 噪聲的分類
3.5.2 起伏噪聲及特性
3.6 信道容量的概念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模擬調制系統
4.1 幅度調制(線性調制)的原理
4.1.1 調幅(AM)
4.1.2 抑制載波雙邊帶調制(DSB—SC)
4.1.3 單邊帶調制(SSB)
4.1.4 殘留邊帶調制(VSB)
4.1.5 相干解調與包絡檢波
4.2 線性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4.2.1 分析模型
4.2.2 線性調制相干解調的抗噪聲性能
4.2.3 調幅信號包絡檢波的抗噪聲性能
4.3 非線性調制(角度調制)原理
4.3.1 角度調制的基本概念
4.3.2 窄帶調頻與寬帶調頻
第5章 數字基帶傳輸系統
第6章 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第7章 數字頻帶傳輸系統
第8章 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第9章 現代數字調制解調技術
第10章 復用和數字復接技術
第11章 同步原理
第12章 差錯控制編碼
第13章 典型通信系統介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