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愛麗絲,女,29歲,她來尋求幫助的時候帶著焦慮,并且缺乏自信。在就診表上,她寫下了這樣的自我狀態描述:“我發現自己很難與未知和平共處。每當面臨新的或有挑戰性的狀況時,就會退縮回來保護自己。”她和我分享了這樣一個夢:
我在一片草地上。那兒有一個三五歲的小女孩,她很可愛,蓄著金黃色的頭發。還有一頭雌鹿也在那里,它比一頭小鹿要大,但還沒完全成年。我們仨在草地上一起玩耍。她們把我引到草地的邊緣,那兒有一片森林,還有一條通往森林里的通道。突然,我們停止了玩耍。她們開始往那條路上走。當發現我并不打算和她們一起去的時候,她們轉過身,一同望著我說道:“快來呀,跟我們一起走吧。”但我就那樣一動不動。我最想做的就是想跟著她們去,可是就是不能……就好像我無法動彈一樣……
在討論這個夢的時候,對于她無法動彈這一點,我們都感到非常驚訝。但是,為什么不能?是什么讓她不能動?看起來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在阻止她,什么都沒有,除了一股看不見但非常強大的力量——存在于她體內某處的一種限制性恐懼。正是同樣的恐懼讓她在面對新的挑戰時退縮回來, 她非常清楚這一點,但卻沒辦法擺脫或修復這種害怕的感覺。而這個簡短的夢的美妙之處就在于:它用一種清晰且并不具威脅性的方式描述了這種受限制的心態。這個夢向她提出了請求:對此恐懼之感,你能夠做什么?這個夢,像很多夢一樣,強調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并呼吁提出某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夢可以是神圣的,可以是令人害怕的,可以是迷人的,可以是搞笑的,可以是色情的,可以是使人筋疲力盡的,也可以是混沌的——事實上,夢可以是任何東西。它們也可以是交際性的——假如我們樂于傾聽,夢會告訴我們很多東西,也會向我們提出很多要求。它們可以描述出我們的停滯點和局限性,也可以說出是什么讓我們生病了,什么讓我們倍感壓力,我們正如何危險地行事,我們是如何在試著改變,又是什么阻止我們去改變——我們大多數人都贊同,所有這些問題都至關重要。然而,很少有人重視我們的夢,很多助人行業的從業人員并不會定期了解客戶的夢中生活。為什么不呢?
假如你是愛麗絲,你會怎么辦?你會如何處理你的夢?你愿意花時間思考一下你做過的夢嗎?你會想要了解它與你的生活和當前的境況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嗎?又或者,假如愛麗絲是你的朋友或者客戶,她請求你幫助她更好地理解她的夢。你能自信地一頭扎進去并盡力幫助她嗎?如果不能的話,你會想要擁有這種能力嗎?有沒有可能你是那些喜歡解夢的人之一呢?也許你真的可以成為一名解夢師。
怎樣才能做一名解夢師
首先,你要熟悉夢的世界,了解在夢的世界所使用的語言。從本質上來講,這種語言是有關“感覺、隱喻和我們內在部分的參與”的(換句話說,就是你需要學習如何說夢話)。其次,你要學習和練習某種解夢方法——一種不太難懂,同時有足夠的能力應對你正在探索的夢中即將會遇到的萬千變化的方法。第三,你要能夠辨識常見夢主題,特別是那些具有特殊信息承載特質的夢和看起來想表達或要求某事的主題。當然,在不經過這種主題識別的情況下,解夢工作也可以令人著迷并卓有成效,可同時也會顯得零散和冗長。某些夢就像加急電報一樣,要求被閱讀、理解并據此采取行動。這樣的夢正是那些我們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就可以學著識別并著手去解的夢。
愛麗絲能夠體驗到夢中的場景與她生活狀況之間的連接——兩者都存在一種想要改變的渴望,這種渴望被對未知的、令人麻痹的恐懼所挫敗。一旦我們清楚地理解了這種聯系,就可以進入下一步工作,“回應”階段——她能做什么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使用一項簡單的想象練習來開始解決這個問題。我請愛麗絲想象自己回到草地上。讓她構想雌鹿和小女孩開始朝著小路走去;去感知她想加入她們的渴望,同時也感受自己對于加入她們的恐懼。現在我們來到了我稱之為“改變點”的地方。我讓她意識到,就是在這個確切的點,她可以在這個場景中引入新的選擇。“你想做什么不一樣的事?”我問她。“我想和她們一起去。”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所以,我讓她設想自己走過去,加入雌鹿和小女孩,并和她們沿著小路走上幾步。然后我問她感覺如何。“棒極了,”她說,“感覺真是太好了。”在這個簡單的練習中,只需花上幾分鐘的時間,使用想象力(一項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能力),一個重要的變化就產生了。長期以來的恐懼和麻痹模式已被辨認、挑戰和改變。的確,這種變化非常新并且很脆弱,必須通過練習去強化和鞏固。盡管如此,改變的藍圖已經在她的想象當中得以建立。這就是解夢可以帶給我們的一種好處——夢可以播撒渴望改變生活的種子。必須有人注意到這些種子,認識其重要性,并培育它們,使其能夠生長起來。而那個人正是可以稱之為解夢師的人。
我的從業歷程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是自然療法學院的一名學生,當時已經沉浸在榮格心理學的研究當中,并且對夢具有的效力和力量深信不疑,這就是我進入解夢師行列的起點。而我在1985年1月做的一個改變生活的夢,使事情發展到了一個新高度。我把這個夢稱之為“水中的三只狼”:
我正沿著湖邊的小徑漫步。一起的還有我的同伴,一只似狗像鴨的雌性動物。它正在我前方約30碼的地方沿路跑著。突然,我發現從我左邊的洞穴里出來了三只巨大的深灰色的狼。它們向水邊走去,把我和同伴隔在了兩邊。我開始覺得它們可能很危險。它們會向我撲來嗎?我小心謹慎地進入水里。三只狼也下了水。突然,我意識到它們可能就是我自身的黑暗動物面,我應該游向它們而不是試圖逃離。因此,我開始徑直游向第一只狼。當我們相遇的時候,第一只狼的臉溶解成了模糊的一片,就是萬花筒里的那種全是黑白線條的模糊景象。我又徑直游向第二只狼,然后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接著是第三只,這一次碰面后,緊接著,就感覺它變成了一束明亮的黃色的光,翱翔到了天際。就算過了這么久,我還是記著我的似狗像鴨的同伴在小路的前方等著我,準備一起繼續我們的旅程。然后,我就醒了。
從這個夢中醒來,我有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我感受到夢中有一些東西改變了我。我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去接收這份夢的禮物,它就已經發生了。正是在那個早上,我確切地知道自己將成為一名解夢師,不僅解自己的夢,還會學習如何幫助別人解他們的夢。三只狼的夢告訴了我的職業方向,有的人會把這種夢叫作“薩滿式(通靈)”的夢或者“啟蒙夢”。在夢中,我經受住了考驗并通過了測試,現在是時候和我的同伴回到路上繼續旅程了。
重新開始旅程意味著在解夢方面尋求進一步的培訓和積累更多的經驗。在做了那個狼夢后的10年中(同時完成了我的學業,取得自然療法醫師執照,并開始從業),我一直在接受解夢方面的深造。我不能說走遍了天涯海角,但回頭看生命中的這段旅程,我自己也被這樣的發現震驚了,那就是,我在四個完全各異的地方找到了四種非常寶貴的教義,然后把它們糅合在一起,得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
在榮格心理學的豐富世界中,我發現了一種現代的讓夢為個人健康和自我發現服務的傳統。像我一樣,榮格和他的追隨者都非常重視夢。在信奉榮格理論的人中,我體會到了深深的熟悉感以及如親人般的相互欣賞。我如饑似渴地閱讀和學習,甚至為可能成為一名榮格分析師而竊喜。如果不是因為兩件事,我還真可能走上了那條道,一件就是,因為我剛剛以自然療法醫生的身份畢業,我覺得是時候開始工作了;另外一件是,在經濟上,我不可能負擔得起。
從我多年集體療法和格式塔療法的個人經驗中(既作為一名參與者,也是一名團隊協調者),我了解到我們所有人都有 “子人格”或“部分”,這些部分當中的每一個都有它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議程。我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到,每個人的這些部分是如何在他或她的夢中出現的,它們通常以一個看似外在的人物來偽裝自己。我開始理解,夢中的角色扮演到底有多重要,以及它在我們自我意識和個人發展中的促進作用。
從原始療法的世界中,我感受了我們從胚胎時期到童年早期經歷的持久印跡,會作為被深深物化的感覺狀態,伴隨我們的一生。我對這些“原始”經歷在夢中出現的普遍性感到震驚,它們并不是以詞或故事的形式出現(因為它們起源于生活的前語言階段),而是作為身體記憶和普遍感覺表現出來。例如,一個人是如何在生活中,“覺得”這個世界是充滿敵意和不可信的,而同時在他或她的意識頭腦中又“知道”事物是相對安全的?這種兩分法是怎么形成的?我了解到,這通常來源于我們的原始經驗,它們被無限期地牢記在我們的身體里,并在夜間作為感覺背景出現在我們的夢中世界。
從現代神經學中,我意識到,在大腦功能中,在清醒和夢中都困擾我們的停滯到底有多根深蒂固。神經可塑新科學已經向我們展示了適應和發展新的神經模式是如何成為可能的,但反之亦然,人類大腦非常容易陷入重復性和失調模式,任何一個正和不良嗜好或壞習慣做斗爭的人都可以證明這一點。一大類夢的主題(我將其稱之為“大腦場”主題)都來源于并描繪了這種固有的神經卡滯。這些夢不斷重復(此類夢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夢到重返校園,但感覺沒有為考試做好準備),通常會讓做夢人體會到非常折磨人的焦慮感,然而它們卻可以成為機會的金礦。因為這些夢是做夢人停滯點的一個夸張快照,這張快照給了他們理解和改變停滯的機會。
到20世紀90年代末,我開始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接受了足夠的培訓,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從學生模式轉換到全職醫生模式了。對于進入另一個人的夢中世界,并幫助他們更充分地體驗夢這一點,我很自信。我知道我無須提供任何才華橫溢的見解或解釋,只需幫助做夢人自己去到達并體會這些領悟就可以了。而我學習到的四種教義也已經相互滲透和融合,所以不久我便意識到自己已經發展出了個人專屬的解夢方法。在過去的15年中,我不斷地練習和實踐這種方法,并用它探索了約15000個夢。因為這些年來實際上我變得越來越像一名治療師,所以我決定讓這種方法合法化。2015年,我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獲得了注冊心理治療師的執照,繼續在多倫多以心理醫生和自然療法醫生的身份進行我的私人問診。
治療師的角色會迅速轉化為教師角色,這是在療愈行業經常發生的情況。2000年初,我開始覺得有必要用更正式的方法教授其他從業者如何解夢,這些從業者都曾經向我尋求過非正式的幫助。將解夢擠進腳注和自然療法及順勢療法講座的茶歇間隙,令我感到沮喪。解夢通常被視為醫療保健培訓的副業或者輔助(如果確實要賦予它一席之地的話),但我知道它會憑借自身的力量成為一劑猛藥。因此,自2003年伊始,我開始傳授解夢這劑良藥,并舉辦了一系列持續到今天的研討會和工作坊。
我的教學生涯告訴我,很多人都對夢或基于夢的個人成長著迷。他們希望能夠為自己和他人提供持續有效的解夢指導,他們只是在等待獲取相關的工具和這方面的自信。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那么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它將為你提供一個可靠的工具包,這個工具包可以在你進入夢境時供你使用。
本書旨在幫助你從夢中獲取更多的東西——更細致的領悟,更多的連接,更深入的理解,更豐富的內容——不管是你自己的夢還是別人的夢。當這本書在解夢的關鍵方面對你提供指導的時候,它就直接將你放在了解夢師的位置。本書詳述了一套五步解夢法,你可以在為自己、朋友和家人或者客戶解夢的時候使用這套方法。當你將這一理論付諸實踐的時候,本書會為你提供所需的技巧、短語和問題以及可以遵循的理論準則。解夢貼士解決了你在解夢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本書的設計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如果你在診療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或者試圖找到更好的方法,它可以讓你很容易查找到所需資料。要是你打算使用這種方法深入研究自己的夢,我建議你把自己從精神上分成兩個人——作為做夢人的你和作為解夢師的你。這可以幫助你在采訪自己和解自己的夢的時候保持一定的客觀性。
本書“并非”一本夢詞典,且不應作此用。它并不會告訴你一個有關蛇的夢是什么意思(實際上這個夢可能有任何意思,取決于做夢人個人及他或她的當前境況)。此方法的目的并非解釋或分析夢——而僅僅是幫助做夢人取得共鳴的見解,這些見解是關于他們的夢是如何與其生活相聯系的,然后支持他們就這些見解去做些什么。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理論、方法及夢主題的辨認。
讓我們從解夢工作的基礎理論部分開始吧。
理論
當你在學習解夢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可接受的替代物可以代替真實的夢材料;你不能推己及人,或者使用模擬主題的模擬夢境。你也無法偽造夢境。基于此,本書討論的每一個主題都有一個或多個夢的文字材料作為支撐和說明,這些夢都是我在從業過程中別人和我分享的;此外,也包括幾個我自己個人的夢。我非常榮幸能與你分享這些夢。
我已經盡量精簡理論部分的說明,把重點聚焦在實際解夢過程中的“為何”及“如何”上,以及你在開始解夢之時為了“留在游戲中”所需要的術語和概念。對于那些有意深入探索的愛好者,也會提到很多其他來源的材料,這些材料支撐、證實并擴展了我的理論模型。
不管使用何種方法,至關重要的是,牢記目標。在這個解夢方法中,有兩個主要目標:其一是,為體驗夢是如何與你的(或做夢人的)生活相聯系創造條件。對愛麗絲來說,這種連接是當她在重新感受夢中的令人不得動彈的恐懼,并意識到這種恐懼和在她夢醒之時阻止她接受新挑戰的恐懼其實是同一種的時候,產生的。這一領悟很自然地引領她走向第二個目標——弄明白夢對她提出的要求,并試圖通過某種創造性的方式回應夢的請求。在這個案例中(這在我的解夢方式中很典型),第一次回應發生在她的想象中。愛麗絲想象著強迫自己擺脫了麻痹狀態,并沿路走了幾步。這一新發展隨后通過進一步的沿路行走的想象練習得到強化(這就是愛麗絲的“作業”)。
這種解夢方法的目標并非對夢做出解釋或者分析。這兩個術語都帶有后弗洛伊德聯想,即只有訓練有素的分析師才能對夢進行深入了解,辨認出隱藏的含義,并提出成熟的分析。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親自去體驗自己與夢的聯系比別人向你解釋你的夢更有用。如果你不參與這個過程,不對做出的連接產生共鳴,那么這個過程也許對你沒有什么幫助,就算你對此印象深刻。所以,我們使用這種方法的目的是去促進,而非解釋。
方法
第二部分介紹了解夢的五個步驟。以下是該方法的基本特征:
◎該方法是促進性而非解釋性的。假如你使用這個方法去幫助他人,其促進性品質有助于防范你將自己的理論、聯想及心理內容投射到另一個人的夢中(這一直是解夢的中心問題)。這種方法的構建是為了將重點放在做夢人自己的聯想、感覺上。
◎其設計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切實的效果(平均每個夢20—30分鐘)。
◎它分為幾個階段,所以假如你迷失或困惑的話,可以通過重返五階段模型重新定位自己。
◎該方法以目標為導向。第一個目標是幫助你理解夢是如何與你(或做夢人)的生活相聯系的。第二個目標是支持你做出一些基于這個領悟的真正改變。
我建議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模仿使用這種方法,無須進行過多的改變。在練習、實踐過程中,你會越來越熟悉這些步驟。經過數月的消化吸收,這些步驟將變成你的第二天性;你會發現自己本能地、無須有意識努力就可以駕輕就熟地使用它。到這時,你就可以把方法拋諸腦后,放松自己,更自由地遵循你的直覺來解夢。
解夢時使用的“詞語”非常重要。找到適切的問題或短語可能會成為幫助解夢的關鍵。歡迎你隨時模仿和借用本書提供的材料;試用這些問題,改編它們,并自主開發一些好的問題。每個短語都應盡可能短小精悍,并始終專注于使夢得到聯系這個目標。當你在解夢時,需要對這份材料了然于心。在本書后面的附錄1中,你會看到一份快速參考列表,上面列舉了每個步驟的關鍵問題和短語。下次你在解夢的時候,就可以查閱這張表,試著逐字逐句地使用這些短語。看一看它們從你嘴里說出來的時候,聽起來是怎么樣的。用了幾次之后,它們就會成為你自己的解夢詞匯的一部分了。
辨識常見的夢主題
第三個部分圍繞夢的主題展開——如何辨認以及處理它們。所有我們將討論的主題都是在夢中經常遇到的,并且都關乎我們的個人成長、自我認知、身體健康及生活幸福。每個主題都會從以下角度進行分析:
◎該主題的中心信息是什么。
◎這個主題可能在要求什么。
◎如何識別該主題在夢中的普遍變體。
◎引發該主題的心理動力是什么。
◎可用于該主題的常見解夢技巧。
◎該主題的夢的例子。
你會注意到,本書討論的每個夢都被賦予了一個名字。由于種種原因,我總是鼓勵我的客戶給他們的夢命名。這樣做有助于把夢固化在長期記憶中,也將賦予夢價值感和“真實”感。在為你的夢命名的時候,盡量使其反映最關鍵的方面。夢中是否存在一個中心人物、關鍵事件或強大的情緒?——這一關鍵因素可以通過你選擇的名字得到強化。第10章將更充分討論夢的命名這一話題。
你還會看到,本書對夢的敘述是以一般現在時進行的,而不是過去時。我建議你在解自己的夢時,也這么做。因為把夢保持在“現在”狀態,可以在你重新進入夢境并探索新的可能方向之時為你提供幫助。它培養了一種感覺,也即你正處理的是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一項正在進行著的工作,而不是對某一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的靜態記錄。
在附錄2中,你將會找到一個快速參考列表,它列舉了所有常見的夢主題的特征。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解夢技能,我建議你仔細地看看這個表并開始吸收它。你會立即辨認出自己夢中生活的這些特征。開始將所有這些區別性特征與一類夢主題進行聯系是個很好的練習,這么做會反過來讓你認識到這種夢可能正請求你去做什么,而這又會幫你取得某種程度的定位。
熟悉度會增強辨識能力。你對這些常見的夢特征越熟悉,就越能在夢中世界進行更精準的定位,也能更好地去幫助別人。很多人報告的另一個有趣的好處就是,他們回憶夢的能力顯著提高了。所以,如果你“認出”了什么,就更可能體會其重要性,因此,也就能更好地記住它。
愛麗絲的夢很簡單。它并沒有感天動地的熱烈情感。盡管如此,這個夢在她人生旅途中所起的作用顯然非常大。她借此擁有了重新進入夢境,并“意識到”這種恐懼是如何在生活中阻礙她的體驗性經歷,同時也獲得了挑戰這種恐懼的體驗。這種體驗首先是以想象的方式進行的,然后逐漸通過越來越現實的方法得以實現。我們都做過和愛麗絲一樣的夢,但并非總會去理解它們。所以,這些夢的潛能通常都被浪費掉了,原因可能是人們并不會費力去記住或錨定他們做過的夢,或者是因為從未嘗試過任何解夢的方法。我建議你與自己的夢中生活建立更良好的關系。
夢每晚都會來敲門。走過去,打開門……看看發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