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有機體,動植物在任何極端的氣候和環境中都能存活并生長下來。海底的火山噴泉里,密集多樣的生物群落在黑暗中繁衍生息;紅樹林中的彈涂魚,成功過上一半水中一半地面的生活;貓頭鷹在極北之地的定居過程中,長出了更厚更白的羽毛;藻類和真菌在高山之巔結成共生體親密依存……無論在冰蓋和苔原,還是在沙漠、深海和火山口處,單一物種乃至整個群落都能最終適應并充分為己所用。在《生生不息的地球》一書中,享譽世界的大衛·愛登堡爵士以敏銳的眼光、持續的好奇心和富有感染力的熱情,向我們展現了棲息于12個典型地域中繽紛復雜的生命及其對生境的適應性。從孤寂的喜馬拉雅山巔到極寒的冰原地帶,再到我們身處的城市環境中,動物和植物都能擇地生息。幾乎每一個微小的生態位都存在適應它的特定物種。相似的環境導致相似的適應,不同的地域也孕育出迥然不同的生命。物種和生境不斷變化又彼此適應,展現出地球的活力、演化的奇觀。在此次推出的全新版本中,大衛·愛登堡與動物學家馬修·科布聯手,增加了近些年來至為重要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發現,補充了百余幅罕見的攝影照片,并關懷甚切地探討了我們這顆星球如今面臨的緊迫問題:氣候變化、環境破壞和物種大規模滅絕。
大衛·愛登堡“生命三部曲”系列,同名自然紀錄片劃時代作品。探索40億年來動植物群落與生態環境之間如何相互適應,直擊地球有機體的演化奇觀。
大衛·愛登堡爵士是杰出的自然博物學家,被譽為“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策劃、撰稿并主持了著名自然紀錄片《生命三部曲》和《生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