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誰要抓住創新思想,誰就會成為贏家;誰要拒絕創新的習慣,誰就會平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正如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個民族要對人類作出貢獻,列于世界先進民族的行列,同樣離不開人的因素。關鍵的一點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養成是關鍵的,是核心。
因此,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交接點,現在的我們,正站在這個新時代的入口處。誰站對了位置,誰就會被這個時代所選擇。正如凱文?凱利所說:“屬于20年后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被發明。所以,你們還不晚。”
創新是必由之路
“創新”是當今全世界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人類已經進入―個密集的創新時代。
什么是創新呢?
古今中外,有著許許多多的解讀。其實,創新是指人們為了發展的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是人類思維能力的最高體現。
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原始到現代的進化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人們學會了駕馭馬匹以代替步行;當人們覺得馬車仍不夠快時,就有了汽車;當人們幻想著能夠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時,就有了飛機……人類就在不斷創新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現在的競爭,更是速度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爆炸”,新的職業、新的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產生。人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無論是我們個人,還是一個團體在這個充滿變化、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都面臨生存的考驗。
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誰要抓住創新,誰就會成為贏家;誰要拒絕創新的習慣,誰就會平庸!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正如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個民族要對人類做出貢獻立于世界的先進行列,同樣離不開人的因素,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養成是關鍵的,是核心。
當今中國最缺乏的不是人才,也不是資金,而恰恰就是創新能力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代交接點,現在的我們正處于這個新時代,誰站對了位置,誰勇于創新,誰就會被這個時代所選擇。正如美國《連線雜志》創刊主編凱文·凱利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的2014(首屆)中國社群領袖峰會上所發表的“創新與未來”的主題演講中所說的:“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創造出來。因此,你還不算晚!”
一、創新,你就是天才
道在日新,藝亦須日新,新者生機也,不新則死。——徐悲鴻
1.競爭,要么創新,要么死亡
2.敢為天下先——創新的獨創性
3.打破舊規則的束縛——創新的顛覆性
4.你新我變——創新的靈活性
5.有益于發展——創新的進步性
6.“創字旁邊兩把刀”——創新的風險性
7.只有逗號、沒有句號——創新的持續性
8.人人都是創新之人——創新的普遍性
二、充分利用大腦的兩個半球
對于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哈耶克
1.別讓你的大腦沉睡著
2.右腦是負責“創新”的
3.最神奇的空間想象力
4.大腦潛能的自我覺醒
5.讓思想永遠處于不安分的狀態
6.創新與邏輯二者的關系
7.按照聰明的方式去思考
8.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9.我們的大腦,用進廢退
三、突破“路徑依賴”的束縛
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卓別林
1.路徑依賴是舒服的產物
2.“路徑依賴”的枷鎖
3.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
4.從眾,思想的依賴性
5.跳不出來就是井底之蛙
6.顛覆性的互聯網思維
7.沒有絕對的不可能
8.凡事問個“為什么”
9.做一個獨立思考的“孤狼”
四、一切都是從想象開始的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想象力,則意味著他已經失去了豐富的創造力。——杜威
1.最像神的想象力
2.想象力是創意的加工廠
3.第一要敢想,第二要會想
4.展開你想象的翅膀
5.舉一反三的聯想思維
6.“熵”增加的無序聯想
7.舉一反三的發散聯想
8.似曾相識的類比聯想
9.葉落而知秋的伴生聯想
10預見趨勢的縱向聯想
五、旋轉180度去思考
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倒立看就可以變成可能。
——馬云
1.逆向思維——倒立著看世界
2.由結果向前推的本末逆向
3.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角度逆向
4.殺雞用牛刀的方式逆向
5.坐在對方椅子上的易位逆向
6.濃縮精煉的減縮逆向
7.相互矛盾的對比逆向
8.非一般的營銷逆向
六、大數據時代的系統思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
1.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
2.系統思維方式的整體性
3.系統思維方式的綜合性
4.系統思維方式的結構性
5.系統思維方式的立體性
6.大數據時代的系統思維
七、模仿是創造的第一步
現在競爭優勢往往來源于更有效地利用其他人的創新成果。——亨利?切薩布魯夫
1.巧于模仿的日本人
2.模仿,是創新的根
3.你不需要重新發明輪子
4.改進也是創新
5.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6.不但形似,更要神似
7.站在巨人肩上模仿
八、靈感是人類另一個認知系統
在晚上行將就寢的時候,詩的后半的意趣又襲來了……那種發作大約就是所謂的“靈感”吧?——郭沫若
1.潛意識中的神秘力量
2.潛意識是創新的素材庫
3.直覺,人的第六感覺
4.靈感是思維的高潮
5.頓悟型靈感
6.啟示型靈感
7.觸發型靈感
8.夢幻型靈感
9.傻瓜與天才的互變
競爭,要么創新,要么死亡
誰要抓住創新思想,誰就會成為贏家;誰要拒絕創新的習慣,誰就會走向死亡 !
創新,是當今全世界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密集的創新時代。
什么是創新呢?
古今中外,有著許許多多的理解、解釋、解讀和說法。其實,創新是指人們為了發展的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或產生某種新穎、獨特的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動。
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原始到現代的進化歷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人類學會了駕馭馬匹以代替步行,當我們覺得馬車仍不夠快時,我們就幻想著能夠像鳥一樣自由地飛翔,于是就有了飛機……人類社會是在不斷創新中得到飛速發展的。
人類的創造力現在正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的速度發展著。公元 60 年,古羅馬皇帝尼祿用祖母綠寶石制成的透視鏡觀看角斗士的表演。到了公元 14世紀,威尼斯工匠才將玻璃打磨成凸透鏡,然后裝入鏡框內制成了望遠鏡。從祖母綠寶石透視鏡到望遠鏡,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歷經了 1300 多年。如果祖母綠寶石透視鏡是個現代發明的話,這個發明進化的時間跨度將會被大大縮短。因為現代技術使得鏡片的設計和測試變得簡單而輕松。
現在的競爭,更是速度的競爭。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爆炸”,新的職業、新的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產生。有資料顯示,近 100 年來科技創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速度和成果,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人類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團體,在這個充滿變化、日新月異的社會中都將面臨生存的考驗。如何發展創新思維,直接關系到我們的事業是“死”還是“活”。
就 IT(信息技術)界來說,成功的例子不計其數,但凡成功的企業都離不開“創新”二字。蘋果手機為什么能夠處處領先?首要原因是蘋果公司認識到,自己本來就并不強大,如果沒有創新,就無法建立自己的特色,就會落后,然后被淘汰。要知道,在十多年前,當喬布斯還沒有回歸蘋果公司的時候,蘋果公司的市值還不到 40 億美元,而且還有著高達 10 億美元的虧損。然而,到了2014 年 6 月份,市值已經高達 5410 億美元,登上了全球最有價值公司的寶座,這種飛躍在當今世界來看簡直是一個奇跡。蘋果公司這個奇跡并非是上帝恩賜的,而是自己創造的,創造這個奇跡的人就是喬布斯。在喬布斯的帶領下,蘋果公司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包括優秀的工業設計,鮮明的設計理念,完美的用戶體驗以及強大的技術支持。通過這些特色,喬布斯讓蘋果手機成為數碼科技界的風向標。每當蘋果公司推出一款新產品,世界就會引起一場風暴,配備蘋果產品已經成為人們前衛的象征,這就是蘋果公司所蘊含的魅力,創新所釋放的力量。
然而,當我們看到蘋果公司一次又一次獲得成功的同時,卻不得不為微軟的前景所擔憂。
我們都知道,微軟曾經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公司。1995 當 Windows95 發布的時候,為了能夠率先買到正版操作系統,粉絲們從午夜開始便在電腦商店的門外排起了長隊,紐約的帝國大廈甚至裝點上了微軟公司的色彩——紅、黃、綠三色。然而,對于 Windows 操作系統和 Office 辦公套件這兩大產品的過于偏愛,導致了微軟公司一再錯失在其他技術領域領先的大好機會。這種偏愛甚至滲透到微軟公司的各個部門,這更導致微軟公司在面臨新競爭對手的挑戰時,無法做出快速的回應。一位軟件工程師表示,“哪怕是你想要編寫的任何一個程序,都必須圍繞著 Windows 或者現有產品。這令人感到非常困惑,因為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去解決問題,而這些問題與你的產品沒有關系。就是這一點,讓你開發產品的速度減緩了下來。”
正因為如此,微軟公司在隨后的市場競爭中步步錯失先機。蘋果公司早在2001 年便發布了 iPod 音樂播放器,而直到兩年之后,微軟公司的高管還在試圖想出如何與蘋果公司對抗的方法。在 2006 年 11 月 14 日,微軟公司才推出了自有音樂播放器 Zune。在該設備推出僅僅 45 天之后,喬布斯便發布了把手機、音樂播放器、互聯網接入、照相機和其他 Zune 所不具備的功能融為一體的 iPhone 手機。Zune 很快便在市場中遭受了慘敗的結果。
不僅在新的多媒體業務上節節敗退,微軟公司在曾經引以為豪的操作系統上也跌了大跟頭。看看 Android(安卓)、Mac OS、Linux 這些系統,每時每刻都在蠶食著 Windows 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方面,隨著蘋果產品的風靡以及 Android 系統的日益強大,微軟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節節敗退,許多 IT 巨頭都開始倒戈相向。
這正如經濟學大師哈耶克所說的,他甚至把創新機制看作是一種文明能否涅槃的必要條件,他在《自由秩序原理》一書中曾說:“一種文明之所以停滯不前,并不是因為進一步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已被完全試盡,而是因為人們根據其現有的知識成功地控制了其所有的行動及其當下的境勢,以至于完全扼殺了促使新知識出現的機會。”
有進化必然就有退化。沙漠化就是自然界的一種退化;溫室效應也是自然界的一種退化;還有許多、許多!有的甚至是惡化!人類、人類社會、社會的組織,也是如此。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組織,如果不思考自己的命運,不思考和加強自身的建設,就要退步、退化,以致消亡。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多少國家?很多很多!中國悠久的歷史進程中,就出現
過許多大小國家,此興彼衰。有的民族,也曾經立于世界之林,也曾經崛起過、輝煌過,但是,有的漸漸落后、落伍了,衰敗了。
中外許多企業,建立、輝煌、破產、倒閉,也是多之又多。
因此,這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但前提是你必須去
創新。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得更直接:“要么創新,要么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