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團隊基于其多年在汽車涂裝行業的豐富工作經驗形成的一本注重可操作性、包含規劃工藝、突出技術標準、注重細節要求、明確設計參數的汽車涂裝專業書籍。本書內容涵蓋涂裝車間工藝設備、前處理電泳、工位室體、噴漆室及中間烘房、烘干爐、機運設備、涂膠機器人、噴漆機器人、供料系統、空調系統、自動控制系統、設備消防系統、涂裝車間輔助系統等涂裝車間典型設備、系統的技術要求,以及涂裝車間的三廢處理、機械通用技術、電氣通用技術、深度清潔標準、設備選型清單等輔助內容。本書具有很強的實操指導意義,可供汽車涂裝領域從事工廠規劃和建設、工藝研究的專業工程人員參考使用。
(1)本書為汽車行業具有多年涂裝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合力編寫,可操作性強,指導性高。(2)所有設備規格要求都力爭做到量化、具體化,避免摸棱兩可;(3)各項技術規格都盡量做到用圖片、表格形式體現,易于理解;(4)為滿足不同企業商務發包習慣,本書中分成總包和分設備系統分包兩種模式,可作為新建涂裝車間的技術藍本參考。
翻遍了美系、日系、德系以及自主系汽車公司的涂裝車間規格相關資料,發現不同公司的規格要求各有特點。具有歷史底蘊的外國品牌公司一般都有比較規范的規格資料,細節要求齊全,能夠做到一套技術規范全球通用。國產品牌和新能源公司的規格資料參差不齊,就目前而言,整個汽車涂裝行業專業工程師的技術沉淀基本靠自身工作積累,不利于涂裝行業的發展。因此,當下涂裝行業缺乏公開發行、用于新建涂裝車間、具有實際參考價值的技術規格書籍。
基于編寫一本實際操作性強的涂裝車間技術規格書的目的,我們組織志同道合的同仁,集全員之力,窮盡團隊經驗智慧,歷時一年有余,群策群力,經百次討論,數十次反復斟酌修改,終得成稿。本手冊內容詳盡,囊括涂裝車間各類生產系統、自動控制、消防以及環保和職業衛生等,兼具各類輔助系統設備、實驗室儀器、生產工具以及輔材。所有設備規格都力爭做到量化、具體化,避免模棱兩可而在后期發生推諉現象;所有工程界面力求清晰明了,各方責任清楚;各項技術規格都盡量做到用圖片、表格形式體現,易于理解;其他亮點不勝枚舉,力求做到全面、詳細,可借鑒性和可實際操作性強。本書以目前涂裝材料與設備技術發展趨勢下新建60JPH的涂裝車間為基礎條件編寫,以假設新建涂裝車間可以滿足同時生產A級和B級三廂轎車、SUV和MPV不同車型為前提,為了滿足不同企業商務發包習慣,書中分成總包和分設備系統分包兩種模式,可作為新建涂裝車間的技術參考藍本,希望可以為涂裝行業同仁們的工作提供幫助和借鑒。
本書由王云華擔任主編,李兵波、王紅明、王明擔任副主編。全書由王云華負責統稿,其中,王紅明完成第1章的編寫;李兵波完成第2章的編寫;楊久穩完成第3章的編寫;王明完成第4章的編寫;余志剛完成第5章的編寫;王忠慶完成第9章的編寫;趙沛完成第11章的編寫;安敦任完成第15章的編寫;其他章節由全體成員一起完成編寫。全書是在各位作者的精誠通力合作下完成的。
然涂裝各項技術、設備日新月異,難免有所疏漏,本書如若有幸得到涂裝行業的前輩和同仁的審閱,還請不吝指教,以便本書后續改進。
編者
1涂裝車間工藝設備技術要求總則
1.1總體要求1
1.1.1設計要求1
1.1.2項目內容3
1.1.3注意事項3
1.2分工界面4
1.2.1分工界面總述4
1.2.2公用動力分工界面5
1.2.3施工界面示意圖7
1.3技術要求描述12
1.3.1技術參數12
1.3.2工藝及設備技術要求17
1.3.3工藝設備設計及選型要求19
1.3.4界面流程及問題處理22
1.4項目管理23
1.4.1項目管理概述23
1.4.2項目例會制度24
1.4.3質量控制管理規定25
1.4.4項目進度管理規定26
1.4.5項目變更管理規定26
1.4.6項目目視化管理規定27
1.4.7項目問題處理27
1.5安全及法規27
1.5.1安全及法規概述27
1.5.2安全要求29
1.6項目驗收34
1.6.1設備驗收依據34
1.6.2設備驗收內容34
1.7服務項說明40
1.7.1培訓40
1.7.2備件及輔料42
1.7.3陪產42
1.7.4質保43
1.8其他43
2前處理電泳技術要求
2.1引言47
2.2分工界面47
2.3設計基礎48
2.4工藝技術要求50
2.4.1前處理工藝技術要求50
2.4.2前處理電泳連接通道59
2.4.3電泳工藝技術要求60
2.4.4電泳濕膜檢查站63
2.4.5送排風64
2.4.6圍堰65
2.4.7室體66
2.4.8輸送67
2.4.9集中加料69
2.4.10材料規格選擇71
2.5成套設備技術要求73
2.5.1泵73
2.5.2過濾系統74
2.5.3換熱器76
2.5.4油水分離器76
2.5.5電泳陽極77
2.5.6電泳整流器78
2.5.7超濾裝置78
2.5.8軸封裝置79
2.5.9槽體79
2.5.10車身和槽體間距81
2.5.11備用槽82
2.5.12用水點83
2.5.13儀表83
2.5.14閥門84
2.5.15噴嘴、管接、噴射器84
2.5.16工藝管道85
2.5.17照明要求85
2.5.18焊接技術要求85
3工位室體技術要求
3.1引言87
3.2分工界面87
3.2.1總包分工87
3.2.2分包分工87
3.3設計基礎89
3.3.1基本信息89
3.3.2公用動力89
3.4項目供貨要求89
3.4.1室體清單89
3.4.2工作流程90
3.4.3室體樣式90
3.4.4室體形式分類92
3.4.5設備選型92
3.5技術要求93
3.5.1參數說明93
3.5.2基本說明94
3.5.3區域配置說明94
3.6主要部件說明118
3.6.1室體本體118
3.6.2移動托盤118
3.6.3水槽120
3.6.4照明120
3.6.5固定托盤120
3.6.6格柵及支架122
3.6.7接水、蠟盤123
3.6.8高低工位123
3.6.9安全樓梯及直梯124
3.6.10氣動連接件124
3.6.11其他工位器具126
4噴漆室及中間烘房技術要求
4.1引言127
4.2分工界面127
4.3設計要求129
4.3.1工藝布局129
4.3.2車型數據129
4.3.3結構要求130
4.3.4工藝要求130
4.3.5風速、照度要求131
4.4技術要求132
4.4.1設備配置132
4.4.2室體技術要求132
4.4.3設備材質138
4.4.4過濾材料等級138
4.4.5送排風要求139
4.4.6石灰石漆霧收集系統140
4.4.7干式紙盒漆霧收集系統143
4.4.8中間烘房146
5烘干爐技術要求
5.1引言148
5.2分工界面149
5.3設計要求149
5.3.1烘干爐基本設計參數149
5.3.2爐體基本結構式樣150
5.3.3烘干爐原理式樣圖151
5.3.4規格說明151
5.4基本要求154
5.4.1烘干爐形式154
5.4.2風機技術要求154
5.4.3換熱器技術要求155
5.4.4燃燒系統技術要求156
5.4.5水性蠟烘干爐157
5.4.6維修門技術要求157
5.4.7強冷段技術要求158
5.4.8TNV技術要求159
5.4.9RTO設備技術要求159
5.4.10結構、質量技術要求160
5.4.11控制技術要求161
5.4.12防油煙要求162
5.4.13節能環保要求162
5.4.14除總則要求外的資料要求163
5.4.15其他技術要求163
5.4.16防火防爆要求163
5.4.17燃燒爐安全設備設置165
5.4.18模塊化要求166
5.4.19烘干爐爐溫測試位置166
6機運設備技術要求
6.1引言167
6.2分工界面167
6.2.1公用動力分工界面167
6.2.2機運系統與作業場分工界面167
6.2.3機運系統與UBS、UBC室體分工界面167
6.2.4機運系統與噴漆室分工界面168
6.2.5機運系統與烘干爐分工界面169
6.3設計要求169
6.3.1產能設定169
6.3.2輸送形式171
6.3.3車型信息172
6.4基本要求172
6.4.1通用要求172
6.4.2常用機運設備173
6.4.3輥床設備177
6.4.4升降設備180
6.4.5移行機183
6.4.6移載機185
6.4.7側頂機186
6.4.8拆(堆)垛機186
6.4.9PVC、UBS托盤輸送線187
6.4.10噴漆室輸送線188
6.4.11烘干爐輸送線191
6.4.12作業場輸送線192
6.4.13滑橇192
6.4.14柱式舉升機195
6.4.15滑橇搬運小車195
6.4.16立體緩存線196
7涂膠機器人技術要求
7.1引言197
7.2分工界面197
7.3工藝技術要求198
7.3.1概述及前提說明198
7.3.2技術條件要求201
7.4設備技術要求202
7.4.1概述202
7.4.2主要機器人設備配置202
7.4.3機器人站系統配置203
7.4.4通用要求203
7.4.5主要部件要求204
7.4.6控制系統要求207
7.5調試要求209
8噴漆機器人技術要求
8.1引言210
8.2分工界面210
8.3工藝技術要求212
8.3.1概述及前提說明212
8.3.2技術條件要求214
8.4設備技術要求216
8.4.1概述216
8.4.2通用要求(機械部分)217
8.4.3主要部件要求(機械部分)218
8.4.4設備性能要求222
9供料系統技術要求
9.1引言226
9.2供膠系統技術要求226
9.2.1分工界面226
9.2.2供貨內容示意圖227
9.2.3技術規格228
9.2.4項目供貨要求229
9.2.5設備技術要求236
9.2.6控制系統要求237
9.2.7系統要求238
9.3輸調漆系統技術要求243
9.3.1分工界面243
9.3.2工廠基本條件及要求245
9.3.3輸調漆技術要求248
9.3.4設備說明261
9.3.5控制要求263
9.3.6人機工程顯示要求267
9.3.7調漆間及儲漆間布局269
9.4供蠟系統技術要求269
9.4.1分工界面269
9.4.2基礎設計條件269
9.4.3輸蠟系統設備技術要求271
9.4.4電控單元控制系統274
9.4.5其他275
10空調系統技術要求
10.1引言277
10.2分工界面277
10.2.1空調與室體分工界面277
10.2.2空調與室體和轉輪分工界面278
10.2.3水電氣分工界面279
10.3設計要求279
10.3.1外部條件279
10.3.2送風要求279
10.3.3空調原理圖279
10.3.4空調器風量280
10.4通用要求281
10.4.1作業場空調送風量283
10.4.2空調機組結構式樣及基本要求283
10.4.3空調機組材質289
10.4.4空調規格290
11自動控制系統技術要求
11.1引言294
11.1.1分工界面294
11.1.2供貨范圍294
11.1.3設計原則296
11.1.4系統架構296
11.1.5安全標準301
11.2硬(軟)件要求304
11.2.1電纜304
11.2.2PLC305
11.2.3總線模塊306
11.2.4人機界面307
11.2.5成套設備307
11.2.6低壓電器308
11.2.7數字量傳感器309
11.2.8模擬量傳感器309
11.2.9計量儀器儀表310
11.2.10電機310
11.2.11變頻器與軟啟動器311
11.2.12電纜橋架312
11.2.13接線端子312
11.2.14載碼體及讀寫控制器312
11.2.15安全型硬件313
11.2.16編程軟件314
11.3輸送設備控制系統314
11.3.1系統構成314
11.3.2操作模式315
11.3.3典型設備控制315
11.3.4系統要求316
11.3.5自動潤滑裝置316
11.4工藝設備控制系統317
11.4.1前處理控制系統317
11.4.2電泳控制系統317
11.4.3烘干室控制系統320
11.4.4VOCs控制系統321
11.4.5空調控制系統322
11.4.6噴漆室控制系統322
11.4.7輸調漆系統323
11.4.8供膠系統324
11.4.9供蠟系統324
11.5中控室輔助系統325
11.5.1PMC中央監控系統325
11.5.2Andon系統327
11.5.3AVI信息識別系統330
11.5.4能源管理系統332
11.6照明系統333
12設備消防系統技術要求
12.1引言334
12.1.1供貨范圍334
12.1.2分工界面336
12.1.3設計標準336
12.2硬件要求337
12.2.1CO2滅火系統337
12.2.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38
12.2.3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340
12.3系統設計規范340
12.3.1自動報警系統341
12.3.2廣播系統343
12.3.3CO2滅火系統343
12.3.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45
12.3.5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346
12.3.6系統聯鎖346
12.3.7布線346
12.4系統驗收規范347
12.4.1CO2滅火系統347
12.4.2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48
12.4.3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350
12.4.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351
12.5技術文件352
12.6培訓與服務352
12.6.1培訓352
12.6.2服務353
13涂裝車間輔助系統技術要求
13.1引言354
13.2純水系統技術要求354
13.2.1分工界面354
13.2.2純水站設計基礎355
13.2.3工藝技術356
13.2.4儀器儀表360
13.3滑橇清洗間技術要求361
13.3.1分工界面361
13.3.2基礎設計條件361
13.3.3技術要求362
13.3.4安全要求367
13.4空壓輔助系統及車身工裝368
13.4.1夾具工裝368
13.4.2干燥機和空壓機370
13.5實驗車投入/拔出線371
13.5.1概述371
13.5.2分工界面372
13.5.3設計要求372
13.5.4技術要求372
13.6化驗室373
13.6.1概述373
13.6.2分工界面373
13.6.3設計原則374
13.6.4化驗室布局圖374
13.6.5涂裝測量設備376
13.6.6培訓385
13.6.7技術資料386
13.6.8驗收386
13.6.9質保和售后服務386
13.7生產輔房386
13.7.1設備維修間及備件庫386
13.7.2漆霧收集物料間389
13.7.3洗衣房389
13.7.4發電機間390
13.7.5生產輔房391
14涂裝車間三廢處理與職業健康
14.1引言393
14.2涂裝車間污水處理系統技術要求393
14.2.1污水處理站概述393
14.2.2分工界面394
14.2.3基礎設計條件394
14.3涂裝車間廢氣處理系統技術要求400
14.3.1分工界面400
14.3.2基礎設計條件400
14.3.3廢氣處理系統材料與設備要求402
14.3.4廢氣處理系統設備清單409
14.4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要求410
14.5職業健康與防護412
14.5.1概述412
14.5.2涂裝職業健康危險分析412
15附錄
15.1涂裝機械通用技術要求418
15.1.1適用范圍、設計準則418
15.1.2通用要求418
15.1.3設備的安裝、調試和驗收426
15.1.4非標設備制作與安裝429
15.1.5標準設備451
15.2涂裝電氣通用技術要求460
15.2.1電氣系統技術規范460
15.2.2常用部件說明466
15.2.3技術文件491
15.3涂裝車間深度清潔標準491
15.3.1定義及目標491
15.3.2深度清潔概述491
15.3.3深度清潔內容493
15.3.4其他496
15.4涂裝車間設備設施色標497
15.4.1總體說明497
15.4.2安全色498
15.4.3管道顏色499
15.4.4鋼結構、平臺顏色499
15.4.5工藝設備顏色499
15.4.6電氣控制系統顏色499
15.5涂裝機械選型清單501
15.6涂裝電氣選型清單510
15.7涂裝輔助工具清單519
15.8涂裝輔料清單54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