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早期德國浪漫主義背后的哲學思想——認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以及政治學——并展示它與這一期間的文學、文藝批評以及美學的相關性。浪漫主義時期的文學、文藝批評以及美學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同時期的形而上學、認識論以及倫理學等哲學問題卻遭了普遍的忽視。然而,前者只有通過后者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因此,針對主流學界將浪漫主義運動看作一場文藝學意義上的美學運動,拜澤爾強調浪漫主義運動中倫理學和政治學的優先性和主導性地位。另一方面,針對流行的后現代解釋方法,拜澤爾采用的是傳統的解釋學和歷史學的方法——這是浪漫派本身所實踐和捍衛的方法。借此,拜澤爾將試圖從浪漫派內部,依據其自身的理念、目的及其歷史文本來對之做出解釋。
拜澤爾,美國敘拉古大學的哲學教授,著有《浪漫的律令:早期德意志浪漫主義觀念》《德國浪漫主義與黑格爾》《黑格爾劍橋指南》。
譯序
前言
導論 浪漫主義今昔
第一章 “浪漫詩”的涵義
第二章 早期德意志浪漫主義:特性描述
第三章 早期浪漫主義與啟蒙運動
第四章 早期浪漫派與柏拉圖主義傳統
第五章 藝術的主權
第六章 早期德意志浪漫主義中的教化概念
第七章 小施勒格爾:神秘的浪漫派
第八章 浪漫派形而上學的悖論
第九章 康德與自然哲學家
第十章 早期浪漫派的宗教與政治
附錄 浪漫主義與唯心主義
文獻縮寫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