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 序
國家安全是一國的基本利益乃至核心利益,事關中國和平發展大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今世界風云變幻,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國戰略博弈加劇,周邊安全形勢復雜,地緣政治熱點頻發,新舊安全觀相交迭,安全領域問題叢生,致使中國面臨日趨微妙嚴峻的國家安全局面。挑戰既來自外部尤其是部分大國和周邊國家的戰略性針對,關乎中國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的一貫主張及其實踐成效;也源于內部尤其是中國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進程中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互動作用及其管控績效,關乎中國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的現實需要和長遠大局。
國安才能國治,治國必先安邦。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指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形勢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時期新環境新要求下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要創造性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現代國家安全體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2020年2月,習近平在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面對內外部復雜微妙的國家安全形勢,必須以立體化、大戰略化、多層次化、跨時空化的新思維新視域,審視、把握決斷和處理國家安全事務。要始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長效性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扎實推動國家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為全面貫徹和深入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2019年3月,吉林大學成立由張希校長掛帥的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工作小組,親力部署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籌建工作。6月18日,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高校中為數不多以國家安全學為研究領域的實體機構,也是東北地區高校中首家研究國家安全學的實體機構。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以“立足全球視野,服務國家安全”為基本定位,以人才培養、宣傳教育、科學研究、決策咨詢為基本功能,以“國家安全戰略研究”“政治安全與發展研究”“國土安全研究”“經濟金融發展與安全研究”“網絡空間治理研究”“高邊疆探測與安全研究”“東北亞安全研究”等為特色研究領域,通過機制和體制創新,發揮學科綜合優勢,整合吉林大學優質資源而打造的跨學科實體研究機構。
堅持政治建院、戰略引領、教研為重、人才興院、創新強院、內涵發展是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的辦院宗旨。充分發揮吉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高水平學科匯集的綜合優勢,整合優質資源,探索有利于學科深度融合的運行模式,建設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探索面向國家安全領域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圍繞國家重大安全戰略問題,在關鍵領域和解決重大問題上充分發揮理論創新、戰略研究、政策建言、社會服務和輿論引領功能,建立開放、流動、合作的人才體系,形成高層次人才團隊,構成了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的發展目標。
由此,“吉林大學國家安全研究叢書”應運而生。叢書聚焦于國家安全領域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切合新時代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和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的方針主張,圍繞熱點議題、重點議題和難點議題展開針對性研究,注重思想性挖掘、戰略性開拓、對策性思考和方法論探討。旨在進一步提高國家發展與安全相關問題方向的研究能力,吸引更多科研力量向相關研究領域匯聚,形成一批具有理論性和方法性、政策性和現實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高質量、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國家發展與安全領域決策和政策實施提供智力支持與參考。
叢書的籌劃與出版是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研究院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成果。我們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為新時期堅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動和繁榮國家安全學科建設、為維護和增進國家安全建言獻策,做出學術界應有的貢獻和努力。同時,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匯聚和培養一支有志于穩定從事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科建設的學術隊伍,更期待在冉冉興起的國家安全學科建設中形成吉大優勢和吉大特色。
肖 晞
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
2020年5月
第一部分 中國外交的理論與戰略
第一章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框架
第二章 傳統“和”文化與中國外交
第三章 中國和平發展道路:文化基礎、戰略取向與實踐意義
第四章 國際秩序變革與中國路徑研究
第五章 當代中國外交教學的缺失與啟示
第二部分 國家安全的戰略思考
第六章 國際關系主流理論范式中的安全合作模式
第七章 沖突與戰爭的根源:三種主流國際戰爭觀的分歧及其比較
第八章 安全的獲得與維持: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對安全問題的思索
第九章 加強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若干思考
第三部分 東亞博弈與戰略布局
第十章 冷戰后東亞秩序的轉型與中美兩國的東亞戰略
第十一章 中俄新型國家關系的現狀與前景
第十二章 地緣政治視角下的中日關系
第十三章 日本戰略趨向與中國的應對
第四部分 東北亞安全合作的達成
第十四章 多元博弈情勢下的制度供給:東北亞安全合作的一種可能性分析
第十五章 東北亞非傳統安全:問題領域及合作模式
第十六章 東北亞安全合作的若干思考
第十七章 東北亞安全走向與中國戰略調整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