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與飯店管理專業系列規劃教材:旅游地理》系統地介紹了旅游地理的主要內容和研究方法。其內容主要有:旅游氣候與旅游時間、旅游者空間行為、中國旅游資源、世界旅游資源、旅游環境、旅游交通、旅游地、旅游地圖和旅游信息、旅游線路設計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與飯店管理專業系列規劃教材:旅游地理》內容由淺入深,內容豐富,系統性強,案例分析與理論研究緊密結合。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旅游與飯店管理專業系列規劃教材:旅游地理》可作為旅游管理、地理科學相關專業的基礎課教材,也可供相關學科領域的專業人員、旅游行業人員和旅游愛好者參考使用。
地理現象是自然景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影響其他自然景觀和旅游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旅游地理是由于旅游業的發展而出現的一個新的學科,地理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統性,旅游地理是在地理學孕育之下而產生的。作為應用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旅游學和地理學的一門交叉性學科。隨著旅游管理的精細化、旅游類型的多樣化、旅游活動的廣泛化,社會對旅游地理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三十年來,眾多前輩和同仁們在旅游地理的這片沃土上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旅游地理學教材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版,成為旅游地理界的一件盛事。但由于旅游院校課程設置五花八門,課程之間重復交錯較多,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些問題,加之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本內容相對獨立、重復較少的教材。
針對這門課程內容較多、講授時間較少的特點,本書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為了滿足旅游管理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學習的需要,在編寫過程中每章都提供了典型的案例盡可能地做到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相結合,理論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第二,把旅游氣候和旅游時間單獨作為一章,系統地講解了旅游氣候和旅游時間之間的關系。第三,力求少而精,通俗易懂,省略了難度較大旅游預測理論。
緒論
第一章 旅游氣候與旅游時間
第一節 氣候的季節性
第二節 氣候對旅游的影響
思考題
第二章 旅游者空間行為
第一節 旅游者產生的地理背景
第二節 旅游者的旅游活動行為層次
第三節 旅游者的行為規律
第四節 旅游客流
思考題
第三章 中國的旅游資源
第一節 中國的自然旅游資源
第二節 中國人文旅游資源
第三節 中國社會旅游資源
思考題
第四章 世界旅游資源
第一節 世界旅游地理概論
第二節 世界旅游地理分區
思考題
第五章 旅游環境
第一節 旅游環境概述
第二節 旅游環境容量
第三節 旅游環境的保護
思考題
第六章 旅游交通
第一節 認知旅游交通
第二節 旅游交通的類型
第三節 特種旅游交通
思考題
第七章 旅游地
第一節 旅游地的類型與分布
第二節 旅游地生命周期
第三節 旅游地空間競爭
第四節 區域旅游合作
思考題
第八章 旅游地圖和旅游信息
第一節 旅游地圖
第二節 旅游信息
思考題
第九章 旅游線路設計
第一節 旅游線路分類
第二節 旅游線路設計的方法
第三節 經典旅游線路
思考題
參考文獻
(3)巖溶地貌。巖溶地貌是指碳酸鹽類巖石(主要是石灰巖)為主的可溶性巖石,在以水的溶蝕為主的內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巖溶地貌又稱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巖溶地貌研究始于前南斯拉夫西北的喀斯特高原而得名。中國的巖溶地貌分布很廣,是世界上巖溶地貌分布最廣、最典型的國家,面積約為10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一半以上省區都有巖溶地貌分布,而以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最為廣泛和典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巖溶地貌典型發育地區。其特點表現為:第一,石峰、石林和石芽。石峰有峰叢、峰林及孤峰,石林和石芽也有多種造型。上述景觀地貌在中國以廣西桂林和云南路南石林最具代表性。第二,巖溶洞穴。中國著名的巖溶洞穴有:廣西桂林的蘆笛巖、七星巖,南寧的伊嶺巖,貴州安順的織金洞、龍宮洞,江蘇宜興三洞,浙江桐廬的瑤琳仙境,北京石花洞,遼寧本溪水洞,廣東肇慶七星巖等。第三,石灰華。四川黃龍是中國最大的石灰華巖溶景觀分布區,密布著3000多個石灰華五彩水池,乳黃色的石灰華堆積成的巖溶邊壩,猶如梯田,景色異常迷人。
(4)熔巖地貌。熔巖地貌是地下巖漿涌出地表所形成的地貌。因地殼斷裂、新構造運動或板塊運動,地下巖漿涌出地表而形成熔巖流,同時還伴有大量氣體和其他火山物質噴發。火山噴發過后,便會遺留下各種不同類型的熔巖地貌,主要有火山錐、熔巖臺地、火口湖、堰塞湖等。全世界約有2000座死火山,500多座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一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以及東非的火山帶。由于中國位于前兩大火山地震帶之間,因此火山活動也較為頻繁,各種類型的火山熔巖景觀,已經成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中國熔巖地貌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黑龍江省鏡泊湖、吉林省白頭山天池、云南騰沖火山群、臺灣大屯火山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