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研究將版權的限制和例外視為版權作品使用者權的必要性、正當性和現實性基礎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首先從歷史的角度探尋了作品使用者權(自由)從印刷版權時期作為事實存在,到模擬技術時期自由日益受限再到數字網絡時代急劇消減的過程,這一演進過程為作品使用者權的證成提供了歷史支撐,也揭示了作品使用者權的現實必要性,同時對作品使用者、作品使用者權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界定。其次從哲學、經濟學、人權法和版權法的不同維度論證了作品使用者權觀念確立的正當性。針對學術界質疑作品使用者權的各種觀點和理由,本書進行了全面梳理和剖析,并給予了有力的回應。作品使用者權并非一個單純的學理概念,而是有著了豐富的實證基礎,本文比較考察了域外有關作品使用者權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并立足于作品使用者權觀念就如何完善版權法相關制度進行了分析論證,最后就我國著作權法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包紅光,男,湖北荊州人,武漢大學法學學士,湘潭大學法學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博士, 副教授,法學專業負責人,主持《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治理的機遇與挑戰》等省級科研項目7項,在《科技與法律》、《中國教育學刊》、《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