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季羨林先生談讀書、寫作和治學的文章,每篇都言之有物而不流于空泛。先生文章語言生動活潑、風趣幽默,使人在愉悅的閱讀體驗中,體悟先生苦樂自知的心境、具體而微的技巧和持之以恒的原則,潛移默化中汲取先生讀書治學之道。
季羨林先生一生作品洋洋灑灑,何止以千百萬計,著作等身,蔚為大觀。編者不拘先生著作之文體、短長,以六大主題(同書名)為線索,精選契合之文章,以其內(nèi)在邏輯和精神予以排列,輯之成書。由此,讀者可以看到一個達觀智慧的長者、一個悲歡喜樂的鄰人、一個廣結(jié)善緣的朋友、一個云游四海的旅人、一個熱愛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一個言傳身教的教書先生,每個維度均精彩紛呈!
季羨林,
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是一位蜚聲海內(nèi)外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被譽稱為“學界泰斗”。1934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shù)園地。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于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先生著作等身,翻譯了以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沙恭達羅》為代表的大量外國作品。先生精研學術(shù),學貫中西,“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并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碩果累累。先生文學造詣深厚,散文、隨筆、雜文、小說,諸種文體無不得心應(yīng)手、成就斐然;其作品語言行云流水,感情自然、真摯,深受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