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面塑,與西方的翻糖藝術有異曲同工之妙。這種俗稱面花、禮饃、花糕、捏面人的高超技藝,美輪美奐,冠絕筵席,是源于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僅僅用手和簡單工具,就能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花花世界。屈浩大師十年磨一劍,將多年積累面塑作品集結成冊,傳承中華飲食傳統,彰顯烹飪藝術之魅。
面塑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傳承,是盛大筵席的品位保證,也是烹飪意境的高度升華。這也是迄今*全面的面塑大觀!
屈浩,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八項國際金獎得主,中國唯一亞洲大廚,世界大賽評委,國家一級評委,“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酒家酒店評審員,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北京特級烹飪大師,北京市級優秀教師,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新加坡酒樓工會培訓中心導師,中華廚皇會副會長,法國廚皇會榮譽主席及五星優越獎,中央電視臺《天天飲食》節目特邀顧問講師,北京電視臺《食全食美》節目講師,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中國餐飲十大領軍人物,世界中餐名廚委副主席,中國名廚委副主席,北京烹協協會副會長,中國食文化協會副會長。
壹 面塑緣起
面塑的特點 08
面塑的制作工具 10
面塑作品分步制作賞析 12
鯉魚 14
壽星翁 16
天女散花(一) 20
觀音 24
孩童 28
貳 面塑大賞
游 園 35
童 子 36
練 武 37
拜 年 38
福到了 41
婚 禮 42
老北京一景 45
樂 女 46
鯉魚童子 47
散 步 48
仕 女 50
少女的夢 52
侍女風箏 53
新娘新郎 55
童 趣 56
齊天大圣 57
芭蕉仙女 59
白娘子許仙 61
吹簫引鳳 63
鳳 凰(一) 65
鳳 凰(二) 66
金 龍 68
龍鳳呈祥 70
河蚌仙子 72
荷花仙子 75
降龍仙子 76
七仙女 78
群仙祝壽 80
神 龜 83
松鶴仙子 84
騰 龍 87
漁 翁 88
仙姑祝壽 91
魚籃觀音 92
布袋和尚 94
過江羅漢 96
芭蕉羅漢 97
長眉羅漢 99
沉思羅漢 100
伏虎羅漢 102
降龍羅漢 105
靜坐羅漢 106
喜慶羅漢 108
舉缽羅漢 109
開心羅漢 110
看門羅漢 113
騎鹿羅漢 114
探手羅漢 117
挖耳羅漢 119
笑獅羅漢 121
增長天王 122
廣目天王 123
多聞天王 124
持國天王 125
四大天王 126
觀 音 128
天女散花(二) 129
彌勒佛 130
彌勒佛與童子 131
臥 佛 132
小和尚 134
千手觀音 135
葫蘆蟈蟈 136
白菜蟈蟈 137
大白鵝 138
荷 139
孔 雀 141
孔雀開屏 142
孔雀牡丹 145
龍馬精神 146
牛氣十足 149
三羊開泰 151
神仙魚 152
童子捧壽宴 155
童子祝壽 156
雄鷹將軍 157
如意童子 158
關 公 159
諸葛亮 160
宮 女 162
賈寶玉與林黛玉 165
呂布戲貂蟬 166
楊門女將 168
武 將 170
張三醉酒 171
踏雪尋梅 172
土地爺 174
財 神 175
壽 星 177
壽星翁和寶葫蘆 178
面塑的特點·
① 成型快,作品須一次完成創作。
面塑作品不像制作其他工藝品需要較長時間、多種工序才能完成。因為面團有一風干就不易成
型的缺點,所以要求面塑作品須快速、一次成型。
② 形象逼真,色彩鮮艷
精致的面塑作品以其獨有的特點吸引了廣大中外賓客。人物的神態、面部表情真是七情上臉,
令人拍案叫絕。在色彩選擇上可以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合理選用。
③ 制作精細,可大可小
面塑作品可根據不同的場合需要做成或大或的尺寸,小的可在核桃里制作,大的可做2 米以上
的巨型作品。時而精巧細膩,時而粗獷奔放,人們的創造力能在面塑領域里任意馳騁。
④ 和諧悅目,內涵豐富
面塑以其特有的藝術感染力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可以說是雅俗共賞。由于很多面塑作品的題
材取自歷史典故,所以要求面塑制作者應具有一定的繪畫、解剖及文史方面的知識。
⑤ 易于保存,可作收藏品
雖然大多數菜肴的裝飾以果蔬雕為主,但其不易保存,而面塑因配方獨特,使其保存時間長久,
中外許多收藏家將面塑當做藝術品珍藏。
⑥ 面塑的表現形式
有插棍式、吊線式、浮雕式、整雕式、微雕式和仿效式等。
⑦ 面塑的常用方法
揉、捏、揪、壓、搓、滾、碾、剁、撥、接、切、填補和延展等。
⑧ 面塑的使用顏料
面塑常用的顏料有國產顏料和進口顏料之分。面塑常用的顏色有紅、白、黑、黃、綠、藍、肉色等。
面塑的制作工具
撥子
又稱為塑刀,是面塑最主要的工具,可根據制作者的使用習慣分為大小兩種規格,一般大的13 厘米,小的10厘米。撥子上寬下尖,
兩邊的斜面可作為刀刃,用來切割面片或不同大小的面團,也可用來壓人物的衣紋和胡須的線條;尖端可壓挑之用。大撥子可以制作
大型面塑作品,小撥子可用于制作小型和微型面塑作品。
滾子
是一根圓棒,一端尖細,另一端略微收細一些,但端頭不是尖的而是圓滑光潤的。其主要用途是在做面塑時,壓出眼窩、袖口、山石以及人物、動物的肌肉等。
竹簽
竹簽是制作面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因為各種面塑人物都是先將面團插在竹簽上塑造完成的。使用前可事先在竹簽上擦一些油,以便完成面塑后取出,但不能擦太多,否則面團
掛不住,不便于操作。竹簽的尖部要細滑。
有機玻璃棒
主要用于制作大型面塑人物的衣服。可取直徑約為2 厘米的空心或實心的有機玻璃棒,截成30 厘米長的段即成。
剪刀
用于制作面塑人物時剪出手指、腳趾等。
梳子
用于制作面塑人物佩戴的項鏈或編織物的花紋等。可準備大、小兩把梳子,小的可用來制作項鏈,大的可用來制作佛珠、鎧甲等。
毛筆
最好選用毛比較硬的,用于面團與面團之間刷水粘接。如連接袖子、腿、腳等。小毛筆還可用于在面塑作品上繪畫寫字等。
鑷子
應選用頭較尖的鑷子,用于人物、胡子、鎧甲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