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遺蹤/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論叢》以“探尋 上海人文遺蹤,巡禮城市文博前沿”為宗旨。
《都會遺蹤/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論叢》由上海市 歷史博物館主編,主要內容為上海歷史與文物研究, 涉及上海城市史及考古、社會,制度、經濟、人文、 風俗、藝術、生活、掌故等專題研究和文物文獻鑒定 及整理成果,兼涉國際國內城市博物之陳列設計、文 物保護、社會教育、館際交流等內容。本書由張嵐主 編。
史事論說
“天”字號企業與上海氯堿總廠的發展及其企業精神
清代婚禮中的“庚帖”
錢大昕兩組題畫詩的創作時間及相關故實小考
青浦旅滬同鄉會研究
提籃橋監獄絞刑房里的往事
“黃金時代”的盛宴:1933年國立交通大學工業鐵道展覽會
“孤島”時期的上海社會科學講習所
名人舊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懷念恩師范祥雍先生
范祥雍先生的些許往事
憶范家伯伯
范公百年祭
名樓名宅
石庫門建筑過街樓裝飾藝術門類 史事論說
“天”字號企業與上海氯堿總廠的發展及其企業精神
清代婚禮中的“庚帖”
錢大昕兩組題畫詩的創作時間及相關故實小考
青浦旅滬同鄉會研究
提籃橋監獄絞刑房里的往事
“黃金時代”的盛宴:1933年國立交通大學工業鐵道展覽會
“孤島”時期的上海社會科學講習所
名人舊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懷念恩師范祥雍先生
范祥雍先生的些許往事
憶范家伯伯
范公百年祭
名樓名宅
石庫門建筑過街樓裝飾藝術門類
業廣公司及其大樓
“路”中漫步
英租界最早土路之一的九江路
常德路懷舊
譯文天地
萬國商團85周年紀念冊(十)
上海航空中心
往事追憶
我的外祖父戴戟將軍
新書架
追隨昔日的鏡頭——《遠去的背影——老上海人物影集》導讀
1936年12月29日上午8點鐘,又一名殺人犯將在 提籃橋監獄獄內執行絞 刑;這次與上次執行絞刑的時間相隔近四個月。這名 死刑犯三十出頭,身 高1.8米,體重160磅。驗明正身后,監刑官宣布對其 執行絞刑。在經過一 個宗教儀式后,活動地板打開,死刑犯雙腳離地的時 候,突然,“啪”的 一聲響起,頃刻間,一根麻繩斷裂,懸空吊起的囚犯 被重重地墜落在地板 上,頭部受了傷,殷紅的鮮血還在汩汩流淌。
行刑失敗,死刑犯生還。面對這起突發事情,資 深的監刑官臉上不由 地滲出一陣冷汗。但是他頭腦異常冷靜,當即宣布: 第一,中止對死囚犯 的行刑執行,把他迅速送往毗鄰監獄的工部局巡捕醫 院(今上海市中西 醫結合醫院的前身)進行搶救;第二,封閉行刑現場 ,一切人員撤離絞刑 房,保護現場,一切器具保持原狀;第三,暫時限制 兩名行刑執行人的行 動自由,進行嚴格審查。這三條應急措施宣布執行后 ,監刑官馬上向英國 駐上海總領事白理南爵士作了詳細匯報。上海總領事 也感到此事蹊蹺奇 離,不敢擅自處理,他又向英國駐中國大使許閣森爵 士請示。
“死刑不死”的奇遇,立即引發了上海公共租界 工部局警務處、英國 駐華使館、駐滬領館的關注。行刑人還是4個月前的 原班人馬,他們是專程 從香港派來的;執行絞刑用的繩索,也是從香港帶來 的產自菲律賓馬尼亞 的“舶來品”。這個被執行死刑的印度人叫阿特瑪辛 ,生于1904年,1924 年招募來到上海公共租界普陀巡捕房當巡捕,平時工 作勤懇。幾年后,他 把自己的印度籍妻子雪瑪克接到上海安了家,住在普 陀巡捕房周圍附近, 日子過得十分滋潤。阿特瑪辛的妻子雪瑪克長得豐乳 肥臀,十分性感,媚 美動人。普陀巡捕房有個叫巴哇新的印度巡捕,是個 單身漢,與阿特瑪辛 是同事。他平時常到阿家串門聊天。有時還向雪瑪克 大獻殷勤,以博其好 感。
1936年10月13日晚上,正逢阿特瑪辛值夜班, 家中只有雪瑪克一人在 家,心懷歹念的巴哇新借故來到其家。一番寒暄客套 后,巴哇新淫心畢 露,對雪瑪克污言穢語,調戲親吻,繼而強行脫去她 的衣裙,妄圖進行奸 淫。由于雪瑪克的奮力抵抗,奸污未遂,巴哇新只好 灰溜溜地走了。次日 早上,阿特瑪辛值勤歸來,雪瑪克含著淚水向他訴說 昨晚的遭遇。生性剛 烈、懔悍的阿特瑪辛聽后,怒氣沖天,對此事既不向 上司匯報,也沒向警方 報案,決定自行解決,以解心頭之恨。
當日上午,在普陀巡捕房的浴室內,阿特瑪辛用 事先藏在身上的尖刀 刺向巴哇新的胸膛,巴當場斃命。一場未遂的風流案 ,釀成了一場巳遂的 故意殺人案。阿特瑪辛自知人命攸關,就拿起這把帶 血的尖刀,作為案發 的物證,向自己所在單位普陀巡捕房投案自首。舊上 海公共租界內的印度 巡捕人數很多。如果從民族結構來講,又可分為錫克 族和旁遮普族兩類。
一個信奉佛教,禁吃牛肉,不抽煙,但是允許飲酒; 另一個信奉伊斯蘭 教,吃牛肉,可抽煙,但是嚴格禁酒。這兩個民族的 生活習慣正好相反。
為此,由于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印度巡捕之 間經常發生沖突。工 部局警察當局曾為此事傷透腦筋,總想軟硬兼施分化 瓦解,以期提高巡捕 的自身素質。這起激情殺人案,事出有因,作案人案 發后又主動投案,既 無前科,又無劣跡,從量刑角度上講,有從輕、從寬 處理的理由。但是巡 捕房傾向從嚴懲處,以一儆百。
11月17日,阿特瑪辛被一審判處死刑。雖經其妻 子雪瑪克高薪聘請外 籍律師力克斯陳述理由具狀上訴,但是在二審時,英 籍法官仍然維持原判 駁回上訴,并定于當年的12月29日,對其執行絞刑。
執行人特地從香港 專門派來,為了謹慎起見,正式執行前的一天,工部 局警務處還命他們進 行過模擬試驗。特地用略重于死囚犯體重的沙包進行 預習操作,應該說工 作很注意細節,做到了慎之又慎。可是,正式行刑時 ,還是發生了繩索斷 裂,死囚犯未死的重大事故。這不僅受到了上司的訓 斥,并且驚動了英國 的駐滬領事和駐華大使;還讓嗅覺靈敏的記者搶到新 聞賣點,在街頭巷尾 進行炒作,以奇聞趣事吸引大眾的眼球。
工部局警務處的長官,冷靜分析推測了這起事故 的三種可能性:絞刑 用的繩索被人調包,死刑執行人被死囚犯或家屬收買 ,行刑設備存在問 題。為此,英國駐上海總領事白理南爵士組織有關官 員親赴提籃橋監獄調 查,以后又派人按照死囚犯的重量準備了一個沙包進 行模擬試驗,一切都 按照規范化的動作處理,當推動手閘、打開活動地板 、沙包懸空吊起的時 候,相同的后果卻再一次重演,繩索又一次斷裂。他 們仔細對絞刑架進行 了檢查。事情終于水落石出,毛病出于這根“工”字 形的絞架上。這根絞 架的棱角銳利,吊有100多磅重量的繩索在下滑過程 中與絞架發生摩擦, 致使繩索斷裂。所以可以認定死刑犯執行絞刑時,與 執行絞刑人員無任何 關聯;發生繩索斷裂,完全系一起意外事故。在場的 英籍官員如釋重負, 寫好模擬試驗結果的報告,白理南總領事又向英國駐 華大使許閣森作了匯 報,陳述事情之經過始末。P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