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尹杰校長特邀我為她即將出版的專著《教育生態化:和合生態型學校創建之路》作序,深感高興。我看到了一位在教育第一線勤奮工作的小學校長,也感受到其校長教育思考的深度,我為我們的校長高質量的成長而欣慰。
這本書真實映照了尹杰校長與上海市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充滿生機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教育生態不僅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當今教育領域中重要的發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的生態文明思想中對教育生態與教育發展有著重要的論述,指導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思路、方向、著力點。尹校長抓住教育生態發展這個關鍵,著力于五育并舉,把中華優秀傳統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生態思想融合,推進和合生態型學校創建。讓我感受到了基層學校校長的思想高度。
這本專著基于生態文明,從教育生態思想視域闡述高品質優質學校創建的理論與實踐。本著作以浚源哲思與時代精神,論述源自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學校教育理念與辦學實踐深度融合的辦學歷程,確立了秉持生態文明,樹立教育生態思想,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辦學理念與策略。同時本專著以教育生態思想統攝,以學校德育、課程教學、管理領域創建生態型學校的實踐為主線,以理論闡述與案例佐證為方式撰寫,充分展示了學校德育與主體性成長,闡述學校德育生態化與五育并舉;展示了學校課程與趣樂園意蘊,闡述學校課程生態化與學科建設特色;進一步展現學校文化與賦能管理,闡述和合學校生態文化營造,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領導。這反映了學校艱辛的發展歷程,也將一位校長的辦學經歷與思想心路貫穿其中。
這是尹杰校長的又一本專著,也是我所欣賞的基于實踐并結合理論闡述的著作。它有合理嚴謹的邏輯結構,形成了完整的、關系結構清晰的框架。隨著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校長的專業水平以及總結研究、撰寫論文的水平有了明顯提高,這是進步。但有時仍覺得還不夠,有的比較隨意,還缺少深度。這本專著的框架結構,其實是和合生態型學校創建的理論框架與實踐形態的體系。沒有教育研究做支撐,難以有現在的框架體系。這反映了我們的校長在真正地學習,真正地研究,真正地思考,理論思維能力增強了,辦學經驗在豐富的基礎上上升到理性認識。
學校在不斷發展,校長也在不斷成長。這個成長過程是校長教育觀念與辦學實踐的深度和合,是校長學術性實踐與實踐性學術的融合,使校長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善于實踐的人。我很高興通過這本著作感受到: 在學校發展歷程中,校長們認識到學校發展是自己選擇自己的結果,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必須符合規律,以專業定力推進學校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校長要善于獨立思考對教育問題作價值判斷,什么最適合本校,然后選擇與聚焦,并不懈堅持依靠科研興校。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從學校德育最優化整合,到主體性教育,并發展到和合生態學校創建品牌形成,在這過程中對學校各方面工作在繼承上求發展,豐富與發展學校的優良傳統。我相信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的生態型學校辦學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這本專著是校長辦學領域中的創新作品,反映了教育實踐與研究的成果,蘊含著可貴的研究精神、改革創新精神、勤奮辦學精神,能給廣大校長、教師以不少啟示。希望基礎教育校長與教師能喜歡它,仔細閱讀,對照思考,增強教育思維能力,為教育生態化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多做貢獻。
尹杰,上海市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級教師;上海市第四期雙名工程攻關計劃成員、種子計劃管理團隊領銜人。曾獲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優秀管理者等榮譽稱號。領銜課題家長委員會職能創新實踐研究獲上海市家庭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構建趣樂園課程 促進師生主體發展獲2021年上海市虹口區教育科研一等獎;撰寫論文《用梯度評價引領教研組建設》發表于《生活教育》(2021年3月下旬刊),《教育強國背景下校長韌性領導力的實踐與思考》發表于《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主編《信息時代與教師發展》,著有《小學趣樂園師生共同體課程建設》。此外,帶領上海市虹口區第六中心小學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教育系統巾幗文明崗、上海綠色學校、上海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第一編和合理念與生態型學校
第一章浚源哲思時代召喚秉持生態文明,樹立教育生態思想
一、 艱辛的學校發展歷程
二、 時代的呼喚: 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三、 辦學心路歷程的啟示與實踐的感悟
四、 思想的超越與學校辦學觀念
第二章聚焦理念構建格局和合生態型學校的建設
一、 和合生態型學校的提出動因
二、 和合生態型學校的重要價值
三、 基于和合學校生態化的思考
四、 和合生態型學校的主要架構
五、 和合生態型學校的實踐形態
第二編學校德育與主體性成長
第三章德育為先生態化教育
一、 生態型德育的和合彰顯
二、 和合的德育生態環境的創設
三、 學校主體性教育的生態化
四、 和合主體性生態型德育的基本架構
五、 三自三全育人實施路徑
六、 當成長遇見全員導師制
第四章綠色教育五育融合
一、 人文涵養真善美學校行為規范教育
二、 全員潤心溫暖成長學校心理健康工作
三、 自力: 會自理,善自力學校勞動教育創新
四、 健康第一: 人人有興趣、學校有強項學校體育特色
五、 以美育人,綜合、亮麗、全覆蓋學校藝術教育
第五章家校合作共育下一代二享三同家校共育
一、 家庭教育工作: 學校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 大力營造學校家庭和合教育生態圈
三、 家委會三員制的創新
四、 慧家共育家長學校的課程創新
五、 家校同頻共育二享三同
六、 家校共識共育的五自發展目標
第三編學校課程與趣樂園意蘊
第六章課程學習,讓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有意義
一、 趣樂園課程理念回歸童心、童真、童趣
二、 趣與樂蘊含的人文精神給學生學習插上趣樂的翅膀
三、 課程學習的生命意義建構關注童心,關注生命,引導健康成長
第七章多元融合: 學校課程生態化
一、 學校課程生態化的必然
二、 建構多元融合的趣樂園課程
三、 聚焦雙減兩個維度兩個提高
第八章學校所有學科都應有最佳的發展
一、 學科特色建設: 學科建設的重要路徑
二、 學校學科建設特色的建設
三、 教師成長營學習共同體
四、 科研大講堂,提升實踐性學術水平
第四編學校文化與賦能管理
第九章學校的文化領導打開一扇窗
一、 和合學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傳承學校主體文化創建生態型學校
二、 學校主流文化的建設與弘揚
三、 學校組織文化領導力的建設
四、 校長文化領導力的提升
五、 三個支持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第十章從學校管理走向學校領導學校管理的變革
一、 學校分布式領導力的價值
二、 賦能式管理: 學校管理機制的改革
三、 讓優秀教師領跑讓每位教師優秀教師工作的領導與管理
四、 用梯度評價引領教研組建設
五、 現代公共關系協調與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