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鞏固住、拓展好來之不易的脫貧攻堅成果,特別是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脫貧攻堅成果,直接關系到鄉村振興的全面推進和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因此,本書基于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這一背景,以西部地區及典型民族地區寧夏為例,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全書共分為緒論篇、成就篇、實踐篇、挑戰篇、思考篇五大部分。其中,緒論篇對本書的研究背景、意義、理論基礎以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關聯進行了概述;成就篇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六盤山片區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以及我國脫貧攻堅戰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進行了系統梳理與總結;實踐篇從綠色減貧效應、金融減貧效應、金融素養提升對農戶家庭收入的影響、數字普惠金融緩解相對貧困效應方面對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進行了闡釋;挑戰篇選取典型脫貧片區,從返貧風險、健康沖擊、鄉村振興現狀、農戶幸福感方面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面臨的挑戰進行了解析;思考篇分別對構建防止大規模返貧的長效機制、綠色減貧的長效機制、健康防貧的長效機制、教育防貧的長效機制以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方面等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常態化機制構建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劉七軍,博士,北方民族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經濟、貧困治理、鄉村振興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青年項目1項、國家社科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研究成果被省部級領導批示及采納5項。分別入選國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寧夏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和北方民族大學學術拔尖人才。李昭楠,博士,北方民族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經濟、區域經濟、農村貧困等方面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位論文20余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獎4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研究成果被省部級領導批示及采納3項。被評為北方民族大學科研先進個人。
第一章 緒論篇/0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003 一 研究背景/003 二 研究意義/004 第二節 新時代的共同富裕/007 一 新時代共同富裕的淵源/008 二 新時代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012 第三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要義/019 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必然性/019 二 民族脫貧片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特殊性/022 三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可行性/023 第四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共同富裕的內在關聯/024 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共同富裕的理論邏輯/026 二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共同富裕的歷史邏輯/027第二章 成就篇/031 第一節 我國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033 一 農村地區減貧成效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跨越/033 二 區域性整體脫貧成效顯著/040 三 形成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041 第二節 六盤山片區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042 一 六盤山片區脫貧攻堅概要/042 二 六盤山片區貧困成因及扶貧制約因素/044 三 六盤山片區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046 四 六盤山片區脫貧攻堅具體措施/051 第三節 我國脫貧攻堅戰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058 一 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勝利的理論指引/059 二 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060 三 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勝利的世界意義/065第三章 實踐篇/069 第一節 綠色減貧效應的實踐/071 一 寧夏綠色減貧主要做法/071 二 寧夏綠色減貧面臨的困境/076 三 寧夏綠色減貧效應評估指標體系構建/079 四 寧夏綠色減貧效應評估/085 第二節 金融減貧效應的實踐/112 一 指標體系構建(平衡計分卡)/113 二 指標權重的確定(層次分析法)/115 三 金融減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124 第三節 金融素養提升對寧夏農戶家庭收入影響實證分析/127 一 影響機制分析/128 二 研究設計/131 三 農戶金融素養與農村收入不平等現狀分析/134 四 農戶金融素養對農村收入不平等的影響/150 第四節 數字普惠金融緩解相對貧困效應實證分析/163 一 機制分析/163 二 研究區域概況/165 三 數據來源/167 四 數字普惠金融與相對貧困現狀分析/168 五 數字普惠金融減緩相對貧困的實證分析/176第四章 挑戰篇/197 第一節 返貧風險測度及行為分析/199 一 微觀視角下農戶脆弱性對貧困的影響分析/199 二 農戶脆弱性行為的進化博弈分析/222 第二節 健康沖擊影響家庭消費/230 一 研究假設/230 二 數據來源與模型設定/235 三 健康沖擊影響家庭消費的實證分析/245 第三節 鄉村振興現狀評估/258 一 數據采集與問卷情況/258 二 鄉村發展綜合評價思路/261 三 鄉村發展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263 四 鄉村發展度評價方法/267 五 鄉村發展度實證結果與特征分析/269 六 鄉村稟賦度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287 七 鄉村稟賦度評價方法與結果/290 八 基于鄉村發展度與鄉村稟賦度得分的村莊類型劃分與識別/294 第四節 農戶借貸行為對其幸福感的影響/305 一 經濟學視角下農戶借貸行為對其幸福感的影響機制分析/305 二 心理學視角下農戶借貸行為對其幸福感的影響機制分析/307 三 農戶借貸行為影響因素實證與結果分析/309 四 農戶借貸行為對其幸福感的影響實證與結果分析/321第五章 思考篇/337 第一節 構建防止大規模返貧的長效機制/339 一 防范化解規模性返貧風險的戰略/339 二 防范化解規模性返貧風險的路徑/340 第二節 構建綠色減貧的長效機制/347 一 省級尺度路徑探討/347 二 市級尺度路徑探討/351 三 縣級尺度路徑探討/355 第三節 構建健康防貧的長效機制/360 一 基于共同富裕的健康幫扶政策優化思路/360 二 西部地區抑制脫貧人口返貧的政策分析/362 第四節 構建教育防貧的長效機制/367 一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彌補教育數字鴻溝/367 二 發揮政府主導作用,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格局/368 三 構建教育防貧長效機制,鞏固教育幫扶成果/368 第五節 構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371 一 構建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的基本原則/371 二 構建有效銜接的長效機制的措施建議/374參考文獻/377后記/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