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8個專題,專題一是審計理論與方法,案例角度體現在審計獨立性、審計業務的三方關系人、存貨監盤和函證等基礎審計理論;專題二是初步業務活動,案例角度涉及前后任注冊會計師的溝通、接受業務委托和計劃審計工作;專題三是風險評估與應對,從經營風險的識別與應對、戰略風險對重大錯報風險的傳導、經營環節的重大錯報風險三個角度探討審計理論;專題四是舞弊審計,以我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案例為對象,提供了較為系統性的深入而一致的舞弊審計研究框架;專題五是內部控制審計,從內部控制五要素角度對案例公司存在的問題及審計意見的重大缺陷進行了研究;專題六是績效審計,作為財政預算績效改革深入推進的重要舉措,該專題為拓寬審計領域提供了較為新穎的視角;專題七是財務造假和審計失敗,界定了會計差錯與財務舞弊的區別,分析了審計失敗各參與方的角色;專題八是大數據審計,結合“大智移云物區”時代,審計技術與模式的重大變革,為學習者提供了數據時代審計的前瞻性案例研究。
博士,副教授,高級會計師、中國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稅務師,四川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獨立董事。榮獲學校第三屆“優秀教師”,學校第四屆“教學質量獎”,學校第十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獎,2013-2015年學校“三育人”標兵。2021-2022年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訪問學者(中國人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