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和示范規則》是來自歐盟成員國的所有法域的法學家歷經25年通力合作的結果,它承載了促進歐盟各國私法發展的殷殷希望。歐洲私法的統合是近十幾年來歐洲乃至全球學者關注的話題,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德國法系和法國法系、資本主義法系和社會主義法系在這里交匯、融合,展現著絕無僅有的獨特魅力,成為世界范圍內比較法研究的最新素材。尤其是通過《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和示范規則》,人們能看到各國私法之間的相似性和相互影響,以及這些法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被看作是全部歐洲文化遺產的區域性表現。《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和示范規則》為歐洲私法理念提供一個新的基礎,增進相互理解并促進對歐洲私法的集體研究。它將對歐盟各國的內國法和共同體法以及歐盟之外的法制改革項目產生深遠的影響。《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歐洲私法的原則、定義和示范規則》英文版自2009年10月出版以來,已經被翻譯成6種文字。
高圣平,湖北省仙桃市人,中國致公黨黨員,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1993—1996年)、民商法學博士(1999—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2002—2004年)。具有律師(1992年)、經濟師(金融)(1997年)、國際商務師(1997年)、企業法律顧問(1998年)資格。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人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和講授課程有民商法、MBA商法、物權法、債與合同法、擔保法、公司法、房地產法、土地法和物業管理法;出版有《擔保法論》、《動產擔保交易制度比較研究》、《物權法與擔保法:對比分析與適用》、《中國土地法制的現代化》、《新公司法與國企改制》、《擔保法新問題與判解研究》、《動產抵押制度研究》、《保證合同重點疑點難點問題判解研究》、《動產抵押登記制度研究》等多部專著;另出版有《美國統一商法典(第三卷)》、《土地法制改革》、《侵權法的統一:對他人造成的損害的責任》、《現代西方私法的演進》等多部譯著;于上述領域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十余項。
導論
學術貢獻者和資助者
原則
條文對照(導入)表
條文對照(導出)表
示范規則
第一卷 一般規定
第二卷 合同及其他法律行為
第三卷 債務及相應的債權
第四卷 有名合同及其權利與義務
第五卷 無因管理
第六卷 侵權責任
第七卷 不當得利
第八卷 動產所有權的取得與喪失
第九卷 動產擔保物權
第十卷 信托
附錄·定義
索引·詞匯表
譯后記
的要求進行談判,并對因違反本義務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①對于合同關系此后的階段,作了如下規定:
行為人履行債務、行使債權、就債務不履行尋求救濟或提出抗辯、行使解除合同債務或合同關系的權利,均有義務遵守誠實信用與公平交易原則。②
違反此義務并不自動產生損害賠償責任,但可以阻止一方當事人行使權利、信賴權利、尋求救濟或行使抗辯。《歐洲合同法指導原則》規定:“從合同的磋商談判到其所有條款均得以實現,各方當事人均有遵守誠實信用與公平交易原則的義務。”③該原則還就履行單獨規定了一項條款:“每一份合同必須依誠實信用原則履行。當事人僅在依合同訂立之目的時才能從合同權利和條款中獲益。”④將這些規定綜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歐洲合同法指導原則》的規定比《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要寬泛一些,但在實際效果上兩者是否有很大的差異,則可能還存在疑問。
《歐洲示范民法典草案》中的許多特殊規定,可以被認為是不允許人們依賴于其自身的非法、不誠實或不理性的行為的理念的具體化。比如,債權人所遭受的損失,如果通過采取合理措施本可以減少的,則債務人對此種損失不承擔責任。⑤又如,在采取某些可能損害對方當事人利益的措施之前,應給予合理的通知。而且,有些規則規定,僅在人們出于誠信時,才允許其依賴表面的狀況。⑥就可撤銷合同的規則而言,雖然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當事人脫離非基于真正的合同自由而訂立的合同,但也會產生一些附帶效果,即阻止對方當事人從欺詐⑦、強迫或威脅⑧等行為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