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改革》是親歷我國改革開放40年、成功打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宋志平的訪談集。收錄33篇訪談實錄。在本書中,宋志平與幾十位媒體人、專家學者縱論改革,在真誠的對話溝通和精彩的思想碰撞中,全面呈現了一位國有企業家在40年改革進程中的不懈探索與深刻思考。
本書源于實踐,內容詳實,生動可讀,有深度,有銳度,有溫度。書中以生動的講述還原了國企在改革中涅槃重生的艱辛歷程,以創新的理念回應了國有經濟與市場接軌、發展混合所有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改革難題,以真實的例證破解了國企壟斷、旱澇保收、大而不強等諸多迷思。書中所呈現的央企市營、國民共進、建立共享機制等一系列實證經驗,以及整合優化、以人為中心、包容性經營等全新經營理念,為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國有企業改革也進行了40年,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中國采取的是漸進式改革,至今改革還沒有到位。其中,國有企業的進一步改革仍是牽動全局的一個核心問題。
溫故而知新。如果回到原點看一看國有企業為什么要改革、改革的基本命題是什么,也許能幫助我們加深對黨多年來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理論政策的理解。
1992年春,鄧小平南方談話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們的“計劃與市場”“姓資與姓社”的糾結,全黨實現了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四大確立了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項影響長遠、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戰略抉擇。與之相對應,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命題就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放開搞活,轉向公有制、國有經濟能不能與市場經濟相融合,在公有制、國有經濟的范疇能不能構造出千萬個獨立的市場主體,保障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到基礎性作用。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與之后黨和國家涉及經濟體制改革的幾乎所有重要文件都有針對破解如上難題的理論和政策突破。
梳理黨和國家這些重要文件,可以看出破解這一難題主要圍繞三個要點:第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第二,調整國有經濟的結構和功能,實現政企分開;第三,改革國有資產實現形式,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這三個要點相互關聯,但進展參差不齊。總體上看,改革至今還未到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管資本為主、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等,在國有企業改革的理論政策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在紀念改革開放40年之際,認真總結國企改革的成就,理性評估改革發展的態勢,結合實際正確理解和執行十八屆三中全會理論政策的新突破,有望最終解決公有制、國有經濟與市場化配置資源相融合的歷史難題,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設定的改革目標。
我與宋志平相識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40年來,他始終扎根國有企業,是國企改革全過程的參與者、實踐者和探索者。《問道改革》這本訪談集涵蓋了他多年對國企改革的深入思索,記載了豐富的改革案例和對進一步改革的建議,為我們提供了一位國企改革實踐者的真知灼見。
早在20多年前,他擔任大型企業的廠長時就創新內部管理、力推國企的轉機建制,帶領企業適應市場、走向市場,并在具備條件時改制上市,煥發出了生機和活力。進入21世紀后,他先后擔任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董事長,其中有5年時間同時出任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兩家央企的董事長。他大力推進市場化轉型、結構重組,同時把兩家央企集團帶入世界500強。可以說,宋志平是一位國有企業改革成功的實踐者,是40年來千萬個國有企業改革者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一員闖將。
宋志平深知傳統國企的弊病,也深知國企發展的動力在于改革。在長期的企業實踐中,他從市場的角度看國企,從改革全局看企業的改革,堅持以改革求發展。他注意學習與研究黨和國家的相關政策,結合企業實際組織推進了所在企業的“央企市營”、混合所有制、共享機制等重大改革試點。有人說他是國企改革的探路者、鋪路石,這個評價是中肯的。
難能可貴的是,在承受巨大工作壓力的同時,他勤于思考、勇于創新,承擔了多項改革試點和課題研究,筆耕不輟。他在實踐中進行思考,在深思熟慮中推進改革,在企業的市場化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以及產權多元化、公司制改制、治理結構現代化等方面有著深入思考與成功探索。文集中許多觀點來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被檢驗和修正,因而其提出的一些見解就顯得十分珍貴。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他進一步把國有企業市場化與國有資產資本化看作國企改革的兩件大事。在改革思路上有了新的飛躍。一方面,借由混合所有制改革抽絲剝繭,觸及國資改革的深層次問題;另一方面,奔著問題縱深推進改革,圍繞機制革命、職業經理人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等重點難點逐一破題,切中要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鑒往知來。《問道改革》是來自國企改革成功實踐者的著述,既有思想的高度又接地氣,是企業管理者和研究企業的專家學者值得一讀的好書。
希望有更多改革者再接再厲,為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貢獻力量!
陳清泰
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2018年9月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現任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世界水泥協會創始主席,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宋志平是黨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獲得“中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改革紀念章”“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全球華人經濟領袖”“《財富》CEO終生成就獎”等殊榮。
宋志平是伴隨我過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家,40年來始終奮戰在國企改革的前沿,創造了大量鮮活實用的改革經驗,被譽為“國企改革的先行者”。他曾同時出任中國建材集團和國藥集團董事長,并帶領兩家企業雙雙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他開創并成功實踐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業”等改革創新模式,被企業界推崇為“宋志平模式”。他先后推動8家央企重組,混合近千家民企,創造性地提出“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公式,被公認為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在水泥領域大規模重組整合的實踐與經驗榮獲GJJ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并被寫入哈佛商學院案例。以混合所有制推進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榮獲第六屆管科學獎(實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