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世界,伴隨著全球性經濟發展與一體化的日益加深,帶動了更為深切和劇烈的社會變動,這種現象是前所未有的。人類的命運前所未有地綁在一起,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地去理解認識不同的文化與族群特征,尊重各種地方性的社會傳統,以期實現通過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年5月份北京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提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本出版計劃將涉及到全球化時代不同文明對話、文明互鑒交流的各種基本文化問題,涉及到人類文明共同體構建的文化討論,通過來自世界的不同地區、族群,有不同的傳統、信仰的經驗形成對話;通過對不同族群的人類學研究來了解文化差異和現代化的不同路徑。既包括理論的探討也包括來自具體問題的經驗性研究,從學術的角度來為人類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與共同發展做出貢獻。
范麗珠,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社會人口研究所所長。目前的研究關注于全球化與文化的互動、社會變遷、民間儒學等。 陳納,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社會學博士。1978年入北京大學,學習英語語言文學和比較文學。1987年赴美國,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訪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天普大學學習傳播學和社會學。先后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美國華伯仕大學、三一學院等高校執教。主要研究領域:跨文化傳播研究,發展社會學,民間儒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