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孝子自制人力班車,拉著8旬老母親,徒步走近50000里,跨越1000多個城鎮,用堅實的腳印丈量祖國的大地,用感恩的目光欣賞大河山川。
《孝的長征:拉起“感恩號”載母看中華》中一段感恩旅程,鑄就了中國孝子的典范。孝行天下,晴暖萬家。讓我們一起,將孝的長征進行到底!
王凱,黑龍江省蘭西縣人。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實現母親的夢想。年過6旬的他,自制“感恩號”人力房車,從老家出發,憑借一顆堅毅的心,拉著母親周游華夏。他們曾被授予“麻城孝子”光榮稱號;被評為“2011中國十大孝子”。中、日、韓等國內外上百家媒體對其孝行進行了深入采訪和跟蹤報道。
推薦序
第一部分 兄弟感恩集結號:帶上父母,出發吧!
父親的夙愿:重走南下之路
第一代“房車”遺憾“夭折”
母親的心事:還想出去看看風景
“感恩號”出師表
第二部分 (上)黑龍江-香港:我的中年,你的暮年
(2007.9.24-2008.6.16全程20000里)
黑龍江:離開了家鄉,離不開家
吉林:“別走了,我們回去吧!”
遼寧:“叔叔,等等,我叫爸爸來看!”
北京:把“感恩號”拉到了天安門
河南:你把愛留下,我把情帶走
湖北:脫得掉軍裝,脫不掉軍威
湖南:崎嶇路上的溫暖人家
廣東:越過南嶺過元旦
香港:這不是做夢,是圓夢
第二部分 (下)返程之旅: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風景
廣東:徒步返程,危情時速
江西:特別的人,特別的愛
山東:親臨孝道發源地,感受孝道文化
北京:與奧運會擦肩而過
遼寧:輾轉葫蘆島,傳遞賑災情
黑龍江:了心愿,歸故里
第三部分 黑龍江-臺灣:盡不完的孝,走不完的路
(2009.9.11-2010.4.28全程17000里)
黑龍江:寶島發來邀請函
河北:84歲落淚的老人
河南:意外遭遇暴風雪
安徽:繞道700公里,圓母親的“追星夢”
福建:難忘的城·難忘的人
后記
《孝的長征:拉起“感恩號”載母看中華》:
母親的心事:還想出去看看風景
父親走后,我不放心母親,就讓她跟我生活在了一起。有一天中午吃飯,母親突然對我說:
“老兒子,媽心里一直有個事兒。”
“啥事兒,媽?”我好奇地問道。
母親放下筷子,看著我說:“我總覺得你爸說的‘拉著房車出去看看風景’這個想法挺好。”
我心里一震,愣了幾秒,隨后回過神來,笑著問:“媽,你想上哪兒呀?”
母親想了想,呵呵笑了兩聲,說:“去好地方唄,北京、香港,這些都是好地方吧!”
母親沒什么文化,對全國各地的區域和景點都不了解,對地理位置更是沒有概念,她不知道北京、香港到底在哪里,距離我們的家有多遠,只是看電視和聽別人說過,這些地方是大都市,是好地方。母親一提到這些地方,眼睛都是亮的,這讓我再次想起父親當時跟我訴說愿望的樣子,于是我堅定地說:“好,媽,你老兒子一定讓您老看到北京、香港。”
如果當初父親沒有提過這個愿望,母親自己是想不出這個事情的,即便是想出了,我們也未必在意。但是,父親走后,母親再次提出這個愿望時,我特別上心。老天爺仿佛重新給了我們一次盡孝的機會,讓我們彌補對父親的遺憾。
我趁母親不在身邊的時候,給大哥打電話說了母親的愿望。我說:“哥,父親帶著遺憾離開了我們,我們不能再讓母親有一天帶著同樣的遺憾離開我們,那樣我們就太不孝了。無論如何,我們這次都得讓母親實現這個愿望。”
大哥聽了立即說:“行,咱哥兒倆想到一塊兒去了。”
我和大哥這次堅定了信心,發誓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樣動搖了。這一次,我們打算“先斬后奏”。于是,我和哥哥開始偷偷打造“第二代房車”。有了做“第一代房車”的經驗,做“第二代房車”便顯得得心應手,車體的各方面都有了大大的改進。此車長2米,寬1。6米,高2。4米,車身為綠色,窗戶和邊框刷了黃色的漆,外觀十分美麗,整體像個大花轎。車子分上、中、下三層,上層放日常生活用品。相對于哥哥來說,我瘦小一些,所以我住在中層,母親和哥哥住在下層。車底還有一個箱子,裝一些冬季用的棉衣。整個車架全是方鋼焊接,四壁是保溫板,隔涼隔熱,四面安有推拉玻璃窗,便于母親觀光望景及取暖采光。車子頂部,四角依舊鑲有四條金龍,象征著我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車尾部扣著涼棚,便于在后面推車的人避風避雨;車子后面還裝有一個備胎架;車前方有一個活動自如的車把,以便轉彎調整方向,同時也便于母親上下車。人走便是車,住下即是家,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車的正前上方,印有“感恩號”三個大字,非常醒目。
“第二代房車”不便宜,花費了5000元。我們看著造好的“感恩號”,心中有了非常美好的憧憬。這個房車雖然很小,但是我們認為,它將是世界上最溫馨、最幸福、最和諧的“家”。哥哥不由得作了一首小詩以表達內心的喜悅。
小小房車天地寬,
母子三人住其間,
不怕路上千般苦,
感恩何懼萬里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