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華為的成長與發展歷程,以及華為的經營管理實踐,不難發現任正非的灰度理論是貫穿始終的世界觀、思維方式與工作方法論。
本書從分析灰度思維這一華為工作哲學的精髓入手,分別從華為的團隊建設、客戶服務、用人策略、干部培養、薪酬體系和戰略管理等維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學對華為工作模式的影響。了解和掌握這一工作模式,不但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家、管理者在遇到管理瓶頸時運用灰度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在工作當中學習、運用這一思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推薦1:灰度管理是一種基于規則并超越規則的管理藝術,它強調在管理中保持適度的開放、寬容和妥協態度,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組織內部矛盾。灰度管理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選擇,而是在黑白之間的廣闊地帶尋找最優解的管理方式。
推薦2:本書深度剖析了華為如何在面對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技術迭代的快速性時,運用灰度管理思維,實現了從困境中突圍,持續引領科技創新。
推薦3: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華為通過灰度策略找到平衡與發展之道,一路高歌猛進,先后推出鴻蒙系統、在全球布局5G技術,等等,這為所有追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及管理者提供了寶貴的啟示與實戰指南。
推薦4:華為的灰度主要對人,不對事,對人講灰度,對事講流程。這種工作哲學也貫穿整個華為,并帶領華為闖過了一道道難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更寬廣的未來。
推薦5:本書從華為的團隊建設、客戶服務、用人策略、干部培養、薪酬體系和戰略管理等維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學對華為工作模式的影響。了解和掌握這一工作模式,不但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家、管理者在遇到困難時學會運用灰度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也可以讓普通人在工作當中學習、運用這一思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
什么是灰度?
簡而言之,它是一種位于純白、純黑兩者中的一系列從黑到白的過渡。它和黑與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是不同的,黑與白完全對立,且兩者之間不可變換。而灰度恰恰包容了黑與白,將黑與白融為一體。
灰度思維或灰度哲學,本質上也是一種超越了二元對立思維的系統思維,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禪宗思想。從一定程度來說,它跨越了黑與白,因而也更加寬廣,更具高度。
灰度一詞,在華為的語境中有著重要地位,也是任正非在許多重要講話中多次使用的詞語。在任正非看來,灰色是人的本色、事的本質、物的本源。任正非崇尚灰度,并且在自己管理華為的過程中融入了許多灰度思維與灰度哲學。
有人認為,灰度就是中庸,就是不需要分出黑白、不偏不倚,是在走中庸之路;有人認為,灰度就是混沌,不需要精準和精確,差不多就行,只需要務實,不需要求真;甚至還有人認為,灰度就是一種消極處事的態度,是憑著感覺過日子,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需要危機意識,也不需要激情……
事實上,這些都是對灰度思維或灰度智慧的誤解。在企業當中,如果管理者或員工抱著以上思維或想法,那是不可能管好企業或干好工作的。
2009 年,任正非在以開放、妥協與灰度為題的講話中,首次完整地詮釋了自己的灰度管理思想:一個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是從灰色中脫穎而出的,而方向是隨時間與空間變化的,它常常又會變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適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要素,在一段時間里和諧共存,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這頗有哲學意味的觀點和理論,此后一直影響著華為的成長與發展,也影響著華為中每一個組織、每一位領導和每一位員工的工作模式。
在任正非看來,人性是復雜的,絕對不是簡單的黑與白。而管理企業的本質就是在管人,正如彼得·德魯克所說的那樣: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有效的激勵和控制,把人變成有效率、有貢獻的人。因此,在帶領華為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任正非不僅洞悉了人性的復雜,也逐漸掌握了管理的精要,就是在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的價值觀的基礎上,以開放、妥協、寬容的灰度思維來激發人的正能量,抑制人的負能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潛力,增強一切可以增強的活力,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與戰略。
在華為內部,灰度工作哲學非常流行。比如,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部門墻,在需要開會的時候,各部門領導就會聯手打通這堵墻,以期可以互通信息,共同推動會議的順利召開。如果再將某一項工作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華為的員工與員工之間也需要灰度。雖然很多工作有著清晰的邊界,但每個員工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機器,即使工作有邊界,人與人之間也同樣擁有互相幫助、互相配合的灰度存在。
在華為內部,應該體現灰度的地方,華為會將灰度哲學體現到極致;但是,在不該體現灰度的地方,華為也會把防微杜漸、嚴防死守做到極致。至于什么地方該體現灰度,什么地方不該體現灰度,也很容易判斷,那就是:一線部門和創造利潤的部門在工作中可以有灰度;只能消耗利潤而不能創造利潤的部門,在工作時就不該有灰度,否則就容易出現前方吃緊,后方緊吃的情況。
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的灰度工作哲學并不是開放的,而是閉合的、有邊界的。在邊界之中,華為強調開放多元,但也有相應的限定。總結起來,華為的灰度主要對人,不對事,對人講灰度,對事講流程。這種工作哲學也貫穿整個華為,并帶領華為闖過了一道道難關,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更寬廣的未來。
本書從分析任正非的灰度思維這一華為工作哲學的精髓入手,分別從華為的團隊建設、客戶服務、用人策略、干部培養、薪酬體系和戰略管理等幾個維度,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學對華為工作模式的影響。了解和掌握這一工作模式,不但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家、管理者在遇到困難時學會運用灰度思維去思考和處理問題,也可以讓普通人在工作當中學習、運用這一思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前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