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空城》是一部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主人公林凱“寒窗十年”苦讀,本以為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當時當他終于走出家鄉的大山,才發現自己不過是加入了拼搏、掙扎和困囿在大都市的年輕蟻族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個。小說通過對林凱、小強、從寒、蘇小末等人的描寫,真實反映了當代農家學子求學、打工的艱辛及面對愛情、夢想和抉擇時的無奈。
《十年空城》:
章 上帝做證 上帝做證,林凱是個好孩子。
成為現在的他,是在三年前,哦,或者十年前,那時的林凱,是可以稱作孩子的,當然,現在的他,還是一個“孩子”,一個沒怎么長大的孩子。
大山深處的村落,萬木蔭蔭,郁郁蔥蔥。一條小溪橫貫東西,溪邊有座白色小廟,廟旁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雙父母,一個男孩子,一只黃狗,一只雄雞。
與村子來往的通道是一座石橋,溪水齊膝,卻清澈見底。小魚兒自由自在地徜徉在水底,時而靜止,間或閃爍,走在小橋上,蹲在橋邊,一眼不眨地看著泛光的水面,丟點沙子看小魚爭先恐后地簇擁而來,小溪的支流總涓涓不斷地為它的主人提供甘泉。
春天,林凱喜歡呼朋引伴在小溪的支流大建“水庫”,而后放水,孩子們管這游戲叫“大水沖垮”,至于沖垮什么,卻并不在意。
在這樣的山水里長養著,林凱肆意任陽光把皮膚曬得黑黑的,在青山綠水的輝映下,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為人天真活潑,天不怕地不怕。
林凱酷愛晴天,晴天是陽光出來散步的日子。伙伴們也可以不管不顧地在外瘋玩,上山抓鳥、下河摸魚,日頭總落得太快,往往天黑后一堆人才擠在石橋上“瓜分”戰利品,而后計劃著明天的目標.有時太過興奮,晚上便要“行動”。
石橋盡頭,有一棵說不上年紀的老樹,但它卻是極為枝繁葉茂的,每天清晨,天剛放亮,老公雞便站在樹枝嗚叫,然后陸續聽到各家各戶的房門吱扭吱扭的響聲,男人們的咳嗽聲,相互間的招呼聲,間或還伴有人們踢踏的腳步聲。小村于是也張開了惺忪的睡眼,剎那間從睡夢中驚醒。
此時若是抬頭望去,東邊的山上,露出了太陽的半邊臉。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裊裊的炊煙開始飄蕩在家家戶戶的房頂上。
待到了炎炎夏日,老樹便成了人們的聚集地。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吃過晚飯,便不約而同地聚到這里,搖著草扇,光著脊梁,或蹲或坐,不知疲倦地說著東家長西家短陳芝麻爛谷子的事,說到興奮處,便一起哈哈大笑。幾個孩子也在歡快地跑著、叫著、鬧著,廝打在一起,不知疲倦。
這樣,林凱不知不覺便長到了十二歲,十二歲那年,他忽然有了一個極壞的習慣,他喜歡在半夜張開雙眼,極力透過窗戶盯著黑夜,直到兩眼發麻,或者聽到父母輕微的嘆息。
隔日,太陽剛慵懶地爬上山頭,林凱就聽到玩伴小強吱溜吱溜的口哨聲,他走過石橋,小強正躲在老樹后頭,手里拿著魚竿。
“一起去釣魚,他們幾個都說好了,等你呢!” 林凱一股腦兒刨完碗里的飯,回家扔下碗,抓起魚竿,又奔過石橋,小強在等他。他們穿過幾戶還冒著炊煙的人家,找到另外兩個伙伴,四人跳下小路,一會兒便消失了。
他們在河床的鵝卵石上跋涉前進,突然一塊石頭擊中了林凱的后背,四人轉過身,兩個高個子男孩正朝他們走來。
林凱心一沉,他耳聞過其中一個男孩的“大名”,他兇殘成性,惡名遠播,孩子們總是避之唯恐不及。他身旁還有幾個為虎作倀的黨羽。在幾個村子里,他的話就是法律,如果任何人需要一點法律教育,那么他的“風神腿”就是好的教具。林凱曾有幸目睹過他“風神腿”的威力,也永遠不會忘記他在折磨一個鄰村小孩時眼睛里閃爍的近乎瘋狂的光芒,還有那邪惡的笑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