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傳》敘述了漢高祖劉邦的生平事跡。劉邦原本只是地方小吏,終日無所事事,只知結交朋友。恰逢秦末天下大亂,劉邦揭竿而起,組建義軍征戰四方,歷經艱難困苦,橫掃群雄,打下漢室江山。后又翦除異姓諸侯王,使天下統歸劉氏。制作禮法,以為后世之典。劉漢王朝承秦之后,終成帝制中國之肇始。
他本是混沌度日的一介布衣
他的周圍盡是刀筆小吏、屠狗之輩
生逢紛擾亂世,直面帝胄貴族
出生卑微的他如何趁勢而起,以弱勝強,開創帝業
他的帝國之于華夏歷史又有怎樣的意義
本書為您再現漢高祖劉邦的奮斗歷程,重溫秦末漢興之際的恢弘史詩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對劉邦評價道:“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也難怪,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一身流氓習氣,就連司馬遷的《史記》對劉邦也不以為然,說他“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但是,偏偏就是這個劉邦,在烽火相連、英雄輩出的秦末,竟然能脫穎而出,擊敗一個又一個對手,最后不但完成了統一天下的重大歷史使命,而且創建了四百多年的漢家天下,確實值得后人深思。
楚漢爭霸,是劉邦與項羽的對手戲。項羽是楚國貴族,天生的戰神,是中國歷史上傳奇的英雄;劉邦則出身市井,身無所長,被厚黑大師李宗吾點名為“臉皮最厚,心腸最黑”,是歷史上著名的流氓。按說,劉邦根本就不是項羽的對手,甚至不配做項羽的對手。垓下一戰,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終于徹底戰勝了項羽,成為楚漢爭霸最后的勝利者。
“流氓戰勝了英雄”,究竟是歷史的玩笑還是歷史的必然?答案顯而易見,歷史必然選擇劉邦而不是項羽,這是中華帝國的必然選擇,和流氓與英雄無關。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為了建立一個完美的封建帝國,在短短的十余年中,修馳道、筑長城、建陵墓、擴宮殿,耗盡了全國財力;嚴苛法律、焚書坑儒、求仙尋藥、移民,苦透了天下百姓。秦始皇只爭朝夕,漢高祖劉邦傳卻也太急功近利,因此天下以為秦“暴”,二世而亡是歷史的必然。但是,秦始皇的大方向沒有錯,華夏民族統一是歷史的大趨勢。從中華帝國的發展來看,楚漢爭霸的勝利者就是秦始皇的接班人,這個接班人必然選擇統一。
楚漢爭霸中,項羽先勝,事實上已經是在全國統一的情況下,項羽先自封霸王,又將各路諸侯分封為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要讓國家再次分裂,回到戰國時期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中,與歷史的發展規律背道而馳。反觀劉邦建立漢朝之后,他馬上收繳各路諸侯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讓中國再度回到大一統的軌道上來。歷經春秋戰國數百年戰亂的華夏大地已經明白:只有統一才能讓國家發展,只有統一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因此,不是劉邦戰勝了項羽,是統一戰勝了分裂。如果說秦始皇是一個孤獨的理想主義者,劉邦則是一個世俗的實用主義者。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秦始皇建立統一的中華帝國的政策基本都是正確的,唯一的弊端就是太急于求成,這是理想主義者通常的性格缺陷。作為中華帝國的接班人,一個世俗的實用主義者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漢承秦制”,君臨天下之后,劉邦采取對內休養生息,對外睦鄰友好的政策,使秦朝末期備受戰爭蹂躪、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再次恢復安定和平。如果說秦始皇是一個統一的中華帝國的開拓者,那么劉邦就是這個大帝國的秩序恢復者,正由于他在漢朝初期實行無為的“黃老之治”,中華帝國才能再次以一個強大、統一的姿態迅速崛起于公元前3世紀末的世界東方,與歐洲的西羅馬帝國遙相輝映。“大風起兮云飛揚”,英雄人物有劉邦。在中華帝國的歷史上,劉邦以布衣之身登上了帝王的寶座,問鼎中原一統天下之后,又治國有道,奠定了東方世界文明的典范——漢朝盛世的基礎。真可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吳佐夫
2005年4月15日
第一章 豎子成名
第一節 劉家老三
第二節 隆準龍顏
第三節 “說”進關中
第四節 約法三章
第五節 鴻門驚魂
第六節 虎口脫險
第二章 漢王拜將
第一節 賢臣擇主
第二節 兵家之神
第三節 平定三秦
第三章 楚漢相爭
第一節 霸王神勇
第二節 魏豹反水
第三節 韓信將兵
第四節 滎陽相峙
第五節 項羽破城
第六節 分一杯羹
第七節 垓下之戰
第四章 草根皇帝
第一節 善于用人
第二節 籠絡人心
第三節 建都關中
第四節 學當皇帝
第五節 白登之圍
第六節 分封諸侯
第五章 兔死狗烹
第一節 計殺韓信
第二節 蕭何入獄
第三節 收拾諸王
第六章 身后之事
第一節 廢立太子
第二節 劉邦之死
第三節 蕭規曹隨
劉邦本名劉季,在家中排行老三,劉邦是他稱帝后改的。他有兩個哥哥:一個叫劉伯,一個叫劉仲,還有一個小弟叫劉交。早年的劉邦貌不驚人,才不出眾,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劉邦實在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不過是一個混混兒而已。
人們都聽過一句名言叫做“劉項原來不讀書”。劉邦比起項羽,文化水平可能更為低下。項羽至少還是懂得一些知識的,雖然是東一錘西一棒,一會兒兵書一會兒劍。而劉邦呢?他根本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也不可能從農村那種環境下的所見所聞之外,獲取更多的信息,他的眼光最先盯在社會現實的榮辱毀譽之上,最先看到的只有“功利”二字。
劉邦曾應征服徭役去過咸陽。到了咸陽后,開了眼界:縱橫的街道,堂皇的建筑,一望無際的樓房,川流不息的人流……大街上車來人往,官僚乘車,富人騎馬,市民步行,小販挑擔,熱鬧非凡。看到那些穿紅著綠的秀女,劉邦饞涎欲滴……這一切對劉邦來說是何等的新奇,何等地向往!在咸陽,劉邦還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氣勢,忍不住發出了歷史上著名的長嘆:大丈夫就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