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任溶溶、任榮煉父子合作完成的童年主題散文集。任老先生的語言睿智而幽默,以簡練白描的文字將童年的風土人情娓娓道來,寫出了小時候的節日、小時候的零食、小時候的家鄉親友,以及一樁樁從小時候記到現在的大事小事……句句是歲月流金的箴言,篇篇是快樂至上的表達。任榮煉先生手繪六十余幅插圖,生動再現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童年的純真、幸福與感動。
九十七歲的任溶溶先生依然保持著一顆童心。他曾說過,“我覺得一生就要快樂點”——相信這部父與子合作的散文集能帶給你品不盡的快樂余味。
本書作者是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翻譯獎、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杰出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獲得者任溶溶老先生,作者97歲高齡仍充滿赤子之心,筆耕不輟。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和平實幽默的語言向小讀者娓娓道來,回憶了童年的風俗人情,寫出大時代、小人物、城鄉生活等內涵豐富的真實往事,帶來穿越兩個世紀的溫暖回憶。父與子合作。本書插圖是任溶溶老先生小兒子任榮煉手繪50余幅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美插圖。
我是這樣寫文章的
有朋友問我,你怎么能
寫出那么多小文章?我回答
說,我寫文章只是聊天而
已。
我這個人愛聊天,也很
會聊天。過去常與故友作
家鐘子芒去城隍廟湖心亭
飲茶,跟鄰座的茶客馬上
就會聊起天來。這里不是
學術交流會,不會談高深
的學問,就是聊聊家常而
已。
茶客各行各業的都有,
談話的內容也就廣泛。談
吃喝玩樂,談京戲,談滬
劇,根本不會有無話可聊
的侉況。那就聊啊聊,也
就這樣,我就寫啊寫,只
要活著就聊啊聊,寫響寫
不會有無話可說、無文可
寫的時再。
再說我向來就是個文字
改革工作者,早年提倡 寫
口語,寫白話,怎么說就
怎么寫。我的文章毫無文
采,就是說話。我現在還
是這個觀點。讓文學家寫
有文采的作品吧,我就用
大白話聊我的天算了!
任溶溶
任溶溶,男,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廣東鶴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兒童文學翻譯家、作家。1945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中國文學系。1949年后歷任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總編輯。譯著有《安徒生童話全集》《彼得·潘》《小飛人》等;著有童話集《“沒頭腦”和“不高興”》、兒童詩集《小孩子懂大事情》等。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杰出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宋慶齡樟樹獎、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翻譯獎等獎項。2012年12月6日,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榮譽稱號。
小時候的學校
記讀小學一年級
說文言文
說說“國語”的事
記雷士德中學四位老師
國語演講我獲獎
小朋友愛故事
??齋
我愛背唐詩
我崇敬蘇東坡
記湘姚補習學校
我在大新公司上過學
記我的母校雷士德中學
通過講話學講話
梅龍鎮酒家樓上的大學
買俄文字典的事
食角仔
憶念家鄉親友
懷念童年伙伴歡好
端仔的兒子
懷念奶嬸
我也有好媽媽
包蕾講的故事
憶童年
懷念四公
一位金山伯伯
我的一位姑丈
我家鄉的孔乙己
我認識巴金先生
我的老年病友
記同鄉胡蝶
從小記到現在的幾件事
第一次見到作家
記更新舞臺
從小記到現在的幾件事
記八十年前的事
說朱義盛首飾
舊廣州的“唱女伶”
巡城馬
一件往事
不能忘記的事
回憶當年廣州空襲
說牛說馬
打針和吃苦藥
舊事重提
一本富少爺的日記
回憶新四軍的事
感謝世界書局
記廣益書局
小時候的節日
兒童書憶舊
一個端午節
灶君老爺
小時候過年五則
趁墟
憶廣州年三十晚
發財好市
清明節
我愛吃“芋蝦”
讀招貼
快過年了
團年飯
憶廣州花市
說中秋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