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愿做報春鳥
——《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總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李慎明
《居安思危·世界社會主義小叢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奉獻給廣大讀者的一套普及科學社會主義常識的理論讀物,也是我們集中院內外相關專家學者長期研究、精心撰寫的一套嚴肅的理論著作。
為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每冊書的字數一般限定在4萬字左右。這樣的篇幅,有助于讀者在工作之余或旅行途中一次看完。從2012年7月開始,在10年內,這套小叢書爭取推出100冊左右。
這是一套“小”叢書,涉及的卻是國內外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主要介紹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及重要觀點的創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領袖人物(其中包括反面角色)、各主要國家共產黨當今理論實踐及發展趨勢等,兼以回答人們心頭常常涌現的相關疑難問題,并以反映國外當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為主,兼顧我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
從一定意義上講,理論普及讀物更難撰寫。圍繞科學社會主義特別是世界社會主義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在有限的篇幅內,把立論、論據和論證過程等,用通俗、清新、生動的語言將事物本質與規律講清楚,做到吸引人、說服人,實非易事。這無疑是對專業理論工作者的一個挑戰。然而,我們愿意為此作出努力。
目前這場正在深化的國際金融危機的總根源,是東歐劇變和蘇聯亡黨亡國之后全球范圍內貧富兩極的急遽分化。國際金融危機已經整整10個年頭。但在筆者看來,再過8年、10年,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也仍然揮之不去。主要是因為以“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的高科技革命和新的生產工具的誕生與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全球范圍內的社會生產力,但同時也加劇了全球范圍內的財富占有和收入分配的貧富兩極分化。正如馬克思所強調的:在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的一切進步,或者換句話說,社會生產力(也可以說勞動本身的生產力)的任何增長,——例如科學、發明、勞動的分工和結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場的開辟、機器等等,——都不會使工人致富,而只會使資本致富”[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頁。]。這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之內,從總體和本質上說,資本愈是富有,廣大勞動群眾則必然愈是貧窮;廣大勞動群眾愈是貧窮,社會的有效需求則必然愈加減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必然使全球范圍內廣大民眾愈加貧窮,社會的相對需求急遽減少。我們還可以作出這樣的預言:在未來二三十年內,在全球范圍內,大量的智能機器人會更多地擠占現有的人工工作崗位,無人工廠會如雨后春筍般地在世界各地涌現。這一進程,可能比我們常人所想象的要快得多;其覆蓋面,可能比我們常人想象的要更為廣闊。試想,資本家都不雇傭工人了,普通百姓都沒有工資了,誰來購買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呢?各壟斷資本集團之間追尋高額利潤的殘酷競爭——引發新的高新科技發展特別是智能機器人的普及——導致新的工人大量失業——社會相對需求減少——引發更多工廠破產和工人失業——加劇減少新的社會相對需求——進一步觸發新的工廠破產,這一邏輯必然會形成一輪又一輪的惡性循環,不斷加劇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本質上就是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價值觀的全面危機,是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即生產社會化乃至生產全球化與現存的生產關系即生產資料被極少數人占有這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一次總爆發。歷史已經反復證明,這一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框架內根本無法解決。隨著這一矛盾的不斷發展和深化,可以斷言,更大的金融災難必將在緊隨其后的一些年內接連爆發。
憑欄靜聽瀟瀟雨,世界人民有所思。這場危機推動著世界各國、各界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通民眾進一步深入思考。可以說,又一輪人類思想大解放的春風已經起于青之末。然而,春天往往會有“倒春寒”,在特定的條件下,人類社會也有可能還會遇到新的更大災難,世界社會主義還有可能步入新的更大的低谷。但我們堅信,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世界社會主義在21世紀中葉前后,極有可能又是一個無比燦爛的春天。我們這套小叢書,愿做這個春天的報春鳥。
“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目前,中國各族人民正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沉著、堅定地邁向無比美好的春天。我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
現在,各出版發行企業都在市場經濟中弄潮,出版社不賺錢就不能生存,但我們希望這套小叢書每冊定價要適度,相關方面在獲取適當的利潤后,讓利于普通民眾,讓普通民眾買得起、讀得起。買的人多了,發行量大了,就會產生規模效益。
敬希社會各界對這套叢書進行批評指導,同時也真誠期待有關專家學者和從事實際工作的各級領導及各方面的人士,積極為我們撰稿、投稿。我們選取稿件的標準,就是符合本叢書要求的題材、質量、風格及字數。
2018年5月5日
侯惠勤
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會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委員、國家出版基金評委、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評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講席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出版《侯惠勤自選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批判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論》等學術著作11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作為首庫專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大委托課題六項。
前??言
第一章??馬克思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
一、一個能夠科學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徹底的唯物主義
二、一個能夠破解時代之謎的鑰匙:闡發時代精神,引領時代潮流
三、一支能夠實踐偉大思想的隊伍:現代無產階級及其政黨
第二章??對馬克思哲學變革成果的堅守與推進
一、馬克思哲學變革創立的是“新唯物主義”
二、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哲學的主要特征
三、堅持新唯物主義必須堅持哲學的基本問題
四、否定哲學基本問題必然引發重大的理論失誤
五、堅持人民為本的歷史價值觀
六、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人學觀點
第三章??哲學與意識形態領導權
一、馬克思新唯物主義是以共產黨領導為本質特征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哲學基礎
二、以實踐本體論為突破口向個人主義轉向必將危及黨的領導地位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堅持共產黨領導上的哲學貢獻
第四章??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與改造世界觀
一、哲學世界觀的斗爭與真假馬克思主義
二、世界觀的改造與我國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三、把實踐和認識論加以切割是“去唯物論”的哲學路徑
四、世界觀的轉變是個根本的轉變
一、哲學世界觀的斗爭與真假馬克思主義
二、世界觀的改造與我國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三、把實踐和認識論加以切割是“去唯物論”的哲學路徑
四、世界觀的轉變是個根本的轉變
結??語??偉大思想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