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不散步我就像死了一樣……埋沒半個世紀的天才作家瓦爾澤,卡夫卡服膺、本雅明贊賞、黑塞推崇)
定 價:¥52
中 教 價:¥31.20 (6.00折)
庫 存 數: 16
發表于1917年的《散步》是瓦爾澤散文的代表作,而作者本人也因此被稱為錯過了時間的散步者。散步在他的作品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像在這部作品中這樣被優雅地思考過。
不散步我就像死了一樣,瓦爾澤說,我所熱愛的事業也就毀滅了。然而在當時的評論家眼里,《散文》不過是雕蟲小技而已。瓦爾澤從一篇散文滑向另一篇散文,以移動的視角、哲學的思辨漫步于城鎮和鄉村之間。一個瑞士作家在世紀之交寫的心靈獨白,深深影響了一眾文學大師。即使在他自己的一生中,羅伯特·瓦爾澤沒有得到大眾的接受,但他卻得到了W.G.塞巴爾德、蘇珊·桑塔格、赫爾曼·黑塞和J.M.庫切等作家的推崇。像卡夫卡一樣,瓦爾澤寫的是人類生存的孤獨和不安,仆人、寫字生、學生、打工者等小人物與社會及命運的抗爭是瓦爾澤文學的永恒主題。
羅伯特·瓦爾澤的《散步》曾受到卡夫卡、本雅明、黑塞、塞巴爾德、桑塔格、J.M.庫切、埃利亞斯卡內蒂、約翰阿什伯里等著名作家的一致推崇。
卡夫卡心悅誠服,瓦爾澤的作品是我個人最偉大的發現, 桑塔格稱贊,在他的《散步》中,關注一切有限、卑微與渺小……將流逝的時間以空間的形式體現得淋漓盡致,塞巴爾德推崇,人們如何能夠理解一位深受陰影折磨,卻在作品的每一頁中點亮最柔和之光的作家……瓦爾澤一直是常伴我左右的伙伴。
羅伯特·瓦爾澤慢慢地穿過城市、村莊、樹林、草地,記錄下那些疏忽即逝的印象和揮之即來的思緒。他的故事誠實、諷刺、獨特,從現實主義到寓言,總有覺不可思議的美。羅伯特瓦爾澤何以能在那個時代發現這么多令人震驚的事實?在他那個時代,世界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但存在的真相依舊是隱匿的、被遮蔽的,一個作家要想看到真相,原先的視力和方法都無能為力,必須突破。這個時候,頭朝下就成了一種反叛,羅伯特瓦爾澤的寫作證實了這一點。無論從話語方式還是從精神體驗上說,羅伯特瓦爾澤都是以非文學的方式發動了一場關乎文學和存在的變革。
譯者范捷平老師是羅伯特·瓦爾澤國內最早的中文譯者,也是國內研究瓦爾澤的重要學者。其在德國攻讀博學學位時的導師齊默曼(Hans Dieter Zimmermann)是羅伯特·瓦爾澤研究專家。《散步》全新修訂再版,以瑞士雪山為設計背景,沉默、渺小、樸素,完美呈現瓦爾澤的文學風格與語言魅力。
羅伯特瓦爾澤(1878.4.15-1956.12.25),瑞士詩人、小說家,死后被譽為天才。他從事過各種卑微的職業管家、職員、圖書管理員助理和書商,他的一生彌漫著一種疏離感與對孤獨的渴望。《散步》是他最精彩的一部散文敘事作品,也是他最受讀者喜愛的、確定他寫作風格與特色的代表作。他于1905年搬到柏林,1913年回到貝爾后繼續寫作,1929年住進伯爾尼的瓦爾道精神病院。1933年,他被轉移到黑里紹的另一家精神病院,徹底停止寫作。1956年圣誕節,他像往常一樣外出散步,午后孩子們在白雪覆蓋的雪地里發現了他冰凍的尸體。
譯者,范捷平,浙江大學外文學院教授,博導,以德國文學、文化學為主要研究方向,著有《羅伯特瓦爾澤與主體話語批評》《德國文學散論》等專著,發表《論瓦爾澤與卡夫卡的文學關系》《論班雅曼塔學校的符號和象征意義》《論瓦爾澤的小說〈雅各布馮貢騰的現代性〉》等核心論文。獲柏林工大杰出貢獻銀質獎章。
代序命運如雪的詩人羅伯特 ·瓦爾澤 3
羅伯特 · 瓦爾澤瓦爾特 · 本雅明 27
新版序二十年后的再一次《散步》35
散步 41
托波特(II) 123
湖 166
意大利小說 170
在辦公室 174
西蒙 176
六則小故事 187
一個什么都無所謂的人 199
柏林小女孩 202
陌生人 215
致紐扣 218
1926 年《日記》殘篇 221
有關寫作 280
微微的敬意 284
音樂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