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表達學》是一部闡發和揭示現代漢語語聲表達規律的實用科學著作。該著作突出了基礎性與前沿性的有機統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有機融合,第一次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漢語語聲表達的實現路徑,完成了現代漢語語聲由“被動師承”到“心領神會”的質變和飛躍。
在語音方面,該著作從音素著眼,從音頻入手,立足于“漢字同根”而“語音相歧”這一語音根源,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定性依據,首次制定出了發音過程的數字量化標準和更為精到的變聲器官阻塞量化標準,對于現代漢語的普及、推廣以及合成語音的現代化建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在語流方面,該著作從聲區著眼,從音域入手,立足于“字調”和“語調”這一語流根源,剖析了聲音的生理屬性、物理屬性和社會屬性間的語流變化內核,揭示了音高、音強、音色的語流形成機制及其變化規律,對于現代漢語的旋律化傾向以及語聲的美學表達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在節律方面,該著作從音節著眼,從語素入手,立足于“望文生義”和“一語破的”這一節律根源,理清了漢語構詞方式和語聲表達節律間的內外關聯,破解了以詞根為核心的緩、急、頓、挫法則及其外在的語聲規律,對于現代漢語的節奏性律動以及清晰表達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現代漢語表達學》,內容圖文并茂,表述深入淺出,可廣泛適用于不同年齡段、不同方言區的普通話推廣,亦適用于特殊人群(聾啞)、國外人群的普通話技能提升,也適用于大學中文、播音主持和漢語表達等方面的專業學習及研究,還適用于現代漢語的標準化建設和計算機語音合成、語音識別等領域。
第一部分 普通話語音釋義第一章 語音的構成要素 第一節 語音的生理屬性——成聲器官 第二節 語音的物理屬性——聲音質量 第三節 語音的社會屬性——音義要素第二章 成聲之母——聲母 第一節 聲母的生成機理 第二節 聲母的呼出流程第三章 韻轍之母——韻母 第一節 單韻母的發音機理及其發音流程 第二節 二合元音復韻母的發音機理及其發音流程 第三節 三合元音復韻母的發音機理及其發音流程 第四節 鼻音韻母的發音機理及其發音流程第四章 成聲調式——聲調 第一節 聲調產生的物質基礎 第二節 聲調的內涵和外延 第三節 聲調的丟失——輕聲 第四節 聲調的弱化——虛讀 第五節 聲調的音高訓練第五章 音節的音素變異——音變 第一節 e r與前鄰音節的音素變異——兒化 第二節 a與前鄰音節的音素變異——“啊”變第二部分 普通話語流釋義第六章 普通話的語聲旋律 第一節 色彩語流產生的音高要素 第二節 色彩語流產生的音強要素 第三節 色彩語流產生的音色要素 第四節 色彩語流的核心要素——音強和音色 第五節 色彩語流的表現形式 第六節 色彩語流的實現方式 第七節 語流的內質及其表達格式 第八節 慣用語的語流樣式 第九節 歇后語的語流樣式 第十節 諺語的語流樣式第三部分 普通話節律釋義第七章 普通話的語聲節律 第一節 普通話節律表達的音長要素 第二節 普通話語聲節律的實現方式 第三節 詞的結構及其語聲節律 第四節 固定短語的語聲節律 第五節 富含語聲節律的文稿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