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色文化產業賦能云貴川、甘肅、陜西等西部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過程中,新聞傳播起著其他社會力量無法取代的協同創新作用。本書從分析新聞傳播學界、教育界、業界的產-學-研-用作用入手,揭示了新聞傳播如何助力西部七個省區在特色文化產業賦能下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無縫對接。書中的觀點與大量案例可以給廣大西部地區的文化產業從業者、基層干部與相關職能部門提供參考借鑒。
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的無縫銜接,而鄉村振興正是實現中國廣大農牧區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而特色文化產業能有效推動西部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實現各民族共同富裕、共赴中國式現代化。
本書的研究緣起于2014年3月5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的《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涉及川、黔、滇、藏、陜、甘、青七個省份,核心區域內居住的少數民族人口超過760萬,覆蓋面積超過68萬平方千米。該規劃期限為20142020年,其中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在20172020年間讓文化產業在這一走廊區域內普遍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隨著規劃出臺,從各種角度、各種路徑、各個學科層面出發思考如何促進西部文化產業走廊發展的研究日漸增多,那么,新聞傳播界對該走廊的發展到底能起到哪些重要作用?筆者和課題團隊得以立項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聞傳播對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協同創新作用研究》就是在這樣的研究背景下形成的一系列思考與探索。
由于這個課題牽涉面眾多,所以研究時間跨越了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兩個階段,而等到課題終于得以順利結項打算出版的時候,已經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了。
筆者當初的課題研究出發點是如何通過特色文化產業去推動西部地區的脫貧攻堅與發展:西部許多地區都處在南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上,其發展能順利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西部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正是為了給西部欠發達地區脫貧攻堅找到新出路,而西部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必會為鑄牢這個區域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鋪墊。
當2020年年底全國脫貧攻堅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時代隨即來臨,西部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更是為鄉村振興賦予了新的內涵,筆者隨之繼續對特色文化產業如何助力西部地區的鄉村振興進行研究。而當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后,筆者得以進一步思考西部文化產業的發展對于當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遠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描繪了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藍圖: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首先要通過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來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在逐漸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再逐步推進鄉村的全面振興。
從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來看,文化產業歷來是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夠通過文化創意來增加許多就業崗位、拓寬人們增收致富的渠道。文化產業包容性強,能夠與地方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有機融合,形成當地的特色文化產業,各地都可以借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名片。
文化產業歷來被世界各國譽為朝陽產業、低能耗而高附加值的綠色產業,文化產業的快速優質發展對于當前的中國來說是一件需要普遍推進的工作,而西部特色文化產業的發展是全國文化產業大發展一盤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大且整體欠發達的中國西部區域內大力推進文化產業對于補上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有著重要意義,對中國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到2035年能基本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是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俞運宏,博士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原為西南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于2022年4月調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任教。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jiaoyu部社科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專項基金項目與四川省教育廳項目,均已順利結項,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
本人主持的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新聞傳播對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協同創新作用研究》》于2022年6月才順利結項,這項課題的調研涉及西部文化產業走廊所覆蓋的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西藏、青海七個省區,關涉面眾多。該課題的兩個結項成果,一為專著《新聞傳播對西部文化產業的協同創新作用研究》,二為專題研究論文集《新聞傳播對西部文化產業走廊的協同創新作用若干思考》。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
第二節 西部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學理辨析
第一節 研究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產業
二、協同創新
三、協同創新傳播
第三節 文獻綜述
一、協同創新研究
二、發展傳播學研究
三、整合營銷傳播研究
第三章 知識協同視角下的新聞傳播界作用分析
第一節 新聞傳播學界的作用分析
一、社會化階段
二、外部化階段
三、聯合化階段
四、內部化階段
第二節 新聞傳播教育界的協同創新傳播作用分析
一、西部高校新聞學子的知識轉換活動分析
二、 他山之石產-學-研-用典型個案的分析與思考
三、總結思考
第四章 新聞傳播業界的核心層傳統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第一節 傳統主流媒體的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步驟
三、 中央級紙媒協同創新傳播作用分析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為例
四、歸納總結
五、結論
第二節 新媒體的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一、門戶網站
二、微博話題分析
三、微信公眾號
四、小結
第五章 新聞傳播業界的關聯層副刊和影視(影像)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第一節 副刊的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一、副刊的作用
二、文本分析
三、八篇副刊報道的共性與個性
四、延伸思考
第二節 影視劇的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一、符號學視角分析
二、主題框架分析
第六章 新聞傳播業界的外圍層其他文化傳播實體協同創新傳播作用
第一節 學理分析
第二節 該走廊區域特色民族文化餐飲的品牌傳播
一、彝族餐飲品牌代表阿斯牛牛
二、藏餐典型個案思金拉措莊園藏餐
第三節 該走廊區域內的羌繡與藏繡企業
一、羌繡企業
二、藏繡企業
第四節 該走廊區域內的藏藥傳播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新聞傳播三界協同創新傳播作用思考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協同創新的成功案例
一、案例一:網紅縣長如何助力安化黑茶產業化
二、案例二:公司與高校新聞專業的產學研合作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問題與展望
一、未來展望
二、西部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某些問題
三、本研究面臨的困難與不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