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兩山”理論的指導下,中國的現代生態農業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本書回顧了生態農業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分析了新時代生態農業發展的需求,提出了現代生態農業的概念內涵、特征標準與典型模式。本書重點分析了不同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狀況、發展方向與實現路徑,并全面評估了生態農業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昀后提出了生態農業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發展的保障措施。
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 國際可持續農業的興起1
1.2 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2
1.3 中國生態農業的主要成就與存在的問題3
1.4 新時期中國生態農業的機遇與展望4
第2章 生態農業國內外發展趨勢7
2.1 國外生態農業發展趨勢7
2.1.1 國外生態農業的發展歷程7
2.1.2 國外生態農業的模式與經驗12
2.2 國內生態農業發展探索19
2.2.1 國內生態農業的發展歷程19
2.2.2 國內生態農業的發展態勢24
2.3 新時代生態農業發展需求32
2.3.1 農業資源環境問題32
2.3.2 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變化趨勢40
2.3.3 農業發展趨勢與需求分析52
第3章 現代生態農業的概念與特征54
3.1 概念與內涵54
3.1.1 國際上生態農業的相關論述54
3.1.2 我國生態農業的相關論述55
3.1.3 現代生態農業的概念與內涵57
3.2 特征與標準58
3.2.1 現代生態農業的基本特征58
3.2.2 現代生態農業的標準體系61
3.3 典型模式66
3.3.1 復合種植型生態農業67
3.3.2 生態林業與林下經濟75
3.3.3 淡水生態農業84
3.3.4 海洋生態牧場92
3.3.5 休閑生態農業96
第4章 不同區域生態農業102
4.1 糧食主產區生態農業102
4.1.1 代表性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102
4.1.2 代表性地區的生態農業現狀103
4.1.3 未來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模式選擇103
4.2 山地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105
4.2.1 代表性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105
4.2.2 代表性地區的生態農業現狀106
4.2.3 未來山地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模式選擇107
4.3 旱地節水型生態農業108
4.3.1 代表性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108
4.3.2 代表性地區的生態農業現狀109
4.3.3 未來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模式選擇109
4.4 濕地保護型生態農業110
4.4.1 代表性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110
4.4.2 代表性地區的生態農業現狀111
4.4.3 未來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模式選擇112
4.5 高原生態保護區生態農業113
4.5.1 代表性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113
4.5.2 代表性地區的生態農業現狀113
4.5.3 未來高原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與模式選擇115
第5章 現代生態農業的實現路徑116
5.1 種養結合技術117
5.1.1 種養結合技術的產生背景117
5.1.2 種養結合技術的現狀、成效與問題118
5.1.3 種養結合技術的發展趨勢124
5.2 綠色生產技術125
5.2.1 綠色生產技術的產生背景125
5.2.2 綠色生產技術的現狀、成效與問題126
5.2.3 綠色生產技術的發展趨勢138
第6章 現代生態農業的價值特征140
6.1 現代生態農業的經濟價值140
6.1.1 生態農業經濟價值評估140
6.1.2 生態農業與現代農業經濟價值比較141
6.1.3 生態農業經濟價值影響因素143
6.2 現代生態農業的生態價值144
6.2.1 生態價值144
6.2.2 生態農業的生態價值評估147
6.2.3 生態農業系統與現代農業系統生態價值比較154
6.2.4 生態農業生態價值影響機制157
6.3 現代生態農業的社會價值159
6.3.1 生態農業與農民就業159
6.3.2 生態農業與女性參與161
6.3.3 生態農業與鄉村治理164
6.3.4 生態農業與脫貧攻堅166
6.4 現代生態農業的文化價值168
6.4.1 文化價值168
6.4.2 生態農業的文化價值170
6.4.3 生態農業的文化價值評估177
第7章 現代生態農業的保障措施180
7.1 以生態補償為核心的經濟激勵保障180
7.1.1 建立多元長效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180
7.1.2 建立財政引領的補貼和融資機制181
7.1.3 完善生態農業發展的風險管控機制182
7.2 以提升系統為目標的科學技術保障185
7.2.1 推動多元主體參與科技創新和推廣185
7.2.2 強化基礎設施與信息化建設力度187
7.2.3 優化產業標準化科學評估與認證188
7.3 以匹配供需為目標的社會組織保障190
7.3.1 建立多方合作的產業化管理體系190
7.3.2 完善社會化服務與信息保障體系191
7.4 以育才賦能為宗旨的內外人才保障193
7.4.1 加強生態農業科技人才建設193
7.4.2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群體建設194
第8章 展望196
參考文獻200
索引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