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和理論指導下,以問題為導向,以明代國家對基層社會的治理和基層社會的回應為切入點,著重考察明代地方政府在賦役財政、地方教化與社會治安等三個方面的施政方針及其在基層社會的實現效果。探討明代基層社會主導勢力的變化及其對基層社會治理措施的影響。其中明代上供物料辦納方式的變遷、鄉(xiāng)飲酒禮問題和佐貳官的捕盜治安職能等方面以論文的形式發(fā)表。 本書學術性強,有助于探索明代地方社會治理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
丁亮,遼寧朝陽人,農工民主黨黨員。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明清史、明代財政史。出版專著《明代浙直地方財政結構變遷研究》,先后在《中國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山大學學報》、《明代研究》(臺灣)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一項,獲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兩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