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既是促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文化強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囿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距離高質量發展還有一定的距離,發展中仍存在各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主要體現為供需匹配程度不高、資源和要素利用效率不高、現代市場體系不健全、城鄉區域群體差距較大、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不深等。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深度嵌入,數字化正在從生產要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等層面深刻影響著文化和旅游的消費方式、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管理方式和治理方式。依靠各種創新要素和創新機制,數字化為實現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潛在動能和技術支撐。本書將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案例研究與政策建議相結合,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怎么辦”的思路,從學理層面分析數字化與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以及二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從實證層面評估數字化對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影響,從案例層面總結數字賦能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具體經驗,從對策層面就利用數字化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出政策建議。本書對于全面了解數字化賦能文化和旅游發展的理論前沿和典型實踐具有重要價值。
宋瑞(1972-),產業經濟學博士,人文地理學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大項目首席專家,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在《中國軟科學》《財貿經濟》《經濟管理》《旅游學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出版專著8本、譯著7本。
曉琰(1988-),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博士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產業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產業經濟、旅游經濟增長。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參與多項國家或省部級課題。
張琴悅(1996-),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商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博士,在《地理科學進展》《旅游論壇》《地域研究與開發》《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等CSSCI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合著一本。主持文化和旅游部研究生重點研究扶持項目、云南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資助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多項課題和撰寫多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