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劉心武浸淫紅樓夢28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其主要部分有四,其內容包括推演和探究紅樓夢后80回真實故事的《紅樓夢80回后真故事》,個性品讀紅樓神韻的《紅樓眼神》,咬文嚼字細諳精奧的《紅樓拾珠》,小小視角隱含大智慧的《紅樓細處》。
推演曹雪芹原筆真意的八十回后走向和結局 咬文嚼字品讀紅樓的神韻和美學
劉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研究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征,以《班主任》聞名文壇,長篇小說《鐘鼓樓》獲得茅盾文學獎。20世紀90年代后,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系列講座,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4年推出最新長篇小說《飄窗》。
《紅樓夢》八十回后真故事
第一講全本《紅樓夢》之謎
第二講第八十一回之謎【1】
《紅樓夢》結構之謎
第三講第八十一回之謎【2】
賈迎春之謎
第四講第八十一回之謎【3】
香菱之謎
第五講第八十二回至第九十回之謎【1】
賈家獲罪之謎
第六講第八十二回至第九十回之謎【2】
賈惜春之謎
第七講第八十二回至第九十回之謎【3】
襲人、麝月之謎
第八講第九十一回至第九十九回之謎【1】
賈探春之謎
第九講第九十一回至第九十九回之謎【2】
王熙鳳、巧姐之謎
第十講第九十一回至第九十九回之謎【3】
李紈之謎
第十一講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謎【1】
獄神廟之謎
第十二講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謎【2】
《金陵十二釵副冊》之謎
第十三講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謎【3】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謎
第十四講第一百回至第一百零八回之謎【4】
《情榜》之謎
第十五講第八十一回至第一百零八回回目之謎
紅樓眼神
《紅樓眼神》自序
下死眼
鏡內對視
殺雞抹脖使眼色兒
乜斜著眼
賈政一舉目
相對笑看
以目相送
紅樓拾珠
世法平等
事若求全何所樂
是真名士自風流
惟大英雄能本色
小心沒有過逾的
到底還該歸到本來面目上去
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
大小都有個天理
樸而不俗直而不拙
竟是拈鬮公道
狀元榜眼難道就沒有糊涂的
太滿了就潑出來了
推倒油瓶不扶
看著多多的人吃飯最有趣的
從小兒世人都打這么過的
賣油的娘子水梳頭
讀書人總以事理為要
黃柏木作磬槌子
牛不吃水強按頭?
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
清水下雜面你吃我看見
失了大體統也不像
提防著怕走了大褶兒
蝎蝎螫螫老婆漢像
搖車里的爺爺
揚鈴打鼓的亂折騰
管誰筋疼
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
可著頭做帽子
倉老鼠和老鴰去借糧
黑母雞一窩兒
抓著理扎個筏子
丈八的燈臺
自古嫦娥愛少年
浮萍尚有相逢日
老健春寒秋后熱
隔鍋飯兒香
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
千里搭長棚
柳藏鸚鵡語方知
賈母論窗
紅樓細處
《紅樓夢》里的寵物
大觀園里的承包與均富
和碩淑慎公主
見識獄神廟
留榪子蓋頭的小廝
門禮茯苓霜
小吉祥兒問雪雁借衣
寶官和玉官
蓮花兒眼尖
北院大太太
阿其那之妻
凈餓
兩代榮國公
玉帶林中掛
邂逅大行宮
傅恒何時歸故里?
科頭抱膝軒中人
讓世界知道曹雪芹和《紅樓夢》
推薦《紅樓夢》周汝昌匯校本
耋耄老翁來捧場
——赴美講紅雜記
周老贈詩有人和
——赴美講紅雜記
公眾共享的紅學
——馬凱《孔方中觀(紅樓夢)》序
揭秘劉心武
附錄劉心武文學活動大事記
第一講全本《紅樓夢》之謎 來聽一首詩:“莫問金姻與玉緣,聚如春夢散如煙。石歸山下無靈氣,縱使能言亦枉然。”很顯然,這是跟《紅樓夢》有關系的詩。這位詩人看的是一部有頭有尾的《紅樓夢》。《紅樓夢》里包含著“金玉姻緣”的故事。他看到故事里面“金玉姻緣”“聚如春夢”的情景,也看到了“散如煙”的結局。《紅樓夢》一開始就講,在天界有一塊大石頭,后來被一僧一道帶到了人間,隨著賈寶玉在人間經歷了一番離合悲歡、興衰際遇,最后又回到了天界,回到了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有個空空道人看到回歸山下的石頭,上面出現好多文字,這個文本就是《石頭記》。空空道人把它改名為《情僧錄》,帶到人間,這個文本又有了其他的名字,其中一個名字就是《紅樓夢》。
寫上面那首詩的人讀過全本的《紅樓夢》,他用詩歌來陳述他的印象,發出他的感慨。
有人會說,這個人讀了《紅樓夢》,有頭有尾,寫了首詩,這有什么稀奇啊?我就讀過《紅樓夢》,我讀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就有頭有尾。但你要知道寫這首詩的人,可不是當今的人,是清朝乾隆時代的人。這個人叫富察明義,字我齋。他是乾隆朝初期的一個不太得意的貴族后裔,他祖上曾經風光,但是到他這一代,他只當上一個小官,在清官的上駟院,就是養馬的地方,俗稱御馬園,當“執鞭”的一個小官。御馬園就是為皇帝養馬,給皇帝備馬,皇帝要用馬的時候,派人跟著,這樣一個機構。這個人官運不濟,但是喜歡讀書,喜歡寫詩,他把自己寫的詩,編成一個集子,叫做《綠煙瑣窗集》。他的詩水平不高,沒有很多人欣賞,估計是自個兒抄出來,自我欣賞,或者在親友之間,小范圍流傳一番。但是這個《綠煙瑣窗集》,是研究《紅樓夢》的重要資料。這本《綠煙瑣窗集》穿越滄桑的歲月保存下來了,就在北京圖書館里,可以去借閱、研究。《綠煙瑣窗集》里面有關于《紅樓夢》的詩,不止一首,是一組,有二十首,剛才我念的就是這二十首之一。可見富察明義他當時在乾隆朝讀過一個有頭有尾的《紅樓夢》。
為什么我說它不是你現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呢?這個《綠煙瑣窗集》,它里面那些詩的寫作年代,是可以推敲出來的,寫得最晚的詩,據專家考證,不會晚于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這本詩集里的詩大體上是根據年代來排列,《題紅樓夢》這二十首詩,排在詩集的當中,可見比剛才我說的專家考據出來的最晚的詩,時間還要早一些。可是我們大家現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是什么時候產生的呢?它是在明義的《綠煙瑣窗集》編成了之后很久。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紅樓夢》,是程偉元和高鶚——程偉元是個書商,高鶚是個文人——他們兩個合作,把大體上是曹雪芹的八十回《紅樓夢》,和高鶚續的四十回。合在一起,用活字擺印的方式印刷流布的。那么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年呢?他們第一次印刷,是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剛才我告訴你了,明義的《綠煙瑣窗集》最后一首詩它不晚于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1781年,而程偉元、高鶚他們傳下來的一百二十回本子,是出現在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跟《綠煙瑣窗集》里面詩的時間上至少差了十年。那么排在《綠煙瑣窗集》當中的這二十首《題紅樓夢》詩,還早于乾隆四十六年。所以明義所看到的完整的有頭有尾的《紅樓夢》,不可能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本子,他不可能看到高鶚的續書,因為高鶚那個時候還沒續書呢!他看到的應該是另外一個有頭有尾的《紅樓夢》。
那么有人就會問了,一直聽人說,曹雪芹的《紅樓夢》只有八十回,不完整,是殘缺的。你現在拋出這么一個材料,讓我吃了一驚,原來早在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出現之前,就有一個完整的《紅樓夢》了,而且這個《紅樓夢》還有人讀過,比如說富察明義他就讀過,讀完以后,他還用二十首詩表述了自己的感想。這是怎么回事?你光舉出上面那首詩,還不足以說服我,他看到的是有頭有尾的全本《紅樓夢》,你能不能再舉一首?那我就再舉一首。剛才那一首是這組詩的第十九首。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他第二十首是怎么寫的。
第二十首他是這樣寫的:“饌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青娥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
”什么意思呢?曹雪芹書里面寫的賈氏宗族的生活,是饌玉炊金,他們吃的飯可以比喻成玉,他們做飯的動力,可以比喻成金,他們饌玉炊金,過的是豪華不堪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生活沒有持續很久,未幾春,沒有經過幾個春天。我們立刻就回憶到,我們所讀過的《紅樓夢》的前八十回,里面說得很清楚,“三春去后諸芳盡”,“勘破三春景不長”,書里面寫榮華富貴的生活也就是三年時間,顯然富察明義他既看到了前八十回里面三個春天錦衣玉食的生活,他還看到了八十回之后,看到了小說里面的主人公——王孫公子賈寶玉,最后是什么形象呢?“瘦損骨嶙峋”,最后瘦得不成樣子了。“嶙峋”本是形容石頭帶棱帶角,拿來形容人瘦,就是沒有一點脂肪了,肌肉都已經耗盡了,整個就是皮包骨頭了。他看到了完整《紅樓夢》后半部分故事里面的賈寶玉,這個王孫——賈寶玉當然是屬于王孫公子范疇的人物,他是榮國公的后代——就瘦成了一個怪樣子,潦倒不堪。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