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承續《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資本力量》的第二部著作,是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文化金融發展觀察讀本。
本書聚焦新發展階段,結合國家發展新戰略、經濟發展新形態、文化發展新局面,對新時期文化金融發展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觀察和解析。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六章內容、每章五篇共計三十講,其中三大部分分別為:第一部分大局勢與大視野,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及服務國家戰略為主題,分析了新時期文化金融發展路徑。第二部分技術變革與體系構建,以金融科技、數字化、體系要素等為主題,討論了文化金融變革問題。第三部分為產業服務與區域發展,這三部分內容關注了與文化金融服務相關的幾個重要產業領域和重要區域。
此外,本書還兼顧了文化金融發展中的宏觀和微觀問題,圍繞戰略、政策、技術、體系、產業、區域等關鍵詞搭建了文化金融發展觀察的架構,關注了一些業界比較關心的熱點話題,能夠為新時期文化金融研究和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書內容的時間跨度是2020年至今的三年,這三年是新發展階段起步的三年,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金融適應形勢,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而面向2035意味著什么,我們又該如何走向2035?本書從文化經濟和文化金融角度分析,兼顧了文化金融發展中的宏觀和微觀問題,圍繞戰略、政策、技術、體系、產業、區域等關鍵詞搭建了文化金融發展觀察的架構,并與作者2021年出版的《文化金融:通往文化世界的資本力量》一書有著承續的關系。
2020年是我國新發展階段的起步之年,本書內容所涵蓋內容正是新發展階段,本書內容較新,為讀者在新時期文化金融研究和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且市場同類型內容較少。
金巍,字子楓,文化經濟與產業金融觀察者。畢業于吉林大學,高級經濟師,智庫研究員,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金融研究所所長。2016年主持創立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并排任秘書長;2017年起擔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連續五年出版《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
第一部分 大局勢與大視野
第一章 大局勢:面向新發展階段與高質量發展
第1講 助力文化發展戰略 成就金融時代芳華
第2講 以金融創新助力十四五文化發展
第3講 以高水平文化金融服務 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4講 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與文化金融發展路徑解析
第5講 面向新發展階段的文化金融政策觀察
第二章 大視野:文化金融要服務國家戰略
第6講 以文化金融力量助力建成文化強國
第7講 發展文化金融 服務國家戰略
第8講 文化金融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基于供給、消費與文化貿易的簡析
第9講 以文化金融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第10講 在U40的思考:金融如何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第二部分 技術變革與體系構建
第三章 技術變革:數字時代與文化金融數字化
第11講 金融科技發展與文化金融體系重構
第12講 數字經濟背景下文化金融變革的兩條路徑
第13講 以產業數字金融模式推進文化金融服務創新
第14講 從數據要素到數字資產
第15講 文化金融與元宇宙:一個分析框架
第四章 體系構建:文化金融工具、機構、市場與基礎設施
第16講 金融創新加持文化產業
第17講 以公募REITs推動文旅發展躍上新臺階
第18講 把握北交所擴容機遇 推動文化企業上市
第19講 文化產權交易所與文化生產要素配置
第20講 打鐵還需自身硬:關于文化企業金融能力培育
第三部分 產業服務與區域發展
第五章 產業服務:文化產業金融服務的深化與擴展
第21講 服務數字文化產業 推動數字文化金融創新
第22講 數字文化產業投融資形勢及資本關注點分析
第23講 文旅融合發展政策、形態與金融服務
第24講 版權金融機制、政策與創新實踐簡析
第25講 文創金融:關注文化生產最活躍的部分
第六章 區域發展:文化金融的融入與賦能
第26講 發展區域文化金融 助力城市文化經濟
第27講 關于首都文化金融發展的三個議題
第28講 紫金山下的創新:南京文化金融發展觀察
第29講 深圳雙區建設背景下版權金融創新相關問題
第30講 擁抱藍色:大灣區藍色文旅產業與金融服務創新
附錄 全國文化金融相關大事記(200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