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唯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從史書記載和文學記載的觀點。本書文字流暢,問題意識強,是一部難得的三國普及讀物。
★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平生寫就的一部通俗性史學著作!锍吻逡恍┤嗽埔嘣啤⑺剖嵌堑氖穼,還原一些為人忽視的史事真相。★嚴謹解讀被《三國演義》攪亂的歷史,易中天品評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著名歷史學家、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并稱為“ 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自1926 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教授,后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 年,光華大學遷至四川,乃歸鄉閉戶著書。1949 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教授﹑上海歷史學會理事﹑江蘇省政協委員。
呂思勉一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史研究,是史學界公認舊籍讀得最多的一位學者,他將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為學界同仁傳為美談。注重排比史料,分類札記,長于綜合研究和融會貫通,廣泛閱讀新出報刊和從西方引進的新文化、新思想和研究方法,著述宏富,對經學﹑文字學﹑文學亦有獨到見解。
一 楔子
二 宦官
三 外戚
四 黃巾
五 歷史和文學
六 后漢的地理
七 董卓的擾亂
八 曹操是怎樣強起來的
九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十 袁紹和曹操的戰爭
十一 赤壁之戰的真相
十二 劉備取益州和孫權取荊州
十三 替魏武帝辨誣
十四 從曹操到司馬懿
十五 替魏延辨誣
十六 姜維和鐘會
十七 孫吳為什么要建都南京
十八 司馬懿如何人
十九 司馬氏之興亡
二十 晉代豪門斗富
附錄
后漢亂源與三國始末
第一節 后漢的亂源
第二節 三國始末
袁曹成敗
論魏武帝
曹嵩之死
諸葛亮南征考
諸葛亮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
獎率三軍,臣職是當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馬鈞
關羽欲殺曹公
李邈
姜維不速救成都
孫策欲襲許
邊章、韓遂
張純之叛
君與王之別
罷社
吞泥
三國之校事
山越