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文學因緣二集
定 價:¥88
中 教 價:¥52.80 (6.00折)
庫 存 數: 20
本書系《中德文學因緣》出版后對中德文學關系所做的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上編集中探討德語文學中的中國,中德文學在各自對象國翻譯、流傳、影響的歷史,以及近現代中德作家的文字、學術之交(如南社詩人潘飛聲掌教柏林、洪濤生翻譯中國古典戲劇、魯迅的德文藏書)等文學因緣。
下編聚焦德語文獻中的北京知識生成與德語文學中的北京形象,分別從學術北京、影像北京、敘述北京和表演北京等視角,考鏡德語文學中北京知識的生成與北京書寫的源流和多維棱面。
吳曉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德語系主任,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洪堡學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德語文學、中德文學文化關系等。
上編中德文學交流互鑒
關于南社詩人潘飛聲掌教柏林兼談一段中德文學因緣
德布林《王倫三躍志》中的北京書寫及其知識來源新考
洪濤生與中國古典戲曲的德譯與搬演
馬君武譯歌德《阿明臨海岸哭女詩》
春柳劇場演出翻譯劇目《真假娘舅》的來源
魯迅《擬購德文書目》正誤與考釋
魯迅《摩羅詩力說》中的德國愛國詩人阿恩特
周作人對晚清德語小說譯作《賣國奴》的評價
茨威格《羅曼·羅蘭》的早期中譯本
近六十年來我國海涅詩歌研究鳥瞰
席勒與中國文化的對視
呂克特與《詩經》的德譯
青年茅盾最早提及卡夫卡
李長之與德語文學
下編德語文獻中的北京知識生成與德語文學中的北京
域外北京研究中的德文文獻
學術北京從萊布尼茨對北京的想象談起
影像北京近現代德文文獻中有關北京的圖片記憶
敘述北京德語文學中的北京小說
表演北京德語文學中的北京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