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日記》的初稿源于作者三年以來的博客文章。作者萬萬爸是北京眾多小升初家長中的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他從孩子3年級起就開博撰寫小升初日記,真實地描摹了一個北京小學生家庭為孩子升學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少年班,數(shù)學競賽、培訓機構(gòu)各類坑班、名校點招、早培夏令營、奧數(shù)通緝令等等,剖析了小升初這一特殊社會現(xiàn)象的歷史淵源和發(fā)展過程,真實地反映了家長們?nèi)膼坌呐c無奈,迷茫與堅守,同時涉及各類的小升初術(shù)語、名校點評、培訓機構(gòu)介紹、教育政策分析以及商業(yè)培訓與擇校之間的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等等,稱得上是一部民間的北京的小升初口述歷史或百科全書。
這些文章語言風趣幽默,文筆辛辣老練,數(shù)千家長網(wǎng)上追文看連載,由于都是眾多家庭共同經(jīng)歷的記載,因而引發(fā)了大眾的共鳴和反思,同時也成為眾多教育專家調(diào)研的原始材料和分析個案,成為京城數(shù)十萬小升初家庭的升學參考書。
真實反映了北京小升初圈子的眾生群像
網(wǎng)上最火爆的家庭教育文字
新浪教育名博、民間小升初專家萬萬爸爸
與您分享小升初那些事情
真實反映家長和孩子小升初過程中的坎坷心路
幫助家長在應試教育和素質(zhì)培養(yǎng)間找到平衡點
一本關(guān)于小升初的指南手冊
記錄小升初,開始是愛孩子,后來則是習慣性記錄,現(xiàn)在看來可能是口述歷史。我有一種預感,這樣的小升初日子不會是永恒存在的。今天又接受了一個記者的電話采訪,讓談談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關(guān)于教育改革的體會,尤其是關(guān)于取消重點校重點班的感受。我誠惶誠恐,不知道這話題怎么輪得上我來嘚瑟。于是說我不太關(guān)注這個,因為就我所知,北京并沒有初中的重點校和所謂重點班。我只知道北京曾經(jīng)有過25所重點學校,已經(jīng)取消很多年了,后來出現(xiàn)了68所示范校,F(xiàn)在不知道取消的是已經(jīng)不存在的重點校還是正在加強建設的示范校。真的取消了68所示范校,似乎也不是值得我們熱淚盈眶的事情;換成68所特色校或許也就是一個說法。而這些學校里的重點班,似乎從來就沒有過,但特色班從來就沒消失過。除了N校號稱第一平行分班,我尚不知道哪個學校可以稱為第二,如此而已。我對重點校重點班是不持有觀點的,作為一個正常的家長,我只關(guān)注可能的比較好的選擇。
不確定記者最后能寫出點什么,我只是表達了希望不折騰的心態(tài),如果一定希望點什么,那就是信息公開化。我認可所有的規(guī)則,只是希望公開化。有點不安的是從記者的口中得知,似乎他的文章僅僅是一場風暴的開場白。2014年會有一些異乎尋常的大舉動出臺,他希望我能持續(xù)給他一些建議和反饋。而我說出的第一希望穩(wěn)定不變,這可能是令他驚訝的想法。也許他仍然把這個新聞當作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可能這是他第一次采寫這方面的報道,自己內(nèi)心激動罷了。
終于還是簽訂了一個合同,一個寫書的合同,一個有同樣命運同樣感受的編輯找到了我,鼓勵著我,說是愿意和我一起把這些小升初的文字變成鉛字。我想,這都是緣分吧!孩子們同一屆的緣分,這集子也許很快會出版,成為一段凝固的回憶。后面的文字是一些博客日記的片段,并不是全面的記錄,但如實反映了很多家庭經(jīng)歷過的忐忑心路。不知道你們會怎么看待這些文字。那些年,我們一起小升初,你還記得嗎?
由于一些因素,我在加工這些文字的時候,不得不進行了大量的模糊化工作,這也是很難堪的事情。不是說我寫的東西真的有多么敏感,畢竟我僅僅是個人角度的一些片段記錄,并沒有作為法庭證據(jù)般的嚴謹。對于本書中所有的細節(jié),可能都會引起讀者的追問,但是我這里要聲明:這樣的好奇心真的不是確定有意義的,滿足了你滿足不了他,甚至還有很壞的影響。我承認有時候是故意寫得模糊一些的,因為說清楚可能都是手雷,說清楚可能就都是眼淚。畢竟這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就好像季羨林老先生教導過的,有時候真話是不能全說的,當然謊話是一句不說的。
當然,文中涉及許多對機構(gòu)和學校等評論僅僅是一家之言,只是當時心境寫照,絕無參考價值。
如是文字以為序言。
萬萬爸
2013 年11 月
萬萬爸,網(wǎng)絡名人,小升初專家,新浪教育名博。清華大學設計院高級工程師,在清華從事設計行業(yè)20年,署名出版技術(shù)書25本。從孩子3年級開始在網(wǎng)絡上發(fā)文,記載兒子小升初的歷程,兼任幾大著名升學QQ群的群主,其博客被眾多家長、機構(gòu)教師、教育專家追看,堪稱京城最忠實記載小升初歷史的民間作家。
第 1 篇 小升初官方政策現(xiàn)狀
第 2 篇 北京初中學校的格局
第 3 篇 小升初名詞解釋
第 4 篇 說說早培
第 5 篇 不得不說的課外班
第 6 篇 小升初中的商業(yè)機構(gòu)
第 7 篇 說說數(shù)學班
第 8 篇 說說英語班
第 9 篇 說說語文班
第10 篇 選班的對話
第11 篇 考B 中少年班
第12 篇 北京S 校的海選
第13 篇 B 中少年班考進復賽
第14 篇 機構(gòu)公告的糾結(jié)
第15 篇 兒童節(jié)的斷想
第16 篇 一個家長不夠用
第17 篇 呼吁基本信息公開
第18 篇 B 中素質(zhì)班考試玩票
第19 篇 謝謝老師
第20 篇 第一次神測
第21 篇 榜樣在前
第22 篇 S 校的插班補錄
第23 篇 第一次選三好
第24 篇 R 校PK B 校
第25 篇 夏令營紀實——明月照大江
第26 篇 平衡和努力
第27 篇 R 素的尾聲
第28 篇 重點學生、重點家長
第29 篇 掐尖的秘密
第30 篇 暑假的培訓班
第31 篇 病來如山倒
第32 篇 輿論圍剿奧數(shù)
第33 篇 芊芊媽想開了
第34 篇 關(guān)于奧數(shù)的QQ 對話
第35 篇 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
第36 篇 坑班補錄
第37 篇 新均衡政策
第38 篇 機構(gòu)風波
第39 篇 選擇
第40 篇 推薦這回事
第41 篇 分家后,第一次上課
第42 篇 平常周六
第43篇F校點招
第44篇滿眼都是奧賽
第45篇盤點特長生
第46篇盤點共建生
第47篇盤點推優(yōu)生
第48篇名不正則言不順
第49篇風雨雪交加
第50篇光棍節(jié)八卦新聞
第51篇課外培訓漲價了
第52篇一流奧牛標準
第53篇小升初利器之一枚硬幣
第54篇一輪奧賽
第55篇密集的12月
第56篇鍛煉身體.保衛(wèi)自己
第57篇周末時間表
第58篇距離多遠放棄名校
第59篇小升初的大盤和方向
第60篇特長生之未來
第61篇假日無休
第62篇班干部2
第63篇三一英語考試
第64篇我們到底想要什么
第65篇培訓機構(gòu)的服務
第66篇民辦學校招生
第67篇小升初的春天來了?
第69篇希望的田野
第70篇三月飛雪聞風不驚
第71篇華杯爬山
第72篇清明節(jié)四大杯賽
第73篇明爭暗斗第74篇雪地訪談記錄
第75篇成績與感悟第76篇希望總在風雨后
第77篇華杯復賽與地震第78篇全城推優(yōu)
第79篇微博答疑小升初第80篇大恒最后一課
第81篇小升初何時努力何時停止
第82篇父親節(jié)的小雨
第83篇神測培訓
第84篇高考成績看小升初
第85篇B校少年班、早培班選才之道
第86篇T校選才之道
第87篇R校選才之道
第88篇百考成精第89篇五年級收官
第90篇赤日炎炎斗海淀第91篇小雨中的神測
第92篇大雨之后的神測結(jié)果
第93篇彎曲小路通幽處
第94篇暑天砸門入校園
第95篇夏令營、機構(gòu)、坑班撞車了
第96篇全城總動員
第97篇R校發(fā)令.金坑搖旗
第98篇判斷小升初商業(yè)培訓機構(gòu)七法
第99篇應試教育的沃土
第100篇三劍客依次落聽
第101篇一對一.沒最貴只有更貴
第102篇R素的面試
第103篇你的目標客觀嗎
第104篇點招考試
第105篇考試日的故事
第106篇點招考試
第107篇全力以赴
第108篇機構(gòu)杯賽的意義
第109篇萬萬的信件
第110篇QQ群家長會
第111篇淡定為王
第112篇小升初教育QQ群
第113篇機構(gòu)開始價格戰(zhàn).買一送一
第114篇上課也是馬拉松
第115篇語文的春天來嗎?
第116篇小升初的公益講座
第117篇陽光有風
第118篇不信天然牛
第119篇出路何在
跋——我們拿孩子和時間競爭
編后記那些年,我們一起小升初
北京初中學校的格局
北京的名校,首當其沖為海淀的幾大附中。作為依托全國知名大學的附屬中學,其地位是左右逢源的,有著近乎壟斷的地緣和政策優(yōu)勢。
其中最為知名的是R校,她囊括連續(xù)七年的北京市文理科高考狀元,風頭超過大學本校,甚至民間認為大學僅僅是R校的附屬大學,其牛氣逼人自然是眾矢之的。
而地處海淀上風上水的園明圓對面,T校所依附的大學是乃中國的頂尖學府,培養(yǎng)過很多國家領(lǐng)導人。因此T校并沒有把R校放在眼里,兩個學校的明爭暗斗是北京很多不可思議傳奇之源頭,戲稱為龍仁大戰(zhàn)。主要是他們各自依托的生源地不同。這兩個學校的pk是全方位的,通常他們所有招生活動都會撞車。甚至在一方有活動的時候,另外一方都要把自己的苗子“軟禁”起來,不能回家。
海淀還有4個學校,都各有自己的招生路數(shù)。比如D校,走的是自由主義的路數(shù),以不流水爭先的態(tài)度傲視京都。他們是從來不缺好學生的,尤其是偏文的學生,不公開的測試還要考國學,視奧數(shù)和英語為雕蟲小技。一般通過學;驒C構(gòu)推薦,筆試后還有讓孩子到大操場上跑步,以最后綜合成績論輸贏。極端例子里甚至有小胖蹲,400米從來不及格,問老師怎么辦,老師給的主意是往死里跑。于是小胖子拼命跑完全程,雖然沒有達標,最終還是錄取,因為體現(xiàn)了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可以用在學業(yè)上,此子堪大用。
還有P校,S校,瘦師傅。這是第一梯隊的,還有十余所第二梯隊的。每個學校還有影子部隊,不在序列卻如影相隨,說起來都是故事的。海淀名校多屬于“諸侯國”,有著相當多的自主性,這也是一個拍案驚奇的事情,你讀完了本書或者可以明白一二。
與海淀齊名的城區(qū)還有西城,西城也有至少有四大金剛。本書中分別以N校、B校、S校、ssd代稱。還有四小金剛。西城的重點中學都有貴族的淵源,因為在中國最高權(quán)力所在中南海最近的行政區(qū)域內(nèi),又在中國最有錢的銀行金融街區(qū),他們有著骨子里的低調(diào)的奢華,其內(nèi)幕往往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
海淀和西城的眾多名校都有著各自的粉絲群,經(jīng)常在各個教育論壇里打嘴仗,比誰是真正老大。如此口舌之爭絕對屬于北京特有的風景,意外成就了中國最火的小升初教育論壇。這就是經(jīng)久不息的海西大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