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數字人文和電子傳播時代語境,通過追問“文藝評論何為?”“文藝評論是否依然有效?”“文藝評論是否足夠?”“如何實現文藝評論在解構基礎上的建構潛能?”“文藝評論何以激發人文學科的想象力?”等問題,結合經典文學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時代化中國化的最新動態,闡釋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文藝理論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勾勒新時代文藝理論和文藝評論的地形圖。 本書凸顯國際化視野,詳細追蹤當代文化理論前沿熱點議題,聚焦“文化記憶與文化生產”這一組核心關系,通過精彩的文本個案分析,彰顯理論運用與闡釋實踐相結合,具有較為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具體包括:其一,推進新時代文藝理論話語建設與文藝評論實踐;其二,為文藝學、比較文學及傳播學學科方向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提供經典范例;其三,本書鮮明體現了“兩結合”思想,有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時代化中國化。
鄒贊,新疆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黨委書記、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負責人、自治區“十四五”優勢學科帶頭人。201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任中國文藝評論(新疆大學)基地主任、新疆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高校影視學會理事、新疆大學文化潤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受聘為“新疆文旅發展智庫專家”“自治區教育工委‘經典照耀青春講堂’特聘專家”。2017年入選天山英才,2019年入選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021年入選全國首批文藝評論領軍人才研修培訓,2022年入選全國中青年文藝領軍人才研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