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對宇宙的探索,滿載人類對未知的綺夢。然而浩瀚星海并非坦途,每一步都潛藏著不確定的風險和對人類命運的考驗。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唐納德·戈德史密斯和馬丁·里斯認為,除了對近地軌道的探索,人類宇航員可能會逐漸被機器人取代,宇宙探索更可能在無人的情況下進行。
兩位作者結合數十年的研究經驗,深入分析了人類和機器人在太陽系探索的優勢及劣勢,對宇宙探索的未來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同時,本書還表達了對人類進化速度和恒星私有化的擔憂,人類應當對人工智能的能力極限保持警惕。
作者簡介
唐納德·戈德史密斯(Donald Goldsmith)
美國天文學家、科學作家,著有多部天文學科普作品,與尼爾·德格拉斯·泰森合著有《140億年宇宙演化全史》。他曾獲得美國天文學會頒發的天文學教育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s for Astronomy Education),以及太平洋天文學會頒發的天文學普及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Astronomy)。
馬丁·里斯(Martin Rees)
英國皇家天文學家,曾是劍橋大學天文學教授和天文學研究所所長。作為英國皇家學會的前任主席,他曾獲得許多獎項,包括鄧普頓獎(the Templeton Prize)和首屆弗里茨·茲威基獎(the Fritz Zwicky Prize)。他曾撰寫多部著作及數百篇研究論文,參與建立了劍橋大學生存風險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xistential Risk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譯者簡介
寧理
演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飾演數字生命研究所所長馬兆。影視代表作:《無證之罪》《沉默的真相》《對手》《愛情神話》《警察榮譽》《流浪地球2》《繁城之下》《問蒼茫》等。
審讀人簡介
茍利軍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教授,《中國國家天文》雜志執行總編,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2020年被授予中國航天科普大使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