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洋務運動、甲午戰爭、西安新政、預備立憲等重大歷史事件撞擊晚清脆弱的政治神經時,輪船招商局跨國并購、上海地產股市泡沫、國際橡膠風波黑幕等經濟與金融風暴,徹底摧毀了蹣跚前行的大清王朝。資本決定國家命運!什么樣的政治改革都無法挽救瀕臨崩潰的金融體系。龐大的大清帝國轟然倒塌在資本的圈套中,空留無盡傷痛、無盡遺恨……
全書從經濟、金融視角講述晚清最后三十年的歷史,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一樣的晚清。集中描述了在英法美德日等帝國主義列強的覬覦陰謀、大清政商界的權謀利益傾軋及眾多大清子民的盲目無知交織中,風雨飄搖的晚清的興衰起伏。
國內首部從經濟、金融視角解密晚清覆滅的財經小說
晚清三十年之沉浮博弈,呈現最鮮活最具說服力的改革鏡鑒
教科書告訴我們,那一段歷史是滿洲八旗的腐朽無能,辛亥革命的輝煌,北洋政府的操蛋。
晚清歷史,只有鴉片戰爭、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只有慈禧、李鴻章、康有為、袁世凱?
企業兼并、股市崩盤、地產泡沫、內幕交易、銀行擠兌、跨國黑幕,這一切早就曾上演!
或許,這些過往若未塵封遺忘,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
輪船招商局如何走出上市申請、發行融資、并購擴張之路?
英美怎樣通過股價、房產、生絲這出三簧戲引發金融風暴?
光緒為還賠款發行昭信股票,為何會引發全國性的賣官鬻爵?
上海國際橡膠風波背后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跨國金融黑幕?
一場無硝煙的金融風暴,徹底摧毀大清帝國。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晚清。
開平煤礦創辦者唐廷樞去世受十三國領事館降旗致哀
美國總統胡佛參與威逼誘騙獲得開平煤礦撈到第一桶金
駐俄公使楊儒摔折雙腿仍萬里奏疏令慈禧老淚縱橫
85歲高齡老翰林伍肇齡杵棍為保路奔走呼號
留日學生李培仁為抗議清廷出賣山西礦權寫下絕命書跳水自殺
牛廣生、趙振清割肉血寫請愿書促朝廷組內閣開國會
…………
險象環生 盤根錯節 步步為營 覆雨翻云 厚顏無恥 狼子野心
國內首部從經濟、金融視角解密晚清覆滅的財經小說
晚清三十年之沉浮博弈,呈現最鮮活最具說服力的改革鏡鑒
教科書告訴我們,那一段歷史是滿洲八旗的腐朽無能,辛亥革命的輝煌,北洋政府的操蛋。
晚清歷史,只有鴉片戰爭、戊戌變法、洋務運動?只有慈禧、李鴻章、康有為、袁世凱?
企業兼并、股市崩盤、地產泡沫、內幕交易、銀行擠兌、跨國黑幕,這一切早就曾上演!
或許,這些過往若未塵封遺忘,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就不會發生。
輪船招商局如何走出上市申請、發行融資、并購擴張之路?
英美怎樣通過股價、房產、生絲這出三簧戲引發金融風暴?
光緒為還賠款發行昭信股票,為何會引發全國性的賣官鬻爵?
上海國際橡膠風波背后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跨國金融黑幕?
一場無硝煙的金融風暴,徹底摧毀大清帝國。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晚清。
開平煤礦創辦者唐廷樞去世受十三國領事館降旗致哀
美國總統胡佛參與威逼誘騙獲得開平煤礦撈到第一桶金
駐俄公使楊儒摔折雙腿仍萬里奏疏令慈禧老淚縱橫
85歲高齡老翰林伍肇齡杵棍為保路奔走呼號
留日學生李培仁為抗議清廷出賣山西礦權寫下絕命書跳水自殺
牛廣生、趙振清割肉血寫請愿書促朝廷組內閣開國會
…………
險象環生 盤根錯節 步步為營 覆雨翻云 厚顏無恥 狼子野心
李德林,著名財經作家,《證券市場周刊》編委,多家網站專欄作者,“《南方周末》致敬2008年度經濟報道”“影響中國華語傳媒盛典年度經濟報道”“中國資本市場20周年最具影響力財經傳媒人”等獎項獲得者。2004年出版的《德隆內幕》被評為“2004年度最受中國企業家歡迎的十本商業圖書”。另著有《陰謀》《陰謀2》《天下第一莊》《迷影豪莊》《高危滲透》《黃光裕真相》《高盛陰謀》《我所知道的國美真相》《暗戰1840》等多部作品。
1872資本封喉
1872年1月23日,紫禁城北風狂卷。
寅時三刻,朦朦朧朧的夜色還籠罩著皇城,內閣大學士宋晉坐在朝房的茶幾邊,從懷里摸出懷表看了看,這個時候帝國皇帝同治還在夢中。旁邊的大臣們圍在一起閑聊,突然門上的棉布風簾掀起來了,直隸總督兼署北洋大臣李鴻章一步跨進來。身材魁梧的李鴻章將官帽摘下來,輕輕地抖了抖,接著又抖了抖身上的沙塵。朝房頓時安靜下來。宋晉瞟了一眼李鴻章,不禁打了一個哆嗦,順勢摸了摸放在左袖筒里的折子,還帶著自己的體溫。
卯時的鐘聲響起來,一名太監掀開了風簾。凈鞭三聲響,群臣魚貫而入養心殿,還沒有親政的小皇帝同治哈欠連天,小毛孩兒沒有一點皇帝的威儀,簾子后面的西太后慈禧輕輕地哼了一聲,同治皇帝頓時規規矩矩地坐端正了。
沒等李鴻章說話,宋晉就迫不及待地走出群臣班列,上奏小皇帝,要求內閣否決福州船政局昨日的撥款請求,并宣布馬尾船廠停止造船——由于連年造船,馬尾船廠的經費已撥用至四五百萬兩,“靡費太重”,兩次鴉片戰爭已經結束,太平軍匪患也已經剿滅,因此朝廷不必在傳統水師木船外再造輪船,增加巨額費用,尤其是在財政如此緊張之時還“殫竭脂膏以爭此未必果勝之事,殊為無益”。
宋晉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現在國家反正內外都沒有仗打了,耗盡國家的財力跟外國人比造船,能造好甚至比洋人的還好嗎?這樣白費功夫、浪費銀子的洋務搞了也沒意思。宋晉說著說著,瞟了一眼旁邊的李鴻章。李鴻章臉上毫無表情。宋晉微微地抬了抬頭,同治皇帝在龍椅上揉了揉惺忪的睡眼,顯得百無聊賴。宋晉終于說完了最后一句話:江南制造局跟馬尾船廠一個模式,都應該關門。
旁邊的李鴻章眉宇一顫,面色十分凝重。
整個朝堂頓時亂轟轟一片,耳語不斷。宋晉這簡直就是在打李鴻章的臉,天下人誰不知道,江南制造局是李鴻章跟大清帝國的再造者,更是湘軍領袖曾國藩創立的洋務樣板企業,將江南制造局關門豈不是否定了李鴻章的洋務功績?
李鴻章很鎮靜地走出群臣班列:“啟奏皇上,宋大學士所說在理,造船應該停止。”
此言一出,朝臣們的目光立刻都齊刷刷地盯住了李鴻章,紛紛搖頭不解,宋晉也很驚訝地看著李鴻章,很顯然這在他的意料之外。同治皇帝也開始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
在簾子后面的慈禧太后一看朝堂上炸開了鍋,也是眉頭緊鎖。
宋晉不僅曾經是英法聯軍攻打北京留守護城的功臣,還在辛酉政變過程之中潛伏在慈禧太后的對手里面,成為慈禧太后奪取中央大權的忠誠內應,慈禧太后的軍功章里,宋晉居功至偉。但慈禧太后也拿這個宋晉頭大,辛酉政變之后,宋晉擢升工部侍郎,窮苦出生的宋晉是十年寒窗的八股文人,對浪費是看不慣的,別說馬尾船廠耗費了幾百萬兩銀子,就是先皇咸豐的陵寢,這窮文人都說太浪費了。現在宋晉已經是內閣大學士了,大清王朝在平定太平軍匪患之后,滿洲八旗日漸衰落,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一幫再造社稷的大功臣成了帝國的權力中樞,慈禧太后一方面要提防老情人奕?,一方面又要鉗制這些漢人的權力,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漢人遏制漢人,政變大功臣宋晉正好是鉗制李鴻章的理想人選。
馬尾船廠跟江南制造局確實耗費了朝廷不少銀子,慈禧太后又通過安插在曾國藩與李鴻章府上的密探掌握了重要情況。李鴻章跟曾國藩通過書信商議民辦商船貨運的事情,李鴻章的機要秘書盛宣懷,就是那個久考不中的落魄秀才已經進入籌劃階段,一旦李鴻章跟曾國藩創辦商運輪船,那又將是洋務派向朝廷索要銀子的一個絕好機會,現在將馬尾船廠跟江南制造局給關了,洋務派也就不會再要銀子,他們也就不會整天在朝堂上或者背地里相互攻訐。
現在,宋晉將一顆地雷扔到朝堂上,總得有個說法,否則皇權威信何在?慈禧腦子里也有點沒有轉過來,以李鴻章的脾氣秉性看,怎么可能在宋晉面前一敗涂地呢?兩人根本還沒有交手,難道這個李合肥背后又有什么鬼把戲?還有那個遠在西北的左宗棠,雖然現在沒管著馬尾船廠,當初看到李鴻章創辦了江南制造局,那可是拍著胸脯,從商人胡雪巖那里拆借銀子創辦的。為了能將馬尾船廠成功地辦下去,左宗棠這個老狐貍三請丁憂的沈葆楨出任福州船政大臣,主抓馬尾船廠的工作,可見其有多么上心。一直以來,左宗棠對馬尾船廠也從未徹底放棄過。這家伙現在西北握有重兵,可惡的沙俄人扶植了傀儡阿古柏進軍我西北門戶、帝都咽喉新疆,得罪不得。慈禧太后仔細權衡,一旦兩個船廠都關門了,老情人領銜的洋務派可就要翻天了,他們的中堅力量都是像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沈葆楨等地方總督、巡撫一類的高級官員,一旦奕?煽動這些人合起來對付她們孤兒寡母,自己就得不償失。思慮再三,慈禧太后命人將宋晉的折子先收走了,讓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好好商量之后再議。
李鴻章的秘書盛宣懷聽到了宋晉在朝堂上語驚四座的上奏,風風火火地闖進了李鴻章的書房。
“中堂大人,前段時間你讓我清理江南制造局旗下的公司,現在問題基本都解決了,現在就因為宋晉那個頑固老頭兒的幾句話,你就真的同意將江南制造局給關了?”盛宣懷有點激動,兩手一攤,痛心疾首地陳訴道,“中堂大人,江南制造局可是洋務派的樣板企業,如果關閉了江南制造局,就意味著對洋務派的否定,進一步也是對你提出的海防國防策略的否定呀。”
李鴻章放下手上的書卷,一臉的輕松:“杏蓀呀,我知道這段時間你辛苦了,你放心吧,江南制造局是關不了的。”
盛宣懷突然搞不明白李鴻章這個人了,自己跟隨李鴻章也有些時日了,大人今天說話怎么有點顛三倒四的呢?
“中堂大人,你不是在朝堂上跟宋晉站在一邊,同意將江南制造局關了嗎?”盛宣懷忍不住追問到。
李鴻章呵呵一笑:“我說杏蓀啊,看來你還是年輕呀,江南制造局可以說是我跟恩師曾國藩的洋務實驗田,也是我提出海防國策的后勤保障基地。你想過沒有,這個江南制造局這些年給我帶來多大的壓力,籌錢都愁白了我的頭發,這么大的企業,沒有銀子,我惱火呀。”
盛宣懷聽著聽著眼前一亮,臉上慢慢地露出了微笑。李鴻章五十多歲成為核心領導人,智慧非常人所及。江南制造局的規模小于馬尾船廠,如果說資金壓力大,那么李鴻章的壓力絕對沒有左宗棠的壓力大,如果說李鴻章割不下江南制造局這塊心頭肉,左宗棠更是割舍不下,宋晉的第一目標是馬尾船廠。李鴻章太了解左宗棠的脾氣了,這一次李鴻章同意關閉船廠,左宗棠肯定要跳出來反對。宋晉這一次明面上是財政不濟,無力造船,一旦船廠關閉,左宗棠靠錢莊拆借銀子維持運轉的蘭州制造局關門只是時間問題。看來李鴻章今天在朝堂上就是要讓左宗棠物極必反,盛宣懷向李鴻章深深地鞠了一躬,退出書房。
李鴻章陷入了沉思,今天朝堂上慈禧太后收走了宋晉的折子,還讓大臣們好好商量商量,這種不支持也不反對的舉動讓李鴻章有些無奈。這就是統治者的御臣術,只可惜現在大清王朝已經中落,應該學習鄰居小日本明治維新那樣進行經濟制度上的變革,才能真正讓大清王朝強盛起來。這一點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慈禧太后應該比宋晉那樣頑固不化的老家伙更清楚大清王朝的形勢。都到這個時候了,慈禧還在想著讓宋晉這樣的人來鉗制洋務派,用政治手段鉗制經濟制度的變革,進一步達到鉗制其政治膨脹的目的。這一切都注定洋務運動只能是一場變態的制度變革,扭曲而悲壯。
在李鴻章的心里,江南制造局是萬萬不能關閉的。想當初李鴻章奉湘軍首領曾國藩的命令,率領6500名剛剛招募來的淮軍子弟乘英國輪船到達上海,與洋人聯合圍剿太平軍。一直跟隨曾國藩的李鴻章那一次可是開了眼界,當看到洋兵洋器,對其精利的武器,整齊的陣容,李鴻章是滿臉驚奇,即使有千個帝國王爺武士僧格林沁,面對這樣的尖銳火器,也只能是板上魚肉,充當炮灰的下場,可想而知,帝國這么多年受人欺負也就不足為奇了。那一次洋槍隊的刺激讓李鴻章的腦子里不斷閃現尸體橫飛的太平軍叛軍,同樣在這十年中,洋人老毛子也用這些火器與船只將帝國的子民打得血肉模糊。同治三年春,李鴻章在寫給總理衙門大臣、領軍機大臣、恭親王奕?的信函中說:“鴻章以為中國欲自強,則莫若學習外國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