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果有助于全面、客觀、深刻地認識中國檔案資源、制度以及學術精品,而且可以引發學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斷的借鑒他人和完善自己,對我國檔案資源建設、制度建設以及理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書稿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一、為什么要研究走出去。將具有世界的、國家的、民族的歷史文化價值的代表性檔案文獻、理論成果、文化精品等挑選出來凝聚為“國家檔案精品”并實施“走出去”戰略,是響應文化自信的內在要求,是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必要手段,是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增強國際話語權的必然策略。 二、凝聚什么精品走出去。一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檔案資源精品。二是服務中國發展的檔案制度精品。三是根植中國實踐的檔案學術精品。 三、選擇什么方式走出去。首先,發揮檔案主管部門的主導作用,體現走出去的制度優勢。其次,跟蹤國際組織的發展動向,跟上走出去的國際形勢。再次,推動國家層面的重視與支持,清除走出去的主要壁壘。最后,爭取其他領域的參與支持,形成走出去的合力。 四、走出去如何行穩致遠。一是應始終把“交流”放在首位,既要以我為主,又要兼收并蓄。二是應始終把“國家”放在首位,既要提高政治站位,又要堅持人民立場。三是應始終把“合作”放在首位,既要強化檔案事業的頂層設計,又要加強文化外交的協同合作。
王小云,女,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中國檔案學會基礎理論委員會委員,湘潭大學檔案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得“湘潭大學韶峰學者學術骨干”“福建省檔案專家”“福建師范大學寶琛計劃青年英才”“福建省檔案學優秀論文”“福建師范大學青年骨干教師”“福建師范大學集英助教基金”等榮譽。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級項目3項,廳級、校級課題若干。出版專著一部。獨立或第一作者在《檔案學研究》《檔案學通訊》上發表論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