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養寵物的歷史可以說和人類的文明史一樣悠久。
在古埃及文明中,寵物就已經出現。近現代考古發現,古埃及的寵物貓和寵物犬受到了極高的禮遇。貓戴著金耳環,犬戴著銀項鏈,殺死犬或貓被視為嚴重的罪行。寵物的離世會引來主人的深切哀悼,甚至有人會將離世的寵物制成木乃伊,以確保它們在來世中的地位。這表明在古埃及,寵物不僅是家庭的一部分,還被視為神圣的存在。
在古巴比倫文明中,人們對寵物同樣敬畏。例如,被犬尿濺到被認為是一種預兆。這反映了寵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人們對它們行為的解讀。
同樣,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寵物也是史書中的常客。先秦時期的衛國國君衛懿公喜愛鶴,甚至為鶴建造豪華的住所,并封賞官階。魯國大夫臧文仲喜愛烏龜,為其建造了豪宅。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喜愛鵝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到了唐代,小型觀賞犬成為?廷貴婦的寵物。而在宋代,飼養寵物犬的習慣已經從貴族擴大到富有的平民。這表明飼養寵物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三大文明古國悠長的歷史都伴隨著寵物的身影,養寵物不僅是人們休閑娛樂的方式,也是人們社會地位和文化品位的象征,是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下精神文明進步的表現之一。
古今中外,人們養寵物無非有這三個目的:其一,寵物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伴侶和情感寄托;其二,在特定的文明里,寵物是貴族階級財富、身份的象征,甚至可作為各國邦交的禮物;其三,寵物還是文學藝術的題材和載體,給文學家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
養寵物目的的多樣性,造就了寵物市場的多元化。宋代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了開封府大相國寺每月開放的寵物市場出售各種鳥、貓、犬等寵物,以及貓糧、犬糧等寵物用品,寵物經濟已初具雛形。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邁過一萬美元大關,近年來伴侶動物即俗稱的寵物,已經全面融入人們的生活和國家經濟發展,成為家庭成員和生活伴侶,養寵物成為城鄉廣大居民的精神消費和健康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快速形成一個產業鏈條長、關聯產業多、就業人數多、經濟和社會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產業,成為我國城鄉經濟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年底我國養寵家庭數已經超過1億,寵物貓犬的保有量超過2億只,寵物產業的總體經濟規模已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2013~2023 年,我國寵物市場經濟規模年增長速度平均在10.0%以上,過去5年我國寵物經濟規模由1000億元快速攀升至3000億元,已進入數量擴張的快速發展期。
寵物產業作為新業態、新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為我國現代農業新經濟體系建設增添了新內涵和新領域,是推進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業升級換代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有效拉動內需消費、擴大城鄉居民就業的新著力點,是保持城鄉經濟長期健康高速發展的新生力量,也是我國新時代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的新陣地,更是六穩六保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速城鄉經濟要素融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建立內循環經濟體系、促進社會全面高質量和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專家預測,我國寵物市場在未來30年內將有望成長為逾7萬億元人民幣的支柱產業之一。
寵物營養學科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滿足寵物的營養需求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素之一。本書將立足養寵人群對于寵物營養和喂養的關注,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分析寵物的營養需求,系統總結寵物常見健康問題及解決方案,分析寵物營養領域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為養寵人群和寵物營養行業從業者提供科學、實用的喂養指導。
中國營養學會伴侶動物營養與食品分會
2024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