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才,往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教育的過程,與成長的過程,其實是同步的。人的發展需要遵循一定的發展規律,違背了人的成長規律,付出的代價也許是一個人一生的幸福與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慢慢長大的,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耐心等待,他也會長成*好的天使。
本書主要內容為論述教育原理,并帶有可操作的方案,適合家長及中小學校的校長、教師閱讀。
教育即成長
著名學者、教育專家、暢銷書作者林格點評推薦
人才,往往不是“教”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
家長及中小學校的校長、教師必讀
從這里出發,我們一同尋找教育的終極意義
生命是教育的邏輯起點,而成長是生命存在的價值、教育的價值,亦是教育的終極意義,因此,教育即成長。教育應當尊重人的生命的原有基礎及其成長規律,為每一個人的生命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機會和可能。
楊彥祥校長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與學校同仁一道,在教育專家的協助下,逐步梳理、提煉出了一套完整的成長教育體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引導讀者走向教育的深處,實現價值引領。
——林格(著名學者、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
楊彥祥,深圳市觀瀾中心小學校長、高級教師。組織多項國家、省、市教育科研課題,科研成果獲**級三等獎、廣東省一等獎。在**級核心報刊發表多篇文章,并在《中國教育報》主持全國班主任工作論壇。主編出版《學會學習理論與方法》《走向學會學習之路》等專著。曾獲“全國教育創新人物”提名,被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榮獲“深圳市龍華新區教育系統突出貢獻獎”以及“深圳市寶安區名校長”稱號。
第一部分·成長教育的內涵闡釋
一、我們為夢想而來 2
(一) 使命與力量與生俱來 2
(二) 夢想從來無關大小 5
(三) 更好的我走向更遠方 8
二、我們為夢想奮力 13
(一) 力量的潛滋暗長 13
(二)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18
(三) 春苗茁長,歡喜安寧 20
三、我們行走在通往殿堂的路上 23
(一) 生命的本質是成長 23
(二) 成長是美妙無比的事情 26
(三) 成長聚焦點:自主和自律 30
(四) 成長的內力與外引 35
四、我們尋找教育的終極意義 42
(一) 教育本質的哲學思考 42
(二) 自由自然與教育滋養 48
(三) 成長教育的內涵總釋 52
第二部分·成長教育的六大法則
一、向上法則——發掘內在渴望 56
(一) 解釋 56
(二) 案例與啟示 57
(三) 操作要點 63
二、幫助法則——有所為有所不為 68
(一) 解釋 68
(二) 案例與啟示 69
(三) 操作要點 80
三、順導法則——順其勢而利導之 89
(一) 解釋 89
(二) 案例與啟示 90
(三) 操作要點 95
四、能量法則——心靈感染心靈 99
(一) 解釋 99
(二) 案例與啟示 100
(三) 操作要點 105
五、增值法則——生命次第充盈 111
(一) 解釋 111
(二) 案例與啟示 112
(三) 操作要點 120
六、尊重法則——靜待種子發芽 124
(一) 解釋 124
(二) 案例與啟示 125
(三) 操作要點 139
第三部分·成長教育的實踐體系
一、學校文化建設 144
(一) 學校文化的內涵及意義 144
(二) 學校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149
(三) 案例賞析:深圳市觀瀾中心小學 —— 一所具有獨特品質的學校 152
二、構建成長課堂 160
(一) 成長課堂的學生觀 160
(二) 成長課堂的內涵與文化特征 161
(三) 構建成長課堂的四個關鍵點 163
(四) 構建成長課堂的五個“不要” 165
(五) 成長課堂的基本實踐途徑 167
(六) 成長課堂的評價 168
(七) 案例賞析 170
三、成長德育 180
(一) 成長德育的核心思想:涵泳 180
(二) 成長德育的基本方法:梯進 182
(三) 成長德育的根本目的:健全人格 183
(四) 成長德育的評價方法 186
(五) 案例賞析:深圳市觀瀾中心小學構建特色成長德育 187
四、成長教育科研 196
(一) 成長教育科研的總目標 196
(二) 成長教育科研的內涵、特點及價值 196
(三) 成長教育科研的探索與實踐 199
(四) 案例賞析:深圳市觀瀾中心小學——走在成長教育科研的道路上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