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給出了IPv6的概念及技術演進歷程,介紹了我國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的重要政策文件。接下來的章節介紹了IPv6協議及技術特點,明確了我國IPv6演進的過程中正處于IPv4和IPv6共存的過渡階段,分析了過渡階段的主要技術、適用場景和選擇模式。隨后根據《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提出的要求和目標,對運營商、中央企業和政府部門如何推進IPv6的規模部署及演進提供了詳細的解決方案,從技術原理、實施步驟、演進策略和重點環節等多維度進行分析,對于實際的IPv6改造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最后結合目前新興的工業互聯網技術探討了IPv6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融合和應用。
1.本書作者為協助大型網絡運營商設計、規劃IPv6的網絡演進,并參與IPv6項目試點的核心成員,在此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和有益的實踐經驗,書中的很多內容都是作者的現網實踐經驗,會為廣大讀者加深對下一代互聯網的理解提供有用的參考價值。
2.本書在IPv6相關安全領域的部分重點針對國家等級保障要求,分基礎網絡層和數據應用層兩個方面制定IPv6技術改造相應安全機制。本書最后通過數個實際的建設案例詳解加深讀者對下一代互聯網IPv6技術演進的整體認識和理解。
陳佳陽
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注冊信息安全工程師(CISP),一級注冊建造師(通信與廣電),中國通信服務湖北公司智慧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十多年來一直從事運營商基礎通信網絡、政府及企業信息化等相關規劃設計工作,在網絡及信息化系統的技術演進及實際建設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和理論知識。多次參與湖北電信863下一代互聯網演進、湖北電信IP骨干網、城域網IPv6技術改造的規劃設計項目,近年來主要負責政府、企業等大型基礎通信網絡建設的咨詢,提供網絡演進思路及技術解決方案,參與武漢市申報國家IPv6試點城市工作,并作為課題負責人組織編制《網信賦能市域IPv6應用及產業生態研究》的研究課題。出版《光纖接入網規劃設計手冊》、《綜合業務承載網規劃方法》、《行業專網規劃設計手冊》、《電子政務云規劃設計手冊》等專著。
第 1章概述001
1.1 IPv6的概念003
1.2 IPv6出現的必然性003
1.3 IPv6的發展歷史005
1.3.1 國際IPv6的發展歷史006
1.3.2國內IPv6的發展歷史010
1.4 國內重要政策014
1.4.1 政策解讀014
1.4.2 政策帶來的影響017
1.4.3 后續政策文件020
1.5 IPv6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027
1.5.1 國際IPv6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027
1.5.2 國內IPv6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035
1.6 相關技術簡介036
1.6.1 NAT技術036
1.6.2 雙協議棧技術040
1.6.3 隧道技術041
1.6.4 IPSec042
1.6.5 SRv6044
第 2章IPv6技術045
2.1 IPv6特性046
2.1.1 IPv6報文格式046
2.1.2 IPv6地址結構定義049
2.1.3 IPv6地址分配054
2.2 IPv6基本功能055
2.2.1 IPv6鄰居發現協議055
2.2.2 IPv6路徑MTU發現協議059
2.2.3 IPv6域名解析059
2.3 IPv6特點060
2.3.1 地址管理061
2.3.2 改進報頭062
2.3.3 改進路由063
2.3.4 安全機制064
2.4 IPv6和IPv4的對比065
2.5 IPv6技術特點分析074
2.6 SRv6技術特點及應用077
2.6.1 SRv6基本原理078
2.6.2 SRv6編程能力082
2.6.3 SRv6 TE Policy083
2.6.4 SRv6應用場景086
第3章IPv6過渡技術089
3.1 IPv6改造的基本概念090
3.2 IPv4到IPv6的過渡階段092
3.3 IPv6過渡技術介紹095
3.3.1 雙棧技術097
3.3.2 隧道技術098
3.3.3 IPv4/IPv6協議轉換技術103
3.3.4 其他新的過渡技術標準106
3.3.5 IPv6過渡技術對比分析107
3.4 運營商對IPv6過渡技術的選擇108
第4章運營商IPv6改造方案111
4.1 IPv6改造早期建設模式113
4.1.1 IPv6技術改造的可行性分析113
4.1.2 建設思路119
4.1.3 整體網絡架構119
4.1.4 網絡過渡技術的選擇與部署121
4.1.5 過渡技術部署方案121
4.2 IPv6規模部署改造方案落實124
4.2.1 無線網絡125
4.2.2 DNS126
4.2.3 IDC128
4.2.4 IP認證計費系統130
4.2.5 移動承載網135
4.2.6 LTE核心網139
4.2.7 辦公局域網146
4.2.8 城域網150
4.2.9 接入網155
4.2.10 網絡信息安全158
4.2.11 業務平臺159
4.3 運營商基于SRv6技術的創新應用160
4.3.1 基于SRv6的政企專線場景160
4.3.2 基于SRv6的網絡切片場景161
4.3.3 基于SRv6的云網業務場景162
第5章企業IPv6改造方案163
5.1 企業IPv6改造需求分析164
5.2 門戶網站的工作原理165
5.2.1 HTTP工作原理165
5.2.2 HTTPS工作原理169
5.3 門戶網站改造技術170
5.3.1 雙棧改造方案170
5.3.2 協議轉換改造方案173
5.3.3 隧道改造方案180
5.3.4 改造技術的比較180
5.3.5 門戶網站改造的測評要求182
5.4 企業IPv6演進185
5.4.1 中央企業IPv6推進現狀185
5.4.2 IPv6演進思路及重點工作部署186
5.4.3 中央企業IPv6改造工作步驟188
5.4.4 基礎網絡改造190
5.4.5 互聯網出口改造194
5.4.6 業務基礎設施196
5.4.7 終端IPv6訪問分析197
5.4.8 系統代碼與開發198
5.4.9 業務訪問邏輯199
5.4.10 路由支持199
5.4.11 IPv6地址規劃202
第6章政府部門IPv6改造方案205
6.1 省市級門戶網站改造206
6.1.1 省市級門戶集約建設思路206
6.1.2 政府網站平臺IPv6改造208
6.1.3 政務云IPv6改造208
6.2 電子政務外網IPv6改造215
6.2.1 電子政務外網的基本概念215
6.2.2 電子政務外網IPv6演進思路及原則217
6.2.3 電子政務外網IPv6演進關鍵步驟218
6.2.4 電子政務外網IPv6改造的評估218
6.2.5 電子政務外網IPv6地址規劃219
6.2.6 電子政務外網IPv6過渡技術選擇220
6.2.7 電子政務外網IPv6改造方案實施221
6.3 政務縱向專網IPv6技術改造223
6.3.1 縱向專網組網224
6.3.2 政務縱向專網IPv6改造229
第7章工業互聯網及IPv6技術233
7.1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歷程234
7.2 工業互聯網技術介紹236
7.2.1 工業互聯網架構236
7.2.2 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238
7.2.3 IPv6技術在工業互聯網中的應用240
第8章城市IPv6應用創新及產業生態247
8.1 政府推動城市IPv6技術發展的目標248
8.2 政府在推動城市IPv6技術發展中的定位249
8.2.1 IPv6在市域范圍內的主要應用249
8.2.2 政府在市域推動IPv6技術發展的定位250
8.3 政府在市域推動IPv6技術發展的舉措和建議252
8.3.1 重點舉措252
8.3.2 政策建議258
參考文獻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