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諸多能源稟賦豐裕的國家通過大規模能源出口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此類國家卻往往難以據此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健增長,即“能源詛咒”何以產生?針對這一問題,本書致力于在政治學的范疇內重新闡釋“能源詛咒”生成的根源及其機理。基于此,本書重拾了對“能源詛咒”現象真實性的討論;梳理了關于“能源詛咒”生成原因的知識譜系和研究進展;并且由直接到間接、以反向遞推的方式逐步回溯了誘發“能源詛咒”的結構性變量并闡釋了其作用機制,進而建立了以經濟現代化始點為自變量、以產業聯盟形態與產權制度類型為中間變量的分析框架。在實證層面,本書一方面運用定量回歸分析、定性比較分析和合成控制分析檢驗了分析框架所示的因果效應;另一方面通過比較歷史分析分別對挪威與委內瑞拉、加拿大與俄羅斯這4個國家所組成的兩組案例進行了宏觀結構與過程的比較研究。研究表面,經濟現代化始點較晚是“能源詛咒”的生成根源,而“能源詛咒”本質上是一種“現代化詛咒”。
宋亦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外交學系主任。研究領域為國際與比較政治經濟學理論、能源與氣候變化的政治經濟學、中國經濟外交與經濟權術,目前正在從事的兩項研究分別為“能源詛咒的政治起源”和“國際制度的等級制”。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外交評論》等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合譯有《重新思考世界政治中的權力、制度與觀念》(2019年)和《美元與國家安全:硬實力的貨幣維度》(2018年);參編有《中國經濟外交藍皮書》(2018年、2019年、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