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自1958年誕生至今,已走過六十多年歷史。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電視事業從無到有,逐漸確立起這一主流大眾媒介的強勢面貌。長期以來,電視的文化形塑著人們對社會的想象與認知,也生成了深入生活世界的文化機制,對于整合當代生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理解中國電視,并不僅僅是對其作為一種主流傳播工具的審視,更是對使用并且依賴這一媒介的社會群體及其結構秩序、文化表達的認識。本書采用新文化史的闡釋框架,通過生活方式研究的視角,以“看電視”建構大眾生活方式這一核心線索,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視四十年發展歷程展開文化史考察。較之傳統電視史研究偏重媒介功能史、政治經濟史的路徑,本書嘗試從電視與日常生活的互動這一變遷脈絡展開考察,關注和闡釋國民的“看電視”歷史,也即電視文化史。
何天平,廣播電視學博士,社會學博士后,獲中國人民大學與日本愛知大學雙博士學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任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影視藝術專委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廣電局審片專家等。研究方向為視聽傳播、數字媒體文化、媒介社會學等。主講“視聽傳播原理”“多媒體敘事”等課程。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六十余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和《新華文摘》《中國廣播電視年鑒》《社會科學報》等轉載或摘編;出版《觀看之外:當代流行影視文化觀察》等作品;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一項和其他課題多項。成果曾入圍中國新聞獎,獲中國電視文藝“星光獎”、飛天電視劇優秀論文獎等榮譽。作為媒體評論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開設評論專欄或發表文化評論百余篇,近四十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