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修訂版)》講述了一個信使的故事。當美西戰爭爆發后,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系。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里-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盡快地獲得他的合作。怎么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一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于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劃著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個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叢林中,接著在三個星期后,從古巴島的那一邊出來,已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麥金利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了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后,并沒有問:他在什么地方?羅文的事跡通過《致加西亞的信(修訂版)》一本小冊子傳遍了全世界,并成為敬業、服從、勤奮的象征。故事很簡單,但其中卻學期著學習與創業的道理。
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
《致加西亞的信》這本小冊子是在一天晚飯后寫成的,僅僅用了一個小時。時值1899年2月22日——華盛頓的誕辰日——我們準備出版三月份《菲士利人》的日子。
我心潮澎湃,在勞神費力的一天結束后寫下了這本小冊子。當時我正努力地教育那些行為不良的市民提高覺悟,重新振作起來,不再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盡管來自于一個喝茶時小小的辯論,但卻給我一個直接的暗示。當時我的兒子認為羅文是古巴戰爭中真正的英雄,他只身一人出發,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給了加西亞。
他就像火花一樣在我腦中一閃!是的,孩子是對的,英雄就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之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我從桌子旁跳了起來,奮筆疾書寫下了這本《致加西亞的信》。我毫不猶豫就把這篇沒有標題的文章登在了當月的雜志上面。
第一版很快告罄。不久,請求加印三月份《菲士利人》的定單像雪片般飛來。一打、50份、100份……當美國新聞公司訂購1000份時,我問一個助手究竟是哪一篇文章引起了如此般的轟動,他說:“是有關加西亞的那些材料。”
第二天,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竟然也發來了一份電報:“訂購10萬份以小冊子形式印刷的關于羅文的文章……請報價……封底有帝國快遞廣告……用船裝運……需要多長時間?”
我給了他報價,并且確定我們能夠在兩年時間內提供那些小冊子——當時的印刷設備十分簡陋,10萬冊書聽起來是一項十分可怕的任務。
我答應丹尼爾先生按照他的方式來重印那篇文章,最后的結果是,他居然銷售和發送近50萬本這樣的小冊子,其中的兩三成都是由丹尼爾先生直接發送的。除此之外,這篇文章在兩百多家雜志和報紙上轉載刊登,現在已被翻譯成了各種各樣的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正當丹尼爾先生發送《致加西亞的信》之時,俄羅斯鐵道大臣西拉克夫親王恰巧也在紐約。他受紐約政府之邀來訪,丹尼爾先生親自陪同其參觀紐約。于是,親王看到了這冊小書并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許在于丹尼爾先生是以大寫字母的形式出版的。親王回國后,讓人把此書譯成了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人手一冊。
其他國家也紛紛翻譯引進,從俄羅斯流向德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國。日俄戰爭期間,每一位上前線的俄羅斯士兵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日本人在俄羅斯士兵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些小冊子,他們斷定這肯定是一件十分有價值的東西,于是,這篇文章又有了日文版。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
迄今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千萬冊。可以說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的文學生涯中,沒有人可以獲得如此成就,也沒有一本書的銷量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整個歷史是由一系列偶然的事情所構成。
阿爾伯特·哈伯德,1856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州的布魯明頓,父親既是農場主又是鄉村醫生。哈伯德年輕時曾供職于巴夫洛公司,是一個很成功的肥皂銷售商,但他卻不滿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進入了哈佛大學學習。但不久,他輟學開始徒步旅行英國。他在倫敦遇到了威廉·莫瑞斯,并且喜歡上了莫瑞斯的藝術與手工業出版社,即凱姆斯科特(KeLmscott)出版社。
回到美國后,他試圖找到一家出版商來出版自己那套名為《短暫的旅行》的自傳體叢書。當一切努力化為泡影后,他決定自己來出版這套書,于是羅依科羅斯特(Roycroft)出版社誕生了。哈伯德不久就被證明是一個既高產又暢銷的作家,名譽與金錢相繼而來。
隨著出版社規模的不斷擴大,哈伯德罕見的經營天賦和寫作才華聞名于世,他被稱為“東奧羅拉的圣人”。人們紛紛慕名來到東奧羅拉來訪問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觀光客都在他住處的四周住宿,但人越來越多,已有的住宿設施無法容納了,為此,還特地蓋了一座旅館。在旅館裝修時,哈伯德讓當地的手工藝人做了一種簡單的直線型家具,沒想到游客們非常喜歡這種家具,于是,一個家具制造產業由此誕生了。
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到1910年就擁有了500多名員工,同時出版《菲士利人》和《兄弟》兩份月刊,其影響力在《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出版后也達到高峰。
一切都隨著阿爾伯特和他的妻子愛麗斯在海上的不幸遇難而結束。公司的重擔落在了兒子伯特身上。盡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擋不了公司的衰落。
今天,羅依科羅斯特人生產的東西正在被人們瘋狂地收藏;羅依科羅斯特公司的裝訂術、冶煉術和家具制造工藝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獨特的制造工藝為人們所喜歡。阿爾伯特·哈伯德這個名字也因《致加西亞的信》一書而聲名遠揚。
中文版序/艾柯
到哪里能找到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管理者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
有關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有關送信人羅文,有關《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在全世界已廣為流傳。“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一種敬業、服從和榮譽的象征。
原出版者手記
人們更應該意識到,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于他優良的道德品質。因此,羅文中尉將永遠為人們所銘記。
1913年版作者序言/阿爾伯特·哈伯德
《致加西亞的信》一書的影響是空前的。可以說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新有的文學生涯中,沒有人可以獲得如此成就,也沒有一本書的銷量可以達到這個數字!
上篇
中文版序
原出版者手記
1913年版作者序言
上篇
致加西亞的信
你屬于哪類人?
堅持或者放棄
放棄是為了更多地獲得
每一件事都值得去做
職業是人的使命所在
拖拉和逃避是一種惡習
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每天多做一點
滿懷感恩之情
以老板的心態對待公司
一盎司忠誠相當于一磅智慧
不要成為心理上的奴隸
下篇
一本可怕的書
如何把信送給加西亞
安德魯·羅文介紹
英文版原文
網上讀者評論
媒體和名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